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冷颼颼,加上冷氣團來襲,是不運動的好藉口。不過,赫芬頓郵報(Hoffington post)列出七個冬天戶外運動的好理由,專家提醒,冬天戶外運動一定要穿足衣物保暖,並做好暖身運動,而慢性病患者則要特別注意自身情況,一有不適應立刻停止。 1.身體消耗更多熱量 冬天在戶外運動的第一個好處是,身體可燃燒更多的熱量,因為身體為了要維持一定的溫度,因此在氣溫較低的環境運動,可幫助更多的熱量消耗。 2.增強心臟肌肉強度 天冷運動可刺激肌肉和血管收縮,提高心臟跳動速度,加強體內新陳代謝,一般民眾可透過定期鍛鍊心血管耐力,來增強心臟肌肉。不過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卻可能是額外的負擔,甚至會惡化病情,要特別留意。 3.提醒攝取更多水分 因為冬天氣溫較乾燥,汗水迅速蒸發,不少民眾誤以為沒有流汗,而忽略水分補充的重要。此時運動可提醒自己多攝取水分,運動前後都需要,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避免出現脫水。 4.訓練冷空氣耐受度 冬天在戶外運動,也可幫助訓練對冷空氣的忍受度,是冬季運動的第四個好處。 雖然天冷還要外出是件十分痛苦的事,隨著時間推移,冬天到戶外運動會變得一次比一次容易,讓自己身體學會去適應環境,而不是找舒適環境來配合,但每次運動的時間也應循序漸進,不應勉強進行。 5.暖身運動預防傷害 適當的暖身運動與緩和運動是避免傷害的主要方式,特別是天氣變冷的時候,更是重要。暖身運動提高肌肉的溫度,可幫助肌肉較柔軟、延展度較好,以幫助扭傷、拉傷等運動傷害,並可保持身體內部溫度升高,緩和運動則可減少因為冷空氣造成的肌肉僵硬。 6.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 冬天陽光較溫和,從陽光中獲得的維生素D可幫助強化骨骼,避免骨質疏鬆發生。不過冬天還是有曬傷的風險,不建議曬太陽超過15分鐘。 7.讓人開心更有元氣 最後一項好處是冬天運動會讓人更開心,也更有元氣,因為冬天天氣較乾,當身體透過運動、健身來提高體溫時,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產量也會升高,讓心情更快樂。 冬天運動的提醒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上述七項戶外運動的好處,的確有其道理,而戶外運動因為可以有不一樣的情境,可增加運動的趣味和動力,但有時候室外環境不方便,像是下雨、潮濕,在室內運動也是有好處。不過,冬天從事戶外運動,有更多要注意的事項。 ●外出前就要暖好身 簡文仁說,冬天在戶外運動常易出現呼吸道問題例如肺炎,或是增加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且因為天氣冷肌肉容易較僵硬,對體能的挑戰也會比較大,因此更顯得暖身運動的重要,運動前要做足暖身運動,在運動過程中也要採漸進式。 他舉例,要到室外運動前,最好在室內就開始進行暖身,當體溫升高後,穿足保暖衣物再出門。最好以走路的方式到達運動地點,因為走路也是一種暖身運動,不過,到達運動地點時,仍要進行一些伸展暖身的運動。而運動時,要循序漸進,像是慢跑,前幾圈最好放慢速度,不要第一圈就進行衝刺,避免出現運動傷害。 ●降低運動強度時間 簡文仁說,冬天時體能會較其他季節差,因此應降低運動的強度及時間,再慢慢增加;運動完後,也要做足緩和運動,幫助乳酸代謝,並穿上足夠保暖的衣物,避免身體停止活動後,迅速降溫。 ●頭頸保暖 量力而為 針對慢性病等高風險族群的患者,則要特別注意頭頸部的保暖,並量力而為,若天氣太冷,也不建議到戶外運動。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