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主要功能在儲存肝臟製造的膽汁,若比喻為河流,肝是上游的河道,製造膽汁後,會透過河道分支膽管匯集到下游的池塘,也就是膽囊。 當膽沙淤積或膽固醇太高產生結晶,就會產生膽結石,膽結石在膽囊中滾動,就可能導致膽囊發炎。 膽結石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膽固醇結石,大多是白色;另一種是膽沙淤積的色素結石,多為黑色,兩者都與高油脂飲食有關,好發40歲以上成人。 膽結石的症狀多是上腹痛,不少人以為是胃痛或胃潰瘍,有些患者的膽結石沒有症狀。 但是,一旦發作,不論膽結石大小或數量,都應盡速手術治療,因為大多數病人都因再次發作,併發膽囊炎、胰臟炎及膽管炎,嚴重者有致死風險。 讀者提到發炎的膽汁,就像臭水溝裡的水,的確有部分膽結石惡化成膽囊炎時,會出現異味,但是並非所有膽結石患者都如此。 目前膽結石治療,以開刀最有效,標準手術方法是用腹腔鏡在肚皮打3到4個洞,將膽囊取出,術後2到3天就可以出院。 沒有膽囊,肝臟依然會製造膽汁,而調節膽汁排放,除了膽囊出口的括約肌外,膽管與十二指腸交接口也有括約肌可以控制。術後雖然有人吃了油膩食物會拉肚子,但過了兩個月,症狀大多會改善。 膽結石的形成,多與體質有關,不過透過清淡飲食、多喝水,讓膽汁不要過於濃稠,並降低膽固醇攝取,可減少膽固醇結石形成,此外,也建議40歲以上民眾定期接受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膽結石,避免併發症。 諮詢/林口長庚外傷急症外科主治醫師傅志遠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