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媽媽族手麻 小心腕隧道症候群


【數位出版電子報】全新改版,讓你掌握第一手的數位閱讀趨勢情報、了解全球數位出版的最新動態與行家觀點。 在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地挖掘新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3/02/06 第369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編輯小語 看診叫號查詢APP 「醫療精靈」下載率夯
暖冬助長登革熱 1月再增6病例
患幼年型白血病 越南李小弟來台骨髓移植
醫藥新知 關鍵數字/神經內分泌腫瘤病患 每年增700位
健康主題館/用藥禁忌報你知
健康小叮嚀/結核病人 春節不可斷藥
健康焦點 電腦族、作業員 都是高危險群
過年難運動? 麻將操好記簡單做
年菜這樣吃 吃巧吃好不長肉
媽媽族手麻 小心腕隧道症候群
保健優概念 健康你我他/圍爐訂餐用心 長輩吃得開心
年菜吃不完冰起來…反傷身

編輯小語
 
看診叫號查詢APP 「醫療精靈」下載率夯
記者黃福其/新北市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政府首創「醫療精靈」App─看診叫號查詢服務,本月起與市內四百六十二家大醫院、小診所連線,候診民眾只要下載免費App,就可以在家裡即時掌握叫號情形,不必在候診間苦候。

醫療精靈除提供診號查詢,還有健檢資訊、疫苗施打、身體質量BMI 指數、色盲檢視等服務,且可運用智慧手機衛星定位功能,查詢附近醫療院所位置。

「醫療精靈」App提供Android及iOS版本,民眾可上市府官網「新北行動App」或Google、Apple軟體市集下載。

 
暖冬助長登革熱 1月再增6病例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聯合報
受到暖冬影響,去年全台登革熱疫情最嚴重的台南市,病例至今持續不斷,今年1月已新增6例,是近年同期最多,防疫專家擔心疫情越冬,今年夏季疫情會再攀高。

「冬天怎麼蚊子還這麼多!」不少市民抱怨,協助台南市進行登革熱病媒蚊防治的大仁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吳懷慧表示,主要還是與暖冬有關,蚊子必須有持續一周以上的寒流,才可能消失,但南部去年底到1月都不夠冷,加上民眾到了冬天易忘記清除病媒蚊孳生容器,蚊子自然變多。

台南去年入夏以來到昨天,登革熱病例總計747例,14例是今年確定病例,其中6例是在1月發生,因發現病例必須經過兩次採血確定,去年同期只有3例,今年情況是近來最嚴重的一年。

衛生局疾管科表示,前一次疫情高峰是在民國96年,當年病例數共1796例,去年天候狀況有多波冷鋒,病例在隆冬時結束,直到入夏才又有新病例。但今年不只病例多,罹患出血登革熱重症的病患也多,去年下半年至今共有5例,其中兩人死亡。

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陳國東指出,登革熱疫情原本就是循環的,每隔幾年就會出現高峰,而暖冬則是推波助瀾,暖冬蚊子死不了,病例一直持續,疫情就會越冬。他擔心春節過後,只要天氣回暖,疫情就會再發生,也會使今年入夏後的疫情提前來臨。

他提醒醫師應注意疫情,「不要以為是冬天就沒有病例」,及早發現才能控制疫情,同時過年期間民眾可能前往東南亞旅遊,也要注意是否將疫病帶回國。

全國102年本土登革熱病例數截至2月4日止為33例,高雄市19例,台南市14例,有4例為新增病例,另外10例是2至3周前發病。

 
患幼年型白血病 越南李小弟來台骨髓移植
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聯合報

1歲3個月大的李小弟來自越南,出生3、4個月就罹患幼年型白血病。李爸爸得知台灣有適合骨髓,去年帶孩子跨海求醫、接受骨髓移植。手術成功後,李小弟開始活潑好動,重展笑顏。

昨天李爸爸與妻子帶著李小弟,感謝台北榮民總醫院。李爸爸說:「好心台灣人捐骨髓,讓弟弟奇蹟重生。」

去年2月李小弟突然發燒、臉色蒼白、貧血及血小板低下,歷經兩個多月檢查,最後確診是罕見的「幼年型骨髓單核球性白血病」,他曾接受化療,但效果不佳,每周必須輸血3、4次,唯一的救命方法是骨髓移植。

李爸爸透過慈濟骨髓資料庫,發現台灣有符合配對的骨髓及善心捐贈者。去年6月,李小弟住進台北榮總,北榮兒童血液科主治醫師顏秀如表示,李小弟到院時,肝脾腫脹,器官大到跑出肋骨,心包膜也積水。在接受餵食、補充營養後,李小弟去年7月下旬接受異體非親屬幹細胞移植。李小弟1個多月後出院,現在每3個月回診接受骨髓穿刺檢查,不需再輸血治療。

顏秀如說,幼年型白血病與基因突變有關,神經纖維母細胞瘤患者也較容易發病。據統計,14歲以下發病率為百萬分之0.6至1.2,推估國內每年有1、2位幼童發病,過去35年來,全台已有40名患者。

化療對幼年型白血病的效果不好,北榮輸血醫學科主任邱宗傑表示,骨髓移植患者中五至六成可治癒疾病,如果僅接受輸血治療,八至九成的人可能在5年內死亡。

目前李小弟狀況良好,除了脾臟腫造成血小板略低,其他指數已恢復正常,這次來台醫療花費約160萬元。邱宗傑說,因李小弟是外籍人士,需全部自費,如果國人符合健保適應症,醫療費用可獲健保給付。

 
醫藥新知
 
關鍵數字/神經內分泌腫瘤病患 每年增700位
整理記者楊欣潔/聯合報
台灣每年新增700位神經內分泌腫瘤病患,在腸胃道惡性腫瘤中,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盛行率排名第二,僅次於大腸直腸癌。

根據美國統計顯示,美國神經內分泌腫瘤新增率為十萬分之五。

資料來源 台大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資料來源醫師鄭祖耀

 

 
健康主題館/用藥禁忌報你知
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聯合報
不少人吃藥時,如果沒有開水,便隨便倒杯茶或從冰箱裡倒一杯牛奶,和藥一起吞下肚。但藥物配茶或是配牛奶,卻可能產生交互作用,改變藥效。台南柳營奇美醫院最近把不宜和食物併用的77種常用藥品,仿農民曆形式,印製成「藥物與食物交互作用圖解」,讓民眾從圖解中瞭解藥食禁忌。

柳營奇美醫院藥劑部藥師鄭淨黛表示,許多藥師在第一線提供用藥諮詢時,除了「該怎麼吃?」「一天要吃幾次?」還會補上吃了這些藥,飲食上有沒有什麼禁忌。例如,服用抗生素不能配牛奶,吃鎮靜安眠藥不能和酒一起吞服,降血壓藥物不能與葡萄柚併用,但多數民眾依然霧煞煞。

鄭淨黛碰過不少高血壓病人,當醫師開了降血壓藥「脈優」時,她提醒對方不能和葡萄柚一起吃,但有人聽成葡萄,有人則疑惑,不能和葡萄柚一起吃,「那如果和葡萄一起吃,可不可以呀?」讓她覺得既好氣、又好笑。

為幫助病人記憶及瞭解藥物與食物的交互作用,柳營藥劑部團隊發想,認為老祖宗所流傳下來的農民曆,其中有關「食物相剋中毒圖解」的圖示概念,值得學習。於是從文獻中找出容易與食物出現交互作用的常見用藥,列出77種,依藥理分類,分為降壓藥與心血管藥、抗生素、抗焦慮、抗組織胺、止痛藥、鐵劑、抗心律不整、支氣管擴張劑、免疫抑制劑和降尿酸藥品。

為了圖文並茂,奇美藥劑部除了註明中文藥品名稱、藥錠外觀外,另外以圖示表現不宜併用的食物,置於對角,然後在圖片右側加上「警」字,凸顯可能出現的症狀,成為現代版的健康農民曆。

鄭淨黛舉例,降血壓藥「脈優」如果和葡萄柚或葡萄柚汁併用,會使得藥效加強,引發低血壓;但是另一類降血壓藥「輸泌來」,如果和香蕉、柳橙和綠色葉菜類一起吃,容易併發高血鉀症。

至於常用的抗生素如「速博新」、「威洛速」,若與牛奶、鈣片併服,可能降低藥效;如果與咖啡、可樂併用,則可能心悸、手抖。抗凝血劑「脈化寧」與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豬肝併服,會降低效用,若服該類抗凝血劑又吃大量的大蒜、芒果,則容易造成出血。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人多半有高血脂問題,如果服用降血脂藥「立普妥」,又併服葡萄柚或葡萄柚汁,恐造成橫紋肌溶解及肌肉疼痛。

因壓力大而出現煩躁、失眠,服用抗焦慮劑「樂欣平」時,不宜和酒或其他含酒精飲料併用,否則會加強鎮靜及嗜睡的效果。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主任陳必立表示,藥能治病,也能致命。但許多民眾吃藥時常擅自作主,明明只能配開水,卻為了方便以牛奶、茶、酒、咖啡或可樂來吞藥,導致產生交互作用,或因此藥效降低而誤以為吃藥沒效。

比較嚴重的是,一旦食物或飲料和藥物併用,使藥效加強,葡萄柚就是其中一例,它會影響肝臟代謝,增加抗血脂藥及抑抗排斥藥的血中濃度。陳必立說,因過敏、咳嗽常用的支氣管擴張劑「喜喘停」,本身含茶鹼,如果吃藥時和茶一起吞下肚,會引發心跳過快,也要小心。

傳統食物相剋表 現已不適用

許多人家中都有農民曆,裡頭的「食物相剋中毒圖解」,可信度有多高?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林煌表示,其中不乏農業時代流傳下來的觀念,當時科學不發達,而現在已不適用。

「食物相剋中毒圖解」始於何時,已不可考,至今各種農民曆所附版本也不一。黃林煌表示,在食物相剋較常見的中毒「禍首」之一是田螺,不宜香瓜、冰、蛤蜊一起吃。

在他看來,可能是螺肉有寄生蟲,早期民眾喜食半生不熟的螺肉,因此容易引起急性下痢及腸炎。

另外,像毛蟹、鯖魚、鱉等水產,也被先民認為和柑橘、金瓜、花蜜、花生、柿子、茄子、李子等食物一起吃會中毒,農業時代交通運輸不便,上述食物一旦保存不慎,就會腐敗,吃下肚後當然會過敏或拉肚子,古人誤以為它容易中毒。

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也說,站在營養學觀點,所謂的食物相剋表中,許多觀念似是而非,其中提到牛乳搭配醋酸物一起食用,會產生「腹中癥結」,蛋白質碰到酸性物質,它本來就會凝結,「這還有點道理」;但它教人吃綠豆來解毒,卻又「說不通」。

此外,農民曆中被提到具有解毒功能的還有地漿水和人乳,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古醫書所稱的「地漿水」,是泥漿水沈澱後,取用上層的水,但從現代醫學來看,既不衛生,也不可能有治病效果。同樣的,農民曆中提到「李子和雞肉一起吃會導致下痢」,他說,「在表中提到要用雞屎白來解毒,請問誰敢吃?」

黃林煌指出,這些中毒圖解如果以現代醫學觀之,有許多謬誤之處;但站在主管機關立場,它就像民間廟宇提供香灰,並無法用法律來禁止它繼續流傳,只能呼籲民眾別當真。

●民眾欲索取健康農民曆海報,可洽06-622-6999轉73101或77119。
 
健康小叮嚀/結核病人 春節不可斷藥
整理記者施靜茹/聯合報
春節將屆,結核病人若出國旅遊,或參加親友聚會,也不可忘記服藥,必須完整服藥六個月,才算完成治療。至於其他慢性病患,也要按時服藥,勿因年節而停藥,以免影響病情控制。

資料提供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健康焦點
 
電腦族、作業員 都是高危險群
林麗如整理/聯合報
腕關節有一個由骨頭、韌帶所圍起來像隧道的構造,稱之為「腕隧道」,一條負責支配手部感覺和肌肉的「正中神經」就是從這個隧道通往手掌部位。當這個隧道式的空間變得狹窄,就會壓迫到神經,因而產生手掌麻痺、無力,甚至肌肉萎縮的現象,即「腕隧道症候群」。

當手腕過度使用,尤其有彎曲動作,或是常在震動環境中工作的人都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危險群,包括:家庭主婦、懷孕後期的孕婦、作業員、電腦族、建築工、木工、牙醫師、單車族等。

 
過年難運動? 麻將操好記簡單做
記者孟祥傑/中和報導/聯合報

農曆春節期間民眾熬夜打麻將或看電視,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導致血液循環不佳引發病痛,署立雙和醫院設計一套「麻將操」,利用空檔在椅子上透過不同姿勢伸展肌肉,來降低久坐不動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的機會。

署立雙和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許雅雯表示,久坐不運動容易影響血液循環,造成俗稱「經濟艙症候群」的下肢靜脈血栓,有慢性病史的民眾,更會增加中風與心肌梗塞機會,最好每50分鐘就站起來活動。

許雅雯還為全套7招的「麻將操」每個動作,都取個吉利的名字,好記又好學,上半身運動包括坐著向上延伸雙臂的「槓上開花」,這個動作還能消除惱人的「蝴蝶袖」,另有模仿洗牌動作左右伸展雙臂來回畫圈的「左右逢源」、左右伸展上半身的「扭轉乾坤」、伸直手臂並向後仰頭的「仰天長嘯」。

下半身部分則可做桌下伸直腳踝與彎曲膝蓋的「步步高升」、用手撐椅抬起臀部10秒的「春暖花開」、利用腹部力量抬起大腿的「富貴吉祥」等。

許雅雯提醒,簡單的肢體活動,很難達到減重效果,民眾若想避免身材走樣,還是得利用充足時間做流汗運動才行。

 
年菜這樣吃 吃巧吃好不長肉
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聯合報
台東聖母醫院營養師尤偉銘表示,年假易大吃大喝,是最易發胖的時候,估算若每餐吃進熱量800大卡,9天假期結束會胖近3公斤,呼籲民眾,再怎麼放鬆,都要堅持健康飲食,可以低卡食物或調味來改善食材,如此吃得好,也能吃得巧。

尤偉銘說,若以每餐熱量800大卡計算,年假9天後已吃進2萬1600大卡,大約會增胖2.8公斤;若想完全消耗這些熱量,需要騎上288小時單車,或游泳73小時,但這些事後運動都緩不濟急,建議民眾在放假期間就得改善及注意飲食。

以過年最常吃的火鍋為例,不妨利用新鮮蔬菜熬湯,取代雞湯塊、鮮雞精等人工調味,再加入高纖維青菜、富含鈣質的豆腐、極低熱量的蒟蒻製品等,就是好吃的團圓火鍋,但別忘記要減少火鍋沾醬,避免「吃重鹹」,過度吸收鈉含量。

 
媽媽族手麻 小心腕隧道症候群
記者林麗如/平鎮報導/聯合報
日前傳出保母因為手麻,造成嬰兒墜地不治的不幸,醫師提醒,婦女手麻很常見,尤其年關前,臨床病歷還比平常多了三、四成。

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頌凱說,過年前家庭主婦忙著大掃除、打理年貨,除了體力上的負荷,其實更多時候是心情上的壓力,造成手麻無力,臨床上他常見婦女因為身體痠痛求診,詢問之下,多數人主因是心情焦慮,而非痠痛惡化。

林頌凱說,許多人因為婆媳關係造成心理壓力,會反應在身體上的痠痛,他的「處方」是,幫助病人轉移注意力,並不刻意強調痠痛是來自情緒,想辦法引發病患開心的關鍵,比如提醒患者過年可以看到孫子、想念的人,通常過完年,這些手麻、痠痛就會不藥而癒。

林頌凱提醒,中年婦女最常見的手麻原因有:腕隧道症候群、頸椎神經壓迫、周邊神經病變、肌鍵炎所導致的麻痺無力,其中最常見的是腕隧道症候群。

患者一開始可能只是覺得早上剛起床手會僵硬,大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出現脹脹、麻麻、刺刺的感覺,嚴重一點的會出現麻痺、灼熱、無力感。有些人騎車、做家事就會有手麻的感覺,嚴重的是沒做事、沒拿東西手掌也會麻,有些患者還常不小心打破杯盤,這時務必要正視問題、積極治療。

林頌凱說,腕隧道症候群治療以保養為主,藥物效果並不明顯,首要減少手腕部位的過度使用。如果治療無效,檢查確定神經嚴重壓迫、手部肌肉無力、萎縮,才須考慮手術治療。

醫師提醒,保養之道在於工作或運動的方式要調整,多做腕隧道伸展,重要的是,保持心情輕鬆,讓壓力有出口,就能減少麻的感覺。

 
保健優概念
 
健康你我他/圍爐訂餐用心 長輩吃得開心
可可牛奶/新北市淡水/聯合報
除夕夜全家團圓,近年興起在餐廳圍爐吃飯,除了慰勞父母長輩,也免去大夥吃完飯酒酣耳熱,還要收拾桌面殘局的麻煩。但想要在除夕開心吃團圓飯,事前準備可不能馬虎。

首先,要了解家族成員對食物的喜惡偏好,有禁忌的、吃素的、不吃牛肉的,都在要菜單上過濾挑選一番,免去上菜時才發現飲食忌諱的尷尬。

有位友人過年聚餐訂在海鮮餐廳,但同桌有兩位長輩不吃海鮮,但因事前不清楚,整場菜色幾乎都是龍蝦生魚紅蟳鮮貝,卻見兩位長輩不動筷,事後友人直說,當時真想挖洞躲進去。

另外,記得先調查家人健康狀況,若有牙口不好的老人家,要注意食物軟硬,適合咀嚼;家人若有糖尿病,盡量避開糖醋、甜食等;有高血壓患者在座,不要點人蔘雞,改點溫補類湯品。

圍爐訂餐事前準備,多一點用心,可讓整桌人開心滿意,年節團圓熱鬧,獲得家人長輩掌聲好評,賓主盡歡,過年大吉。

 
年菜吃不完冰起來…反傷身
記者簡慧珍、郭宣彣、凌筠婷/聯合報
老人多有慢性疾病,飲食宜清淡,社福團體好意送全套豐富年菜,可能造成老人健康負擔,彰化縣政府將在春節後輔導社福團體送合適食物給老人過節過年。

華山創世基金會站長林秀儀說,他們挑選年菜時,除了到現場檢驗廠商的廚房是否清潔,也會邀請政府人員試菜,並考慮老人牙齒與健康,挑選少油、少鹽和無骨食材。

老五老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游麗裡也說,為老人家試年菜時會考慮菜色不要太油,有炸魚、炸排骨,因老人家希望年菜可以祭拜神明,菜色不能太寒酸和清淡。

彰化秀傳醫院營養師洪可紜發現,每次春節結束,慢性病門診的老人都有血壓升高,血脂肪與糖尿病指數不穩定的狀況。「不是不能吃年菜,要教長輩怎麼吃」,她建議佛跳牆等菜可先解凍和分裝小袋,吃不完的年菜頂多再加熱一次,雞和魚不適合分裝,可找鄰居分享。

「獨自面對整桌年菜,反而傷感。」洪可紜說,社福團體不妨找專業營養師設計年菜,送年菜之際,徵求志工邀獨居老人共享團圓飯,就不怕全套年菜吃不完,也不會除夕到元宵節都每天吃剩菜。

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分量確實太多」,吃不完反覆加熱湯汁濃縮,「濃汁濃湯有礙老人健康」,衛生局營養師將與社會處合作,輔導社福團體送合適食物。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