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疾管署:登革熱若失控恐破萬例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文學點心屋】歡迎父母、老師鼓勵小朋友投稿,不管作文練習或心情日記都歡迎,讓小朋友有創作的成就感!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4/10/22 第410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疾管署:登革熱若失控恐破萬例
高雄疫情暴走 登革出血熱增8例
低頭猛滑手機 35歲男70歲頸椎
孕婦接種流感疫苗 寶寶也會有抗體
高雄老人白內障盛行 五都之冠
腦內多巴胺低 易有成癮行為
鼻細胞植入脊椎 癱男能走
健康焦點 App記錄飲食 6周甩12.8公斤
紅斑性狼瘡 逾5成病友…不敢說
天天喝含糖飲料 早衰4.6年

醫藥新知
 
疾管署:登革熱若失控恐破萬例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聯合報
登革熱疫情大爆發,上周新增本土病例一千一百六十四例,創下單周病例破千的紀錄,疾管署指出,若疫情無法順利控制,今年本土病例可能破萬。

累計至今,今年登革熱本土病例已有五千九百一十四例,加上境外移入病例,已逾六千一百例,超越二○○二年的五千三百三十六例的最高紀錄,登革出血熱病例也已累計五十五例。

登革熱疫情嚴重,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昨天說:「孳生源清除不全仍是主因。」疾管署在疫情最嚴重的高雄市三民區發現一些養有孑孓的水溝,高雄市政府正積極噴藥、地毯式清除孳生源,尤其注意工地、市場、學校等處,希望盡速消滅病媒蚊、防止疫情升高。

疾管署九月調查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澎湖縣等,共二千二百位十八歲以上民眾,發現八成以上知道台灣南部出現登革熱疫情,九成以上民眾認知 「未清除積水容器是登革熱流行主因」。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說,民眾認知與行動有落差,請大家主動清除戶內外病媒蚊孳生源。

另外,疾管署昨公布今年第一例克沙奇B5型腸病毒重症個案,患者是居住北部的男嬰,出生第七天出現發燒,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異常、肝炎及心肌炎等症狀。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目前已過腸病毒流行期,此為偶發病例。

 
高雄疫情暴走 登革出血熱增8例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聯合報
高雄市登革熱疫情大爆走,目前已累計至5758例個案,上周更新增8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幾乎集中在三民區和鳳山區。衛生局表示,登革出血熱發病到死亡平均5到10天,患者超過八成為中高齡族群。

衛生局表示,新增的8名個案分別是鳳山區保安里79歲女性、南和里76歲男性及57歲女性、三民區正順里73歲男性、同德里60歲男性、安泰里55歲女性、灣利里66歲女性及小港區中厝里70歲女性,目前4 例已康復出院,4例住院中。

 
低頭猛滑手機 35歲男70歲頸椎
記者蘇木春/西屯報導/聯合報
台中市一名35歲男子,每天最少低頭滑手機2小時,日前雙手痠麻、無力,休息過後仍痠痛難耐,到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科求診才發現頸椎損傷。醫師提醒,智慧型手機每使用30分鐘就要休息,避免長時間不良姿勢造成頸椎傷害,且不要躺臥著滑手機,否則頸椎與腰椎都會受到傷害。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楊鎮嘉表示,他判讀該男子的頸椎X光片時,發現頸椎第4、5、6節的椎體變形、間隔變窄,還有明顯的骨刺,看起來就像70幾歲老人頸椎退化的狀態,這樣的頸椎損傷情況,很少會發生在年輕人的身上,判斷是與長期低頭滑手機有關。

楊鎮嘉進一部詢問男子的生活作息,原來他晚上喜歡躺臥在床上滑手機,每天都要低頭滑上幾小時,2個月前感到雙手痠麻,以為是滑痠了手不以為意,當他發覺不滑手機時雙手痠麻感依然存在,且有無力感時才到復健科求診。

另一名71歲老翁,工作退休後參加不少社團,平日都靠智慧型手機聯絡或分享訊息,因肩頸痠痛、僵硬求診,他的妻子陪伴老翁就醫時,直數落對方「年紀這麼大了,還整天低頭滑手機」,該名老翁則辯稱應是得了「五十肩」,經X光檢查確診頸椎有退化現象。

這兩名患者接受頸椎牽引、熱療、電療等物理治療,病情都有緩解。楊鎮嘉強調,長時間姿勢不良低頭滑手機,容易讓頸椎椎體累積壓力,若經常又重覆性給頸椎不當壓力,就會造成頸椎傷害,導致頸椎提早退化,初期會有肩頸僵硬、肩痛等,較嚴重時會出現手麻、手無力感、胸悶、視力模糊等情形。

楊鎮嘉指出,身體受到損傷前都會發出警訊,如低頭滑手機到一定時間後,會感到肩頸酸硬,這就是警訊,但往往會忽略身體不適的警訊。

 
孕婦接種流感疫苗 寶寶也會有抗體
黃信揚/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聯合報
女性懷孕時,隨著血液中雌性荷爾蒙與動情激素上升,免疫細胞T淋巴球與B淋巴球活性下降,導致孕婦對抗病毒與黴菌感染的能力變差,特別是在懷孕第三期(24∼40周)。

根據文獻報告,在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時,孕婦染流感的死亡率高達27%。同樣的,2009年H1N1新型流感大流行時,孕婦因流感重症住院或死亡比例顯著高於非懷孕婦女,當時美國調查發現,雖然孕婦只占美國總人口數1%,但孕婦在所有美國H1N1流感死亡人數比占5%;而且感染H1N1流感的孕婦早產的風險是正常孕婦的5.5倍。

流感對嬰兒的健康危害甚至高過成年人,會增加罹患細菌性肺炎與中耳炎的風險。孩童因流感死亡的的高峰是發生在6個月以下的嬰兒,但目前的流感疫苗不建議6個月以下的嬰兒施打,反而最該受保護的族群被遺漏,可有破解之法?那就是孕婦接種流感疫苗。

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建議,孕婦在流感流行期間接種流感疫苗。主要是孕婦接種疫苗,產生抗體IgG會通過胎盤輸至胎兒,若胎兒足月生產,新生兒血中抗體IgG抗體濃度甚至高過母親。

2008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提出科學實證,證明孕婦接種流感疫苗,相較於未接種疫苗的孕婦,讓出生6個月內的嬰兒可減少63%感染流感的風險,也讓母親減少36%感冒發燒的機會。

至於流感疫苗對孕婦與新生兒能否產生足夠抗體來保護母親與6個月內新生兒免於流感威脅?2011年在南非曾經以2016位妊娠20至36周非愛滋病感染的孕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接受3價流感疫苗,對照組接受收生理食鹽水注射,一個月後抽血檢驗母體血液流感抗體。證明孕婦接受流感疫苗,會減少5成孕婦與新生兒感染的機會(見附表)。

孕婦接種流感疫苗是一石二鳥之計,所以2012年世衛組織建議流感疫苗注射順序,孕婦是第一順位。目前政府已提供免費流感疫苗給孕婦接種,提醒孕婦及早施打。

 
高雄老人白內障盛行 五都之冠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聯合報
53歲王先生是半導體業高階主管,因高度近視加上長期使用電腦、寫程式,度數竟飆升至1200度,就醫發現已有早發性白內障,接受白內障手術後才重獲光明。醫師表示,白內障是失明原因第一名,近5年55歲以下早發性白內障,較前5年增加十倍左右,白內障已有年輕化趨勢。

國衛院統計,高雄市75至79歲老人白內障盛行率高達65.2%,居五都之冠。上明眼科院長潘志勤表示,近年來罹患白內障比率逐年增加,主因為人口老化及環境中紫外線指數增加;此外,多螢環境、3C產品盛行,55歲以下的白內障患者在門診上,也從過去零星個案成長到兩、三成之多。

從小就愛看書的王先生表示,自己國小三年級時就近視,到成年已飆至900度,近幾年他連戴眼鏡看東西,都感覺霧霧的,卻一直拖延就醫,直到今年5月因視力不清出了車禍,他才接受飛秒雷射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重拾清晰視力。

澄清眼科院長吳孟憲說,高雄地區10年來人口老化指數飆升近2倍,今年7到9月間高雄紫外線平均指數高達9,眼球內水晶體蛋白質在長時間紫外線照射下,易發生變性混濁;加上高雄區學生近視族群高,未來恐成高度近視危險群,種種因素都會導致白內障、青光眼及黃斑部病變提早發生。

吳孟憲指出,隨著「多螢時代」來臨,民眾天天長時間與電視、電腦及智慧手機為伍,高度近視族群愈來愈多,除了年輕人要避免3C產品及紫外線對眼部水晶體及視網膜傷害,降低失明風險。因應世界視覺日,高雄健檢及護眼講座本周日(26日)下午2 到4點將在夢時代8樓演藝廳登場,報名洽0800-033-088#0。

 
腦內多巴胺低 易有成癮行為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聯合報
你知道自己的腦內啡有多少嗎?成大精神科透過新的影像技術,可以清楚看到人腦內多巴胺與血清素的含量,還發現多巴胺少的人容易有成癮行為,但相對地較有活力、具成功特質。

精神科研究員林思賢表示,俗稱為腦內啡的多巴胺及另一種物質血清素,是腦神經重要傳導物質,影響人的情緒與行為,過去要測知含量,必須進行切片或是腦脊髓液檢查,相當困難,但透過新的影像技術,以正子造影或單光子造影,已能清楚看見。

他表示,相關的研究國內、外不多見,主要是同位素造影有其困難度,成大透過這項技術,針對一般人與毒癮患者進行研究,發現毒癮患者在長期吸毒後,腦內多巴胺與血清素都會降低,分別是正常人的8成與6成,經過戒毒後,兩者都能恢復到正常人的9成。

反之亦然,每個人腦內的多巴胺與血清素含量都不同,且會隨著溫度等變化,像冬季的多巴胺分泌較少,而多巴胺太高會有精神分裂(思覺失調)症狀,太低則容易成癮,也包括酒癮、菸癮、藥癮及網路成癮等,過動症的患者也偏低。

林思賢說,人在使用安非他命後,腦內多巴胺會超出正常,這也是安非他命成癮者易出現精神分裂症狀的原因之一。有趣的是,多巴胺低易有成癮行為,但研究也發現,多巴胺如果不是太低而是略低,則是以活力十足為表現,不容易被一成不變的事物滿足,相對喜愛求新求變,工作時衝勁強,具有成功特質。透過運動或食用魚油,則能增加多巴胺的含量。

 
鼻細胞植入脊椎 癱男能走
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聯合報
一名因傷而致胸部以下癱瘓的男子最近接受將自體鼻腔細胞植入脊椎的突破性手術後,已恢復以支架輔助行走的能力,創下全球首例。

四十歲的保加利亞籍病人費迪卡二○一○年遭人以刀刃在背部連刺多刀傷及脊髓,從此胸部以下癱瘓。他受傷後進行兩年復健治療,沒什麼起色,但接受這項實驗性手術後三個月,左腿肌肉開始有反應,手術後半年,開始能在器具和醫護人員協助下扶著橫桿跨步,兩年後,終於能扶著支架行走。這段期間他仍持續進行每天五小時的復健治療。

這項手術由波蘭與英國的醫療團隊在波蘭攜手執行,相關細節已透過「細胞移植」期刊發表。費迪克表示,再度行走的感覺「令人不敢置信」。他說:「如果全身有將近一半失去感覺,你會覺得很無助。如果恢復感覺,這有如重生,難以形容。」

領導英國醫療團隊的倫敦大學學院神經學研究所所長芮斯曼表示,這項醫學突破「比人類登陸月球更令人印象深刻」。

在手術過程中,醫療團隊採用構成部分嗅覺的嗅鞘細胞。這種細胞的作用有如路徑細胞,使嗅覺系統的神經纖維得以不斷更新。在第一次的手術過程中,醫療團隊移除病人的一個嗅球,將細胞置入培養皿,兩星期後,將嗅鞘細胞植入脊椎,在脊椎受傷部位的上下側施以大約一百次的嗅鞘細胞微量注射,再自病人的腳踝取出四條神經組織,將它們放在脊椎的一處八毫米寬缺口上。

醫療團隊認為,嗅鞘細胞構成的通道,使傷口上下部位的纖維得以再度連接。芮斯曼表示:「我們建立的原則是,如果我們給它們一座橋,神經纖維可以重生並恢復功能。」嗅球是嗅鞘細胞最豐富的來源,使用患者自己的細胞,意味不會有排斥風險,不必使用免疫抑制劑。

研究團隊已準備對英國和波蘭的十名患者進行同樣手術,以確定這種技術是否對其他脊髓損傷病患也有療效。

 
健康焦點
 
App記錄飲食 6周甩12.8公斤
記者呂筱蟬/中壢報導/聯合報
天成醫療體系鼓勵醫護人員在照顧病人同時,也別忘了照顧自己的健康,日前舉辦員工減重競賽活動,成績昨天揭曉,中壢天晟藥師李協承6周減重近13公斤奪冠,楊梅天成則是醫師助理蔡毅豪減重7公斤拿下第一名,兩院區員工合計3個月減重達214.5公斤。

家庭醫學科主任鐘頂天表示,民眾健康減重飲食要採取低油,盡量選擇非油炸食物,以滷雞腿代替炸雞腿,選擇烤魚而非糖醋魚等。

他說,平時除多喝水維持代謝外,一周運動至少要3次,每次30分鐘如慢跑、快走或游泳等中等程度運動,才會有一定成效,如果時間或體力不允許,可先從走路開始,再慢慢增加運動時間及強度。

僅花6周就減重12.8公斤的李協承表示,大學時期打工上夜班,每天下班就買雞排、滷味、珍奶或汽水等食物犒賞自己,養成吃消夜習慣,這次中途參加減重競賽,一方面是和同事打賭,一方面為了健康,秉持少吃多動原則,從99公斤減到86公斤。

「一開始要拒絕消夜的誘惑的確有難度。」他說,透過手機App記錄飲食,可有效控制攝取的卡路里,運動則是每天慢跑操場5圈及騎半小時室內腳踏車,每隔一周再增加圈數和運動時間,後來感覺肚子和臉頰肉漸小,心情也快樂許多,將繼續朝目標70公斤邁進。

 
紅斑性狼瘡 逾5成病友…不敢說
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聯合報
思樂醫之友協會針對紅斑性狼瘡病友進行調查發現,40歲以下的年輕病患中,因疾病常被誤解,逾5成不敢讓別人發現自己罹病。另外,有3成受訪者認為罹病後最大的影響是無法工作,且經濟壓力龐大。

33歲的李小姐是紅斑性狼瘡病友,從小被欺負,長大求職也處處碰壁。剛出社會時,原本已決定錄取她的雇主,聽到她生病立刻改口表示另行通知,之後無消無息。後來,另一位雇主也因無法諒解她一個月需請一、兩天假看病而逼她離職。

幾次教訓後,李小姐再也不敢讓任何人知道她的身體狀況,別人問她皮膚上的斑塊,她總以轉移話題而閃避回答。她擔心,一旦病情被旁人知道,恐會把生病和無工作能力畫上等號,進而失去工作。

尤其是許多民眾會看到病友皮膚上的斑塊,往往誤以為它會傳染,或病人無法生育,讓病患承受龐大壓力。

台大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謝松洲解釋,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慢性的自體免疫疾病,由於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細胞和組織,導致發炎、組織損害甚至侵害器官。但這種疾病既不會傳染,患者也能生育,社會應多些關懷與包容。

台灣目前約有兩萬八千名紅斑性狼瘡患者,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得源表示,此疾好發於20到40歲的年輕女性,一旦發病會讓患者飽受關節炎、腎功能受損、皮膚出紅斑之苦,因此早期發現並積極控制非常重要。

近幾年雖有治療紅斑性狼瘡的新藥,但健保尚未給付。思樂醫之友協會理事長龔麗娟表示,希望健保能體察病患的痛苦,提早讓新藥納入給付,以照顧病情較難控制的病友。

 
天天喝含糖飲料 早衰4.6年
綜合報導/Upaper
喝含糖蘇打飲料可導致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病,而美國公共衛生期刊公布研究顯示,含糖飲料還加速人體老化,如果每天喝567CC蘇打飲料,將使人早衰4.6年。

科學家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染色體一端的端粒會萎縮。舊金山加州大學研究人員分析5300多名健康美國人的DNA後發現,常喝蘇打飲料的人,染色體的端粒往往較短,端粒愈短,細胞的再生能力愈難,進而使人體愈加老化。

5300多人是14年前在參加「全國健康與營養調查」時,儲存了DNA資料,年齡為20到65歲,都沒有糖尿病和心臟病的病史。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