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聯合電子報

udn健康報e報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1/08/19 第331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醫藥新知 新型人工水晶體 可調節遠近
視訊醫療 訂出遊戲規則
聯醫新法治骨折 警5天出院
健康焦點 孩子迷上網 離線易怒…成癮了
天哪!他的肺有根牙籤
健康你我他/別當讓人擔心的大小孩
學會放手 傅娟代言器捐讓生命延續
保健優概念 夏日戲水小心 感染鉤端螺旋體
腸道腫脹外露 點滴袋代替腹壁
長時間聽iPod 當心聽力受損害

  醫藥新知
新型人工水晶體 可調節遠近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聯合報
白內障患者在手術後,常會藉由裝置人工水晶體恢復視力,但傳統人工水晶體只有單一焦距,手術後患者開車、看書還是得戴眼鏡才能看清楚。高醫醫師表示,目前有一種可調式的人工水晶體,可利用眼睛睫狀肌的收縮力作調整,不少老花、白內障患者開始嘗試使用,看遠看近都方便。

高醫眼科主任吳文權表示,為了提升白內障手術患者術後的生活品質,新型的人工水晶體已有「可調節遠近」的功能,術後不但不用再戴眼鏡矯正,且還可針對職業調整,不管患者是需要長時間看遠方路標的計程車司機,或是需近距離看書寫作的作家,都可依需求量身定作視點距離。

自去年6月至今年8月上旬,高醫已有1百多名白內障、老花及玻璃體視網膜病變患者嘗試使用可調式人工水晶體Tetraflex。高醫也針對25例經白內障手術並裝置人工水晶體的病患,測試術後六個月遠、近距離視力及調節力。結果在不戴眼鏡情形下,有四成病人一般視力達到1.0,近距離視力也有四成達0.5以上。

吳文權說,有一半以上病人須配戴老花鏡片才能看清楚報紙上的小字,患者術後可正常開車、看電視,整體滿意度仍較傳統水晶體高。可調式人工水晶體須自費,一側需4萬5千元;若閃光度數超過2百度,有視網膜病變或青光眼等患者,並不適合做人工水晶體手術。


視訊醫療 訂出遊戲規則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聯合報
雲端科技盛行,雲端醫療也將上路。衛生署訂出視訊醫療遊戲規則,規定醫師、病患必須同步互動視訊,但限制病患只能在醫療院所,接受視訊醫療。

衛生署最近預告「遠距醫療實施方式」,同意醫師在有緊急醫療需要時,可與病患同步互動視訊,視為醫師親自診察。

但病患接受遠距視訊醫療時,必須有其他醫事人員如護理人員陪同在場,且只能在衛生所、診所等醫療機構內執行,並全程影音錄製存檔備查。衛生署將與醫界溝通,近日公告實施日期。

日前媒體報導台中市潭子一位醫師,因感冒無法到診所為病患診治,隔空視訊,再由護理人員代打,幫病患清鼻涕或清喉嚨。衛生署醫事處科長周道君指出,現行醫師法規定,醫師必須親自診察病人,但山地、離島地區例外,潭子不算偏遠地區,這位醫師可能已違法。

周道君表示,將來遠距視訊醫療實施方式,與潭子這個案例不同。舉例來說,部分山地鄉小型衛生所,醫師多為家醫或內科專長,若懷疑患者可能有心血管疾病時,衛生所醫護人員能力不足以診斷,此時可透過視訊,請其他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會診,必要時轉診。

周道君強調,醫師要「望、聞、問、切」,應親自接觸病患,「否則病患咳了好幾天,不以聽診器如何聽出其中問題」,醫師別以為「藝高人膽大」,萬一引發醫療糾紛,也可能面對民、刑事等責任。

地區醫院協會秘書長謝武吉說,美國地大,遠距視訊醫療行之多年,台灣偏遠衛生室常只有護理人員,視訊醫療視同醫師親自診察,可造福偏遠老百姓。


聯醫新法治骨折 警5天出院
記者吳文良/三重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一名陳姓警員騎車摔傷導致左小腿開放性骨折,若以傳統治療方式恐要超過3個月才能恢復,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江紀明以「鎖定加壓式骨板」再用腹腔鏡手法治療,這名年輕警察不僅5天出院,還正常行走。

江紀明昨天表示,這名24歲警察的左小腿脛骨、腓骨是開放性骨折,且問診後得知他左小腿曾經由髕骨(俗稱膝蓋骨)做前十字韌帶重建,不適合以傳統式髓內釘固定治療,在與傷者溝通後,他決定以「鎖定加壓式骨板」的新式手法開刀治療。

江紀明說,傳統骨釘以多根螺釘穿過骨板的平滑洞口,直接栓進骨頭,以骨頭提供骨折處2端與骨板間的支撐力,但若骨折靠近關節處或患者骨質疏鬆,就須打上石膏制動。

鎖定加壓式骨板的洞口就有螺紋,骨釘可栓進骨頭後,再與骨板互鎖,跳脫傳統骨釘以單純的摩擦力固定鋼板上,可大幅分擔骨頭的支撐力,以減少開刀的傷口,甚至能以腹腔鏡手法,在頭尾兩端固定即可,不用打石膏協助固定,肌肉自然就不會萎縮,並保有關節活動的功能,這樣就可降低手術及住院時間。

江紀明表示,陳姓警員在手術後5天就出院了,門診追蹤時已正常行走。由於加壓式骨板是鈦金屬,非傳統的不鏽鋼,所以復元後可以考慮不必再挨一次刀取出,是極為便利及安全的骨折手術療法。


  健康焦點
孩子迷上網 離線易怒…成癮了
記者趙容萱/西區報導/聯合報
不少父母發現這個暑假,孩子上網時間愈來愈長,叫暫停時會大發脾氣,甚至出現不耐煩、口氣不善等易怒症狀,向醫生求助才知是「網路成癮症候群」,署立台中醫院心智發展科主任劉駿熒建議,父母應與孩子溝通出上網時數,適度約束。

劉駿熒說,青少年或孩童上網,耗費大量時間在虛構的網路世界中,像吸食毒品一樣,一旦離線就覺得渾身不對勁,這就是「網路成癮症候群」。國內約有1成5網友罹患網路成癮症,又以男性居多,除了工作外,每天掛網超過3到5小時。

林姓家長說,她的兒子今年要上國中二年級,因為放暑假,讓孩子自由上網,但她發現小孩出現熬夜打電動、早上爬不起來,暑假作業也都沒做,她才唸幾句,一向溫順好脾氣的兒子怒甩房門,還反鎖在房裡,讓她不解。

另名李姓家長說,孩子已上高中,剛開始說要上網找資料,後來卻對臉書遊戲入迷,掛網的時間增加,有時候為了在網路上集點換禮物,呼朋引伴還犧牲睡眠,怎麼勸都不聽,因為掛網時間太多、睡得少,也變得暴躁易怒。

劉駿熒觀察,最近暑假不少學生1天掛網超過4小時,最愛玩線上遊戲打怪獸、臉書遊戲,一旦離線,會出現焦慮、情緒不好,擔心寶物落入他人之手、集點不夠換寶物等,現實生活也出現不專心,變得沈默、愛獨處。

他建議,父母如發現孩子不由自主長時間上網,可試著與孩子溝通,讓孩子了解掛網缺點,並協助改變孩子生活作息,包括訂定適當使用規則,使用時間限制,安排運動等休閒娛樂,如還無法控制並改善焦慮情緒,就需求助專業人員。


天哪!他的肺有根牙籤
記者莊宗勳/台南報導/聯合報
台南市43歲葉姓男子8月初因胸痛就醫,醫師開刀時竟在他的左肺葉中取出長約6公分的牙籤,懷疑是他十幾年前酒後不慎吞入,猶如「未爆彈」般被包在肺葉組織內。醫師驚呼「教科書裡也沒看過這種案例」。

葉姓男子從事服務業,上月在工作時撞到胸部,疼痛一周都沒有好轉,懷疑是肋骨斷裂,8月2日到台南市立醫院求診。

台南市立醫院胸腔外科醫師吳星賢表示,X光檢查,葉姓男子左肺葉下方有一塊陰影,電腦斷層檢查也發現肺葉有腫塊,因他有抽菸習慣,懷疑是罹患肺癌或肺結核,決定用胸腔鏡手術治療。

「這是什麼啊?」吳星賢說,第一刀切下去就看見葉姓男子肺葉組織中有類似竹製品的異物,取出後赫然發現,竟是一根長約6公分的完整牙籤。

「你是說真的嗎?」吳星賢轉述,葉姓男子聽到自己肺中竟有牙籤,也覺得不可思議。經過仔細回想,葉說他十幾年前曾在酒後吞入異物,但多次到醫院檢查都沒有發現。

吳星賢表示,吞入異物案例很多,多數是彈珠、鈕扣以及魚刺等,而且幾乎是在胃、腸裡面,就算有異物卡在氣管內,大部分患者也會因疼痛、咳血發現,馬上到醫院治療,像葉姓男子這種多年來與牙籤「相安無事」的案例很罕見。

吳星賢指出,異物如果沒有馬上排出,可能會被組織包覆住,容易感染,並衍生出肺膿瘍等問題,要是胸部受到嚴重撞擊,牙籤可能刺破肺部,造成生命危險,「簡直就像是未爆彈」。


健康你我他/別當讓人擔心的大小孩
李淑慧/竹市東區/聯合報
我是新手媽媽,遇上兩歲半大兒子及正要學走路的一歲女兒,整天淹沒在他們的吃喝拉撒裡,無法喘息。

尤其是老大,已會跟妹妹爭寵,他的退化行為常惹惱大家。除了適時管教,耐心地陪伴他,增強他的安全感,希望他順利渡過人生第一個反叛期。

當我用青春走在為孩子付出的路上,也驚覺到年紀漸大的公婆,體力大不如前,脾氣和心情也像孩子,也要像對待孩子般,耐心地陪伴他們。

每次和媽閒聊育兒經,也不忘關心媽和大哥的近況。年過六十的老媽,最擔心大哥了。大哥今年卅五,工作穩定,薪水不多但腳踏實地,和爸媽同住,家中大小事情都能妥當處理,明事理又盡責。

大哥尚無女友,稱職的管家公過了頭,常和媽有爭執與摩擦,老媽愛的嘮叨卻逼得大哥喘不過氣,以致脾氣越來越差,時而衝突爆發,母子冷戰多日;有時忍氣奪門而出,卻醉醺醺的回來,只看到又氣又傷心的老媽,不知所措。彼此的關愛卻因不知如表達與溝通而深深傷害對方。

「子長母亦老,到老更憂兒」,這就是父母親永遠的愛吧!所以當我們為自己孩子煩惱憂愁時,別忘了感謝、孝順與陪伴父母及公婆,我們仍是他們最親愛的孩子呢!「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千萬別當讓人擔憂的小小孩、大小孩。


學會放手 傅娟代言器捐讓生命延續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聯合報

藝人傅娟和女兒歐陽妮妮昨天為宣導器官捐贈站台,傅娟和弟弟、妹妹都罹癌,弟弟已去世。傅娟感慨,不少人離世前,急著分配遺產,忘了身體才是最重要的財富,如果能捐出可用器官,可造福其他病患。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昨天首播器捐形象廣告,刻畫父母親每次放手,都是生命學習成長的喜悅,而最後一次放手,則是成就生命的喜捨。

傅娟透露,弟弟21歲發現罹鼻咽癌,23歲不敵病魔早逝,父母傷心欲絕,「那時候我才知道,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是什麼狀況。」傅娟的妹妹也在20多歲發現甲狀腺癌,還好切除後,目前狀況良好。

多年前,傅娟得知罹患子宮頸癌零期,她全身水腫躺在病床上心驚:「我是家裡第三個罹癌的人」,那時只能看淡生死,也不避諱和家人談生死。雖然眼角膜是癌症患者唯一能捐出的組織,傅娟還是簽下器捐同意書,家人也響應。

衛生署長邱文達昨天說,13年前,他推動機車騎士配戴安全帽,讓機車事故死亡人數減了一半,曾接獲器捐中心電話,告訴他器捐來源也少了一半,「所以現在我擔任署長,更要努力協助宣導器捐。」

器捐中心董事長江宏哲說:「器捐讓家人的DNA留在世上,繼續有效運用,是很好的事。」目前有7千多人等待器捐,但捐贈者僅200多人,捐出器官讓700多人延續生命;七成五等待者急需腎臟,一成四者等待肝臟。

器捐中心舉辦創意短片、T恤設計和海報設計活動,從即日起至10月3日,搜尋關鍵字「LOVE818」或上活動官網www.love818.com.tw,就有機會把獎金帶回家。


  保健優概念
夏日戲水小心 感染鉤端螺旋體
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聯合報
夏日戲水要注意,小心感染鉤端螺旋體。日前有位林姓民眾到市立聯合醫院求診,表示自己感冒遲遲未癒,經醫師診療後,才發現他因到溪邊玩水,感染鉤端螺旋體。

王登鶴表示,該名病患62歲,與朋友到溪邊游泳,回來後高燒不退,還有畏寒、輕微喘、肌肉痠痛等症狀;看幾次病後,症狀沒有改善,最後才住院檢查。

經檢查後,院方發現他的血壓下降、腎功能異常、黃疸指數偏高,最後確認感染細菌鉤端螺旋體。

他呼籲,若戲水後出現發燒、肢體疼痛,合併腎功能異常及黃疸等症狀,就有可能感染鉤端螺旋體。


腸道腫脹外露 點滴袋代替腹壁
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聯合報
車禍意外中常見肚破腸流景象,若強行縫合,患者恐因負壓過高而影響器官的血液循環,也會因壓迫橫膈膜,導致呼吸不順暢。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利用點滴袋做為暫時的腹壁替代工具,成功救回一名因車禍造成腹部嚴重出血腫脹的準大學生。

萬芳醫院外傷急症外科主任傅志遠表示,患者因騎機車時路面打滑而摔傷,造成鎖骨骨折、腎臟、脾臟撕裂以及大量腹內出血。

院方原本利用血管攝影栓塞的方式,希望透過非手術療法治療,但患者在栓塞完成後的觀察期卻再度出血休克,腹內壓力持續升高,形成「腹部腔室症候群」。

傅志遠指出,經手術治療,摘除出血的腎臟與脾臟後,患者的生命跡象總算回穩。但腫脹的腸子卻一湧而出,無法塞回腹腔縫合。

由於患者的情況必須接受多次手術,若使用人工網膜,每片得花費數萬元。院方決定使用常見的「點滴袋」充當腹壁,把露在體外的腸子保護、包住並縫合,但家屬及患者看了卻嚇一大跳。

傅志遠解釋,這種醫學學名為「Bogota mesh」,最早是發源於毒梟與槍戰頻繁的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由於當地缺乏醫療器材的毒梟常利用這種簡易方式救命。

後來醫界也發現點滴包裝具有強軔、透明、無菌、便宜的特性,提供患者暫時性的包覆,待腸道的腫脹改善後,再進行下一階段的腹壁重建手術,萬芳醫院一年來使用該種治療方式,救回10多條生命。


長時間聽iPod 當心聽力受損害
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聯合報
MP3、iPod是年輕人最夯的流行時尚,很多人輕忽,長時配戴耳機聽音樂,也是種噪音傷害。義大醫院耳鼻喉科發現,這類音樂播放器流行以來,月平約有十幾個青年少聽力受損前來求診。

「MP3、iPod流行後,這種個案就沒間斷過」,義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許惇彥指出,就診的青少年聽力變差,多數有耳鳴現象,耳朵一直聽到嘰嘰叫;別人叫時,也反應不過來。

隨著MP3、iPod流行風潮,年輕人幾乎都人手一機,平日戴著耳機聽音樂,不自覺也成了一種「癮頭」,但醫師指出,長期戴耳機的族群,音量很大都還不自覺。長年累月損及耳膜、聽小骨或耳神經,引發聽力障礙。

許惇彥認為,配戴耳機,長期暴露在高音量的環境,也是一種噪音干擾。每個人對聲音的感受力不同,噪音的傷害機率也不一,但長期戴耳機,對耳力是種慢性傷害。

他說,當聲波進入耳道口到耳膜的外耳道管時,會產生共振,頻率因人而異。一般人若感受到耳朵有壓力、耳朵痛、不舒服,最好立刻調小音量。「每天暴露在80到85分貝的環境達8小時以上,就會傷到耳朵」。

許惇彥強調,每個人對音源的耐受力不一,任何款式的MP3或iPod設定的音量值,無法完全界定轉到什麼音量才不傷及聽力,最好的方式是在開放空間中聆聽自然音源,或儘量減少配戴耳機或縮短戴耳機聽音樂的時間。


  訊息公告

新鮮人怎麼買第1檔基金?
在投資面上,基金算是最適合新鮮人的工具,但是第1檔基金該怎麼買?新鮮人在此時加入基金理財的行列,需要特別留意環境中的哪些變數?

來去逛夜市!
夜市,台灣特有的觀光文化。連結了在地人的傳統美食與記憶,殺價、閒聊與孩童嘻鬧聲,在人聲鼎沸的巷弄中起落,一起逛夜市,從中感受台灣的人情味。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