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健保局:乳癌標靶藥 證實療效再給付


【新鮮日本電子報】以經濟、文化、旅遊為主軸,提供讀者全方位的新聞資訊、原汁原味的「大和風情」。 全台唯一的密技電子報-【電腦人PCuSER 網路e週報】以電腦密技為主軸,協助您排除各類疑難雜症!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1/12/20 第340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嬰兒連續高燒 小心「川崎病」作祟
健康小叮嚀/小心腸病毒
嘿咻、運動、外傷…血尿百百種 不一定是癌
藥不亂停/血壓乖乖的 中風少四成
新腹腔鏡手術 3D開刀看得見
健康焦點 健保局:乳癌標靶藥 證實療效再給付
臍帶血 讓罕病童重生
健保資源有限 該救誰 才公平
腸病毒活躍 17班達停課標準
保健優概念 替代療法有效 戒斷20年毒癮
冒汗又胸悶 當心是心肌梗塞
全身麻醉 腦麻女孩不怕看牙
健康主題館/高血壓夜襲 透早揪出來

醫藥新知
 
嬰兒連續高燒 小心「川崎病」作祟
記者張念慈/新竹報導/聯合報
近來天氣變化大,嬰幼兒感冒變多。新竹市一名6個月大嬰兒連續高燒5天,家屬原以為是單純感冒,台大新竹醫院診療後,發現患者得到「川崎病」,若未及早治療恐造成心肌梗塞等病變,呼籲家長留意。

「如果小孩連續發燒3至5天,就要小心是川崎病!」台大新竹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陳蕾如表示,影星約翰屈伏塔的兒子有川崎病史,16歲時突然死亡,川崎病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初期症狀跟感冒很像,尤其近來正是感冒流行季,如果家長未多加留意,易錯失黃金期。

日前一名6個月大嬰兒發高燒,接受感冒治療但卻無效,高燒5天後,家屬心急求助台大新竹醫院。陳蕾如發現,嬰兒眼睛、嘴唇發紅、卡介苗注射處有紅腫情形,判斷非單純感冒,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冠狀動脈有發炎現象,確定診斷為「川崎病」。

陳蕾如立即安排嬰兒住院,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及口服阿斯匹靈,隔天退燒,4天後順利出院。後續心臟超音波追蹤顯示無冠狀動脈病變,目前已恢復健康。

陳蕾如表示,川崎症又稱「黏膜表皮淋巴結症候群」,發生原因不明,也無有效預防方法,但如有「高燒超過5天」、「兩眼充血發紅」、「嘴唇紅裂或舌頭乳突突起變紅」、「手指、腳趾發紅、浮腫,出現脫皮現象」、「皮膚出現紅疹」等症狀就有可能是川崎病。

陳蕾如指出,川崎症確診後,需盡早使用阿斯匹靈及免疫球蛋白,否則恐形成冠狀動脈血管瘤,造成栓塞,產生心肌梗塞等併發症。

 
健康小叮嚀/小心腸病毒
記者劉惠敏採訪整理/聯合報
民眾赴東南亞旅遊要特別注意腸病毒!衛生署表示,雖已入冬,但越南、大陸、香港的腸病毒疫情仍延燒,尤其越南出現腸病毒71型大流行,已有137例死亡,多數為兒童。提醒當地華僑、台商或出國旅客,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正確勤洗手,對幼童更應加強保護。

 
嘿咻、運動、外傷…血尿百百種 不一定是癌
林楷程/高雄長庚家醫科醫師/聯合報
出現血尿,很多人很慌張,擔心「我的腎臟出問題了嗎?」血尿粗分成兩種,一是肉眼就看到尿液深紅的巨觀血尿,另一種是外表看不出,尿液檢查及顯微鏡才看到紅血球的微觀血尿。

臨床上,微觀血尿相當常見,在擔心是不是癌症或腎病前,一定要先知道,泌尿道感染、結石、經血汙染尿液、性行為、劇烈運動及外傷, 都可能造成血尿。

拿到血尿的尿檢報告,若沒有其他異常,如尿中白血球也上升,或蛋白尿等,先不要過份擔心害怕。應先排除可能造成血尿的良性原因,如生理期、先別劇烈運動及暫停性行為後,再重新驗尿一次,若是正常,就能比較放心。

事實上,醫界也不以一次尿中有血就認為是血尿,一個月內,驗到2至3次紅血球反應,才需進一步探查。

若後續追蹤還是出現血尿,該怎麼辦?雖可能是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等泌尿道結石摩擦造成血尿,但需依醫師評估及判斷,安排超音波、泌尿道攝影或電腦斷層等檢查,腫瘤危險因子較多者,還可能需接受膀胱鏡檢查。

泌尿道腫瘤危險因子包括:大於40歲、抽菸、工作中接觸苯或芳香環類化學物質者。膀胱鏡檢查,器械從尿道口伸入,過程可能不舒服,往往對腫瘤風險較高的人才會安排,其他患者可選擇長期追蹤尿檢變化。

目前衛生署提供民眾40歲以上,每3年一次成人健檢,65歲以上,每年一次健檢,很多人有機會接受尿液常規檢查。

一旦出現血尿,應和醫師討論血尿可能成因,配合醫囑,不需過度焦慮,必要時回診接受第二次尿液檢查,別辜負接受健保成人健檢的初衷。

 
藥不亂停/血壓乖乖的 中風少四成
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聯合報
有人以為血壓太高會引起嚴重頭痛、嘔吐、暈眩、視力模糊,事實上,高血壓被形容為健康隱形殺手,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或是只有頭痛、頭昏、肩部僵硬等輕微不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主任留以堅說,中華民國心臟學會2010高血壓治療指引,正常血壓是收縮壓小於120毫米汞柱,且舒張壓小於80毫米汞柱;若血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屬於第一期高血壓;超過160/100毫米汞柱則為第二期高血壓。

多數人白天血壓較高,晚上正常;也有人白天及晚上血壓都偏高,因此,要詳細了解全天血壓狀況,最好在休息30分鐘後,早、晚各量1次血壓,若一周中有3次血壓值超過140/90毫米汞柱,則可能已有高血壓。

病患對長期服降血壓藥的副作用常有疑慮,如懷疑藥物引起頭暈、便秘、咳嗽、疲倦、憂鬱,甚至性及腎功能障礙等,因而自行減藥,甚至寄望不依賴藥品而能控制高血壓,但「光靠調整生活型態,真能讓血壓正常嗎?」

留以堅指出,對剛診斷的高血壓病患,如為第二期高血壓,多建議先服藥控制;若為第一期高血壓,則視病情,或服藥並輔以調整生活型態,觀察3到6個月後,再決定是否需長期服藥。

必須強調的是,服藥目的並非「治好」高血壓,而是控制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研究發現,只要能控制血壓,就能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降低四成左右。

輕微血壓上升,可依靠調整生活型態而恢復正常,如食鹽攝取在每天吃6公克以下,能降低2至8毫米汞柱血壓;體重每降低1公斤,能降低1毫米汞柱血壓。每周5天以上,每次30分鐘運動,也能降低3到7毫米汞柱血壓。

 
新腹腔鏡手術 3D開刀看得見
記者高堂堯/斗六報導/聯合報
腹腔鏡手術大進步,成大斗六分院指出,國內近年採用機械手臂、3D 影像,讓醫師可在病患體外看到立體臟器,操刀更精準、病患康復更快;明後年就能為雲林鄉親提供最新的腹腔鏡手術服務。

成大分院一般外科醫師莊育權指出,採用腹腔鏡手術,傷口較小、較不疼痛,術後恢復較快、可提前下床、出院;以部分肝臟切除為例,傳統手術最多須住院10天,腹腔鏡手術最多只要7 天。

莊育權指出,腹腔鏡手術在病患腹部開出不等數目小開口,1處以內視鏡深入,讓醫師在電腦螢幕看清腹內狀況,再以手動器械進入體內動刀;現在有「達文西」機械人手術系統,內視鏡升級採3D影像,器械由機械手臂代勞,動刀更快、準。

莊育權說,健保未補助,患者自付款需10至20萬,是傳統腹腔鏡手術的10倍,目前只有北部地區有較多病例採用,成大分院希望引進。

 
健康焦點
 
健保局:乳癌標靶藥 證實療效再給付
記者陳惠惠、簡慧珍/連線報導/聯合報
乳癌口服標靶藥物未納健保給付,健保局醫審及藥材組長沈茂庭昨表示,藥廠提出給付申請,臨床醫藥專家會議已多次討論;但廠商所提資料對能延長病人多久壽命,並無明確證據,已請廠商補提資料後再審。

健保局指出,現階段乳癌第一、二線治療藥物都已納入給付。不過,健保局藥事小組委員、和信醫院藥劑科主任陳昭姿認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審核新藥上市時,除了看病人存活率指標,已納入替代指標,如延緩發病進展速度等,評估療效,國內健保藥事小組對療效審議相對較嚴。

陳昭姿指出,癌症已蟬聯國人十大死因廿九年,當癌症病患人數愈來愈多,健保一年五千億元預算,用於癌症病人手術、化療及標靶藥物等治療上,僅占百分之九左右,即每百元只有九元,相較於一年花近三百億元看感冒輕症,應該重新思考健保有限資源配置。

「關懷從四面八方湧來,社會好溫暖」,本報前天披露乳癌單親媽媽朱心薇,因健保不給付二線標靶藥物,她無力自費,無奈選擇間歇停藥,昨天她電話接不完,許多善心人士表達願意幫忙,鼓勵她安心療養、陪伴兩名年幼女兒長大。

抗癌五年的朱心薇說,為了控制病情不要急速惡化,她無法工作又耗盡家產,身心交瘁,兩名女兒「靚靚」、「嵐嵐」是支撐她的最大力量;抗癌路上,母女三人相依為命,常感孤單,感謝聯合報的報導,社會各界愛心聚合像寒冬爐火,溫暖她們的心。

上千名和朱心薇同樣屬於癌腫瘤基因Her2陽性的乳癌婦女,需要二線藥物泰嘉錠抑制癌細胞轉移,藥費每月至少九萬元,健保不給付,多數病人負擔不起。

八年前罹患乳癌的許嘉淇,婚姻破裂,照顧她的母親罹癌去世,加上沒健保給付二線藥物的病友「一個個走了」,讓四十三歲的她非常沮喪,但「不能比爸爸先走」的念頭,重燃她求生意志,最近重返職場工作賺錢買藥。

乳癌病友協會監事藍麗昭說,全民健保是集合眾人力量,幫助最需要的人,她希望健保專家將心比心,給「不想用卻必須用到健保」的病友感受社會溫暖。

 
臍帶血 讓罕病童重生
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聯合報
台中市四歲張姓女童前年發現左腎長一顆逾十公分的惡性神經母細胞癌,且轉移骨頭與骨髓,經輸回自存的臍帶血醫治,恢復造血功能,追蹤未再復發。

張母說,當初存臍帶血是想以防萬一,「沒想到女兒真的用到」。

中國醫大附醫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巫康熙說,張童當初保存近七十公克的臍帶血,經臍帶血銀行分離,濃縮成卅公克的「幹細胞」保存。他查文獻,「自體」治療惡性神經母細胞癌的病例罕見,張童為全球第三例、國內首例。

巫康熙說,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常見癌症第四名,好發於四歲以下幼童,罹患率為百萬分之六到七、死亡率逾五成。張童兩歲四個月時,因為肚子痛、發燒,經轉診到中國醫大附醫,確診是第四期惡性神經母細胞癌。

巫康熙說,傳統上臍帶血的臨床應用,主要治療血液和一些惡性腫瘤,近年來幹細胞研究突飛猛進,臍帶血應用擴及腦中風、腦性麻痺、心肌梗塞、肝臟受損、糖尿病等疾病。

 
健保資源有限 該救誰 才公平
本報記者張耀懋/聯合報
一列煞車失靈的列車,正疾駛撞向軌道盡頭的五名工人,唯一解決辦法是十秒鐘後轉向岔路,但岔路軌道上有另一名工人……。

這故事現在各領域課堂上應用,要學生思辨或論辯「正義」。課堂案例變化多,面對生命,現實社會卻更錯綜複雜。套用在健保、醫療資源有限性的情境就更令人無奈。生命,無法用錢衡量,卻須靠金錢的分配來促成。

一個東南亞國家提升腎臟患者存活率,卻只籌到一半的經費,委託哈佛大學教授研究,那教授算了半天,最後的回答是:給年輕人洗。老人,就聽天由命。現實,很殘酷,他只能做個選擇。

生命天平的兩端永遠不知道該放多少籌碼。換作你我,生命的這一端當然都有如泰山之重。但另一端該放多少籌碼,卻人人都有一把尺。

若是藥到病除的救命藥,即使價格高兩三倍,硬著頭皮也要做。難就難在那些療效尚不明確,卻所費不貲的醫療項目上,交織著病患血淚、家屬期待、業者研發心血和廠商利益。

從罕見疾病者的高價藥,至最近的乳癌口服標靶藥大選前發聲,其實還有許許多多更無力發聲、或未被組織動員的病家,在「效率分配」的法則下,被忽視了。過去所採用的「療效」、「有效性」、「資源耗用程度」也許不是完美的評量,但透過幾個病家的傷心事,也許可讓社會重新思考:社群正義中重新分配的標準。只是資源有限,該救誰呢?

 
腸病毒活躍 17班達停課標準
記者陳秋雲/豐原報導/聯合報
腸病毒好發季節在夏季,但今年入冬後腸病毒還是活躍,目前全市仍有17個班因腸病毒人數達停課標準,今年累積有282班停課。

台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說,疾病管制局監測腸病毒就診率已經達流行期,尤其近1個月腸病毒就診率達到千分之5.47,還在攀升。

疾病管制科長邱惠慈說,主因是幼童遺忘正確洗手步驟,公私立學校教師會在夏季密集宣導洗手觀念,但冬天氣溫降低,小朋友「能不洗手就不洗」,病毒藏在指縫、指甲,病從口入。

 
保健優概念
 
替代療法有效 戒斷20年毒癮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聯合報
目前為安置青少年擔任生活輔導員的劉先生,年輕時因好奇接觸毒品,為了持續使用毒品,他又偷又騙,20多年來多次進出監所,朋友、親人也一個個離他而去。5年前他再次入監服刑,並在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輔導下接受替代療法,總算下定決心,成功戒除纏了他20多年的毒品。

去年劉先生出獄後遠走他鄉,徹底斷除和毒友的聯繫,也在更生團契機構擔任志工,和別人分享自身經驗。

高雄市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主任余沛蓁指出,截至11月止,今年高雄市新增毒品列管個案多達3109人,這些人亟需專業醫療協助,接受美沙冬 (Methadone)或丁基原啡因 (Buprenorphine)等替代療法,才能逐漸戒除毒癮、減少再犯罪率,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作息及社交活動。

高雄市衛生局統計,全高雄市列管毒癮個案有6千多人,其中2115名正在接受替代治療。為了讓成癮者維持更好的生活品質,衛生局爭取編列千萬元經費,明年度起補助初診醫療費600人次及丁基原啡因藥品費200人次,可讓患者在家自行服用,這樣一來就不需每日往返醫院。

衛生署今年6月開始補助丁基原啡因每顆24元,衛生局也爭取編列明年度預算補助每顆130元,有需求者可向全市10家替代療法機構提出申請,並和醫師討論後決定是否採用。

 
冒汗又胸悶 當心是心肌梗塞
記者謝恩得/嘉義報導/聯合報
67歲陳姓老翁早餐後看電視時突然全身冒汗、胸口悶痛,當天下午家人將他送醫,但已休克,急救後救回性命。

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瑞月表示,陳姓老翁1個月前出現不適症狀,是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前兆─心絞痛,很多人會因休息後症狀緩解,誤以為是感冒或過度疲勞。

張瑞月提醒,未來1年心肌再度狹窄的機率高達兩成,陳先生必須戒菸並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預防血栓及心臟藥物保護心臟,持續至門診追蹤,必要時,再作冠狀動脈攝影。

心臟內科主任陳政康指出,急性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不再只是「三高」族群,11月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暴增3倍。

 
全身麻醉 腦麻女孩不怕看牙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聯合報
高醫成立身心障礙牙科為患者實施鎮靜麻醉,20年來有2萬人次身心障礙者受惠,今年6月更為特殊需求者 (身心障礙及高齡者)打造牙科醫療服務示範中心。19日腦麻女孩馮燕婷現身說法,笑咪咪露出一口雪白牙齒。她說,一開始非常恐懼看牙,到高醫看診後才打開心房,現在每半年回診,牙齒白皙又漂亮。

馮燕婷和媽媽住在屏東,15年前首次到高醫就診時滿口爛牙,因牙結石堆積及嚴重蛀牙,必須進行洗牙、牙周病及根管治療。馮燕婷渾身發抖、用盡全身力氣拒上診療椅,後來在醫師黃純德建議下,馮媽媽讓女兒接受全身麻醉治療。療程結束後,馮燕婷每餐後必定刷牙,每半年還會提醒媽媽帶她回診。

高醫口腔衛生學系教授、特殊需求牙科門診醫師黃純德表示,身心障礙者的處境容易被忽視,加上不少患者住處偏遠、經濟困難,日前一位家住六龜的媽媽將植物人兒子送來醫院看牙,單程就花掉6千元費用,若口腔問題惡化,這些患者吞嚥咀嚼能力差,易引發吸入性肺炎,對健康將形成一大威脅。

黃純德指出,過去腦麻、自閉、癲癇、智障等身心障礙者,對於看牙充滿排斥,但其實高齡者也有類似恐懼,他就碰過有老伯伯候診一個小時,緊張得血壓飆到2百多;高齡化社會來臨,口腔健康將是高齡者照護很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全國四大示範中心中,僅高醫可提供輕度的鎮靜麻醉,對患者風險較低。

 
健康主題館/高血壓夜襲 透早揪出來
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聯合報
調查顯示,國人在深夜11時至清晨6時,血壓較容易升高。醫師呼籲,監控血壓,最好在清晨起床時測量,比較能掌握突發狀況。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2007年公布「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年過20歲者,對高血壓自知率只有六成三,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壓多少。一般人以為胖子才會高血壓,但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說,東方人體型普遍較西方人瘦,成人高血壓率行率卻一樣是二成五到三成,且東方人中風率高於西方人,在相同血壓狀態下,東方人中風發生率是西方人兩倍。

東方人中風率高,原因之一,王宗道推測,或許東方人體型瘦,血管較薄,一旦血壓上升,血管易破裂而腦中風;但比較確定的原因是,台灣患者的血壓常在夜裡到清晨時上升,失去監測和就醫先機。

有些健檢時,發現血壓偏高,經醫師建議,持續追蹤血壓,經過調整飲食、運動來改善;但去醫院量血壓,卻發現血壓仍偏高,出現所謂的「白袍恐懼症」,看到醫護人員,情緒就緊張,血壓自然上升。

因此,台灣高血壓學會推廣「722」(請量量)口訣,建議病人在家量血壓,在就醫前1周,測量7天,早、晚各1次,每次量2遍,早上量,就是起床後、吃藥前這段時間;晚上量,是在就寢前。醫師會以病人在家量的血壓數值為主,到醫院所量的血壓為輔,評估病況控制程度。

一般來說,在家量的血壓,會比就醫來得低。一般血壓正常值,收縮壓應在120、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下;收縮壓超過140、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即患有高血壓。但在家起床時量的血壓,如超過135/85毫米汞柱,就有可能為高血壓,請依病人狀況,由醫師評估個人的理想血壓值。

高血壓八要

1.定期檢查血壓,學會在家量血壓

2.遵照醫囑吃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

3.烹調放鹽,較原來少一半

4.少吃肝、豬油等高脂肪食物,可適量吃瘦肉、豆腐等

5.不要吃太飽

6.禁菸酒、防便秘

7.維持體重正常,適量運動,如伸展操、散步等,1周至少3次

8.維持輕鬆心情,凡事不急不躁,心平氣和

量高血壓722口訣

7:連續7天量測

2:早晚各量1次

2:每次量2遍

註:將7天所量數值

註:交給醫師評估

資料來源/台灣高血壓學會

 
巧護肌膚,不當乾美眉
冬季皮膚的角質層會較平時來得乾燥、脆弱,一不小心,惱人的冬季癢與凍瘡就找上門。告訴你如何預防與保養,讓自己內外都散發出美麗光澤。

小資男女拼百萬
偶像劇帶起風潮,上班族間掀起「小資」話題熱。只要用對方法,收入不多的小資男女,也可升官加薪、存錢買房,實現人生夢想。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