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上進心和榮譽感的孩子,就不可能積極做事或學習,更不可能發奮努力,甚至連起碼的自制能力都沒有。上進心和榮譽感,可以說就是推動孩子前進的動力和泉源。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上進心和榮譽感?最好的辦法就是鼓勵家讚美,也就是所謂的「賞識教育」。 ★鼓勵孩子不是瞎吹捧 鼓勵教育就是孩子一旦把事情做好了,就給予更大的鼓勵。時時告訴孩子:「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你是最棒、最優秀的孩子!」孩子的行為被鼓勵肯定,孩子就會有榮譽感和成就感,就有了下次要做得更好的願望與企圖心。這樣不斷鼓勵下去,有時孩子即使有點不情願,但為了榮譽、為了得到父母的賞識,也會克服自己的不情願而去做。 這裡說的鼓勵讚美不是瞎吹捧,更不是看不到孩子的缺點,而是在看到孩子缺點時,不會無情地打擊孩子,反而是耐心地告訴他應該怎麼做、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不要忘記鼓勵孩子:「這次做不好,沒關係,下次一定能做好,而且做得更棒!」如此一來,孩子既知道錯了,又不會失去信心,也產生有了改正錯誤的動力和決心。 ★自尊心讓她不肯退縮 記得在她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她告訴我美術老師星期天早上在學校辦了繪畫班,問家長要不要讓孩子去學繪畫。我想,反正星期天也沒別的事,學畫畫也是很好的,就同意了。 由於不是從最基礎教起,女兒一下子感到很困難,什麼臨摹寫生的,根本就搞不清,基本上就是亂畫一通。聽不懂、畫不來,女兒當然著急;但從小的自尊心又不允許她退縮。有天上課回來,就愁眉苦臉地問我能不能教她。雖然我在師範學校也有學過,但也只是皮毛,教她還是有點困難。不過,我還是去書店買幾本繪畫初級教本,就從臨摹開始教她。 慢慢的,她能跟上老師教畫的進度了,心裡當然高興。每次從繪畫班回來,一進門就急著拿出剛出爐的練習作品,問我畫得怎麼樣。我每次都先認真的打量一番,先說畫得很好,再說哪裡還有改善空間、怎麼畫可以更好。再把練習作品認真地貼在牆上。等那面牆貼滿了,再把舊的拿下來,貼上新的。這種鼓勵和讚美的引導教育,讓女兒對繪畫的學習態度更加積極,進步當然也很快。 ★鼓勵要持續,打下好根基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也是這樣愛孩子、鼓勵孩子的。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孩子總會有些不好的行為讓家長生氣,於是以前那種凡事都鼓勵讚美的心情就少了,甚至產生「恨鐵不成鋼」和「愛之深、責之切」的心理,不知不覺地鼓勵少了,責備和命令多了。於是,「鼓勵教育」就變成「命令教育」、「打罵教育」和「挖苦諷刺教育」。結果,孩子的自信心沒了,榮譽感破碎了,也開始會和家長對抗頂撞了。 我對女兒的鼓勵教育一直堅持到現在。記得在她四、五個月大的時候,突然學會了咋舌,於是我便咋舌逗她、鼓勵她,以後只要她有一點點進步,我都會大大的鼓勵她。就像動物園的訓獸師,每當動物做對了一個動作,都要給食物鼓勵一樣,如果不鼓勵,動物就不會再去做。 我女兒很早就能做好多小本事,也願意努力去做、去學。像她很早就學著說話,七個月就能說一些單字。我更主動鼓勵她、訓練她,例如,吃飯時讓她數桌上的饅頭,數對了,就讚美鼓勵一番。然後再利用數饅頭教她算數,問她每個人吃ㄧ個饅頭,三個人共要吃掉幾個、還剩幾個等等的問題;如果算出來了,就再大大的讚美鼓勵她,更增強她的信心。 有一段時間她特別愛算算數,見什麼都要算一算,算對了我就鼓勵她說:「我的孩子真聰明哪!這麼難的題目都會,真是太棒了!」她一聽就高興得不得了,只要一有空就要我出難題給她算。所以,女兒從小就對算數很有興趣,也有很好的邏輯思考能力,為以後的數學打下很好的基礎。 孩子有了上進心,有了好成績,得到的鼓勵就不僅來自父母,也會得到別人的鼓勵。鼓勵的人多了,孩子就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當然就會做得更好。 ★責罰也可以用鼓勵的 鼓勵教育要貫穿在整個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到哪裡都覺得自己很優秀、自己是最棒,讓她有一種優越感與成就感。孩子有了這種感覺,就會有上進心,就會嚴格要求自己,不可怠惰,好還要更好。如此就能得到老師的鼓勵與肯定,自己就更有信心,不斷保持優秀,然後不斷得到大家的認同與讚賞,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無形中就會孩子抬到一個高度,讓她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當一回事,甚至覺得自己是與眾不同的。 有人會擔心要是一直鼓勵孩子,會不會把孩子給寵壞了?因為現在的孩子有不少壞毛病都是嬌生慣養出來的。 其實,鼓勵教育和溺愛孩子是兩回事。鼓勵教育是激勵孩子的上進心,是在大方向上鼓勵孩子向上,而不是沒有責備批評,更不是毫無原則的遷就。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必須明確地指出他的錯誤,把道理講明白了;然後不忘告訴他,這次沒做好,沒關係,有了這次經驗,就要避免再犯錯,下次就能做對。即使不得已動手處罰了孩子,也要讓孩子瞭解他為什麼會挨罰;有了這次的教訓,以後就不會再犯,不會再挨打,這就是鼓勵教育。 ~以上資料摘自《培育資優生女兒》史生榮◎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