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健保開辦以後,政府對國內、國外,都不斷地標榜台灣全民健保以最少的保費提供「俗擱大碗」的醫療,民眾對於健保的滿意度超過80%。還誇言世界各國政府都來台灣取經,同時,大力推動國際醫療,要招攬病人來台灣就醫。 然而,根據10月發表於國際知名的新英格蘭期刊的一篇評論,在2011至2013年間,對於29個國家的人民所做,對於醫師信賴度以及醫療滿意度的調查結果,在29個國家中間,台灣人民對於醫師信賴度排第12名,成績中上。但醫療滿意度是倒數第3名。 信賴台灣醫師 滿意度卻低 我的解讀是,台灣全民健保近99%的納保率,使全民都免於因病而貧或因貧而無法就醫的恐懼,而且保費不高,病人又可以不受限地隨時、隨意掛號,所以,整體而言,台灣病人對於順應民情的醫師們信賴度不差,但是,當問到他們最近一次就醫的照護品質時,滿意度卻很低。 相對的,美國人民對於醫師的信賴度是第24名,但是,對於他們最近一次就醫經驗的滿意度卻很高(第3名)。這樣的結果,看似弔詭,其實不奇怪。 美國醫療最大的問題是費用太高,不但影響到美國產業的發展,醫療保險費用對於絕大多數中產階級而言,都是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混亂的保險系統造成不少就醫的障礙,自然而然,美國人就會把這些問題掛在醫界的身上,而反映在人民對醫師的信賴度上。 英國病人求醫 須排隊等待 英國是最早實施公醫制度的國家,它以稅收來支付保費,所以人民不必付健保費,因此,對於整體醫療界的觀感好,信賴度高(第四名)。 當今的英國人從小就習慣英國的醫療制度,由基層醫師把關(gate keeper),經過轉介才能看到專科醫師,英國是用排隊等待(queue)來限制病人數。 因此,長久以來,英國病人已經把排隊等待看醫師視為理所當然。相對的,當他們看到醫師時,就不會被在三、兩分鐘內打發掉,有緊急問題時,也會受到適當的處理。所以,英國人對於醫療的滿意度不差,排第七名。 由上可知,當台灣政府說民眾對於健保的滿意度達80%時,故事只說了一半。民眾在「享受」俗擱大碗健保的同時,其實是付出了犧牲醫療品質的代價,此調查結果,顯示病人已身受其害。 健保即將邁入實施屆滿20年,我們該問台灣人民的是,當你生病時,到底是想要便宜又方便的醫療?還是獲得安全又有效的照護? 醫療形態扭曲 浪費變更多 策略大師麥可波特這次來為台灣醫療業開處方,他說,新的醫療策略必須為病人追求最高價值。追求便宜,只會陷入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 根據個人的觀察,台灣健保20年,因為給付不合理,醫界想方設法彌補給付之不足,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使得台灣的醫療形態愈變愈扭曲,不但無法把錢用在刀口上,反而製造了更多的濫用與浪費。 結果,健保預算持續上升,品質卻往下滑。在這關鍵時刻,我希望政府應與民間合作,設計一份不偏不悖的問卷,更全面地深度去了解民眾對於健保的期待,然後,經過正確醫療常識的傳播與資訊的公開透明,讓人民積極參與制度的改革。 (本文作者黃達夫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