童黨萬歲特輯~理財競爭力 文/張鎡鈺 攝影/楊樹山 林秋凌 鋪展孩子完美成長途徑 當寶寶在床上因為肚子餓大哭,你是不是會立刻沖泡牛奶?當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哭鬧要你買玩具,你會不會因為怕引來注目的眼光,就勉強買給他,好盡快結束這場尷尬? 「幼兒教育」是針對幼兒身心理發展的教育。擁有20年幼教經驗,在台南地區採用「蒙特梭利教學法」的托兒所所長林秋凌表示,孩子0歲起便開始了學習,0∼6歲的學習非常快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人的智力、人格及心智潛能都是在這個階段發展出來。 太完整的愛會剝奪孩子的能力 吃飯時間,已經4歲多的小朋友在餐桌前坐著不動,原來是等著老師來餵,這是幼稚園時常發生的現象,可見孩子在家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早期的父母孩子生得多、忙著賺錢養家,所以孩子的成長過程多靠自己摸索學習,反而擁有較大的成長空間。而那一代的孩子當了爸媽時,因為經濟條件較好,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於是用「自以為」愛孩子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當然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卻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 林秋凌認為,6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發展尚未成熟,身邊接觸最多的父母便是他學習的榜樣,所以要談幼教,應先談父母的親職教育。 不能隨孩子的情緒起舞 現在很多社會案件常是因為當事者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導致,林秋凌認為,其實情緒管理應從小養成。孩子大哭或是對人訴諸暴力,是因為他無法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總是用「哭」的方式來表示需求。 當孩子因肚子餓大哭時,照顧者首先是發出聲音回應孩子,輕輕地說:「你肚子餓了嗎?等一下喔,媽媽就給你泡牛奶。」孩子聽到聲音的回應,會先安靜下來,他知道有人會照顧他。等第二次再哭時,一樣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肚子餓了,再等一下喔,媽媽快忙完了。」等到三次過後再真的去餵牛奶,寶寶會漸漸清楚地知道,這樣的感覺叫「肚子餓」,這是最直接也最具體的語言刺激。如果照顧者在成長過程中用這樣的語言刺激,當孩子懂得詞彙越來越多時,他就可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需求,用理性說話的方式取代哭鬧。除此,等待也叫「延宕滿足」,懂得等待的孩子,將來成功的機會會優於無法等待的人。林秋凌提醒家長,要有耐心、智慧,如果捨不得孩子哭而總是順應孩子、或不斷滿足孩子的需求,那麼孩子的自我逐漸擴大,將影響到日後的生活態度及價值觀的偏差。 用正面的態度處理孩子的偏差 很多父母很難分辨學齡前幼兒說謊的定義,有時一味指責孩子說謊,有時又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會說謊;大多數的孩子說謊,是因為做錯事害怕大人責備,或想要達到目的而沒說實話。所以要解決孩子說謊要從大人的態度下手,當孩子說謊,別指著孩子說:「你說謊」,只要說「我知道你沒說實話」或「我知道事情的真相」讓他知道謊言被揭穿了,並態度正經的告訴孩子,有事情可以和父母商量,就算做錯事,只要改過來就對了!而爸媽也要真的讓孩子可以犯錯,因為有經歷、有犯錯、有修正才會成長! 有一個小朋友在學校罵了髒話,家長知道後氣得想打孩子。林秋凌告訴他,孩子本身並不知道這些髒話的意思,他只是覺得好玩或曾聽過,這時候若以同理的角度告訴孩子:「你一定好奇才說這些話,但這些話的意思是罵人的、是粗魯的,別人聽到你這樣說,會覺得你是個沒有禮貌的孩子,也會認為媽媽沒有把你教好。」事實上孩子愛父母甚於一切,如果因為他而讓父母受到傷害,這不是孩子願意做的事。 孩子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大人的對待,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你現在對待他的樣子,就是他以後對待你或別人的樣子。 教育以人為本,父母或老師不只是「教學」的角色,而是應該隨時觀察孩子的情緒表現、重視個別化資質,給他適合的教導模式及適時的機會教育、以循序漸進的教育方式引導兒童,短期間內也許不易察覺成果,但卻常以爆發的力量彰顯內在心智的成長。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