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癌細胞可能會阻礙體內樹突細胞的功能,研究人員就想到,或許可以經由人工手法來強化樹突細胞對癌細胞的免疫反應,然後藉由樹突細胞的訊息指導,讓T、B細胞殺死癌細胞,此即為免疫療法的理論基礎。 68歲的史坦曼教授在今年9月30日因胰臟癌過世,他在數年前發現罹癌後,就以自己發現的樹突細胞設計出一套免疫療法,讓自己延長了數年的壽命。 朱清良博士表示,原理是先抽血,從血液中分離出單核球細胞(一種比較原始的白血球),加入培養液培養成樹突細胞,再和癌細胞(要治療哪一種癌,就放那一種癌細胞)共處,讓樹突細胞攝入癌細胞,然後誘發其成熟,接下來把樹突細胞注射回到人體內。經由這樣的程序,此時樹突細胞就認識了癌細胞,會釋出訊息要求T、B細胞攻擊癌細胞。 朱清良博士的研究模式也類似這種理論,不同的是直接以靈芝免疫調節蛋白活化體內的樹突細胞,用來增強DNA癌症疫苗的治療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老鼠接種膀胱癌細胞後,7成有共同注射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與DNA癌症疫苗的病鼠可以活超過90天;沒有注射的病鼠通通活不過30天;而只注射DNA癌症疫苗的病鼠,只有1成存活天數超過90天。由此顯示,修飾或改造樹突細胞,可以調控免疫反應,進而達成治療各種疾病的目的。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