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眼裡沒有「亞健康」 | 「是故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
近年來,有一個非常流行的名詞,叫「亞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對「亞健康」的定義,是界乎於「疾病」與「非疾病」之間的一種健康狀態,在國際上,也叫「第三狀態」或稱「灰色醫學」。 中醫觀點將「亞健康」病症分3階段 很早以前,接觸到「亞健康」這個名詞時,因為它是一個很新穎的醫學理論,於是我結合中醫的理論,仔細地研究一番。其實「亞健康」,就是中醫所說的「病症」。我把病症分為3階段。 第一階段:陽虛階段 有的患者說:「我就是頭暈,但斷層掃描、超音波全做過,檢查一切正常。」臨床上遇到這種情況,中醫師就會讓患者坐下來把脈,此時病人的脈象,往往呈現沉細無力。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這是一個「陽虛」的狀態。 有的人說:「我腳跟很痛,但也查不出原因,也沒骨刺,就是腳跟痛,渾身困重」這種情況,一般把它設定為「陽虛症」。此時開一些麻黃、附子、細辛或桂附地黃,都可以緩解「陽虛」症狀。 第二階段:氣虛階段 在<傷寒論>裡有一個少陰病,「脈沉細無力、但欲床寐」,就是老愛打瞌睡。類似濕邪作祟的狀態,叫做「氣虛階段」。 傳統醫學認為,疾病侵入人體,正要跟人體直接發生關係時,存在一種「遊弋狀態」。什麼是「遊弋」狀態呢? 古人說:「陽化氣,陰成形」即是疾病在侵入人體時,會找一個「最虛的地方」生存,因為「邪之所生,其氣必虛」。因此,如果當疾病處在遊弋狀態中,就進行治療,將會有非常好的效果。 氣虛狀態時,只需要簡單調理,包括適當的飲食、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保持心情舒暢,使用日常生活中補氣的藥物,像生脈飲、生脈散,都可以調節氣虛狀態。 齒痕-代表「肝膽」功能失調 齒痕一般代表「肝膽」功能失調,觀察齒痕的部位,經常會有青紫的瘀斑,此時再看舌下的靜脈,把舌頭捲起來一看,按照中醫的說法,那兩條靜脈,一個叫「金津」、一個叫「玉液」,青黑紫暗,就算做各種生化檢查,依然找不出任何病理性的指標,檢查均一切正常。的人具備血瘀症狀,當他把舌頭伸出來,會看到舌頭兩邊都有「齒痕」。什麼是齒痕呢?就是睡醒之後,舌頭兩邊成了鋸齒狀,不圓滑。 如果是「血瘀」狀態,醫治較為麻煩,因為儘管疾病尚未發作,但病灶已經形成,要把握治病契機,及時就醫。 「亞健康」其實已生病 天上一閃電,你馬上不自覺地捂耳朵,就是知道很快地天就會打雷。這個過程,就是給你「閃電」提示,告訴你要捂耳朵。如果不捂耳朵,雷聲就震耳欲聾,警告我們要趕快進屋內。如果不進屋,雨就來了,等到雨來,就形成疾病,想再躲,為時已晚。 我認為用中醫的方法分析病因,是不存在「亞健康」的說法。儘管在臨床上,西方的科學檢驗查不出病因,但並不代表你的身體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此時還不知道約束自己,大吃大喝,或常生悶氣、發怒,將會促成病邪由虛變實,侵犯到人體,瞬間把人擊垮。事實上,「氣虛」、「血瘀」臨床上比比皆是,但如同我所說,千萬要傾聽身心最深處的聲音,你永遠都是自己最好的醫生。 ~以上資料摘自《不到99,誰都不許走》武國忠◎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看更多點這裡★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