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吃胃藥眼斜手抖 像得帕金森症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3/04/17 第373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心房顫動 中風風險高5成
吃胃藥眼斜手抖 像得帕金森症
健康焦點 提升免疫力 按穴道防感冒
嬰兒玫瑰疹幾天就消 爸媽別怕
假日運動員 周一腰痠背痛
保健優概念 拖地、抱小孩… 勞動也是運動

醫藥新知
 
心房顫動 中風風險高5成
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聯合報
70歲的王奶奶是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某天下午突然感到右腳刺痛,不到數小時後半條腿已呈藍紫色,送到急診確診為腿部血管栓塞,也就是俗稱的腿中風。

羅東聖母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曾元登表示,台灣約有20萬人有心房顫動的問題,心房顫動容易形成血栓,中風風險更是比一般人高出五成,台灣每年約有6萬人中風,其中就有9千多人有心房顫動。

曾元登說,心房顫動發生時,心房喪失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留滯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可隨著血液至全身各處,導致腦中風或是肢體動脈栓塞。

高血壓是心房顫動主要成因之一,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說,高血壓患者罹患心房顫動的風險較一般人高1.42倍,且女性的高血壓患者心房顫動比例較男性高,不但中風率高5倍,死亡率更高出2.5倍 。

除了高血壓外,年齡超過65歲、高膽固醇、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酗酒及心室肥大都是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曾元登表示,年輕患者若將危險因子控制良好,並及早接受治療,心房顫動可有痊癒的機會,但年長的患者則需持續以藥物控制,但若不加以控制這些危險因子,心房顫動狀況恐惡化。

曾元登說,心房顫動會出現心悸、頭暈、胸悶等症狀,但常與低血糖、貧血、糖尿病混淆,因此不容易發現,建議慢性病患可趁回診時,請醫師幫忙進行心房顫動的篩檢,例如以聽診器測量心跳、量脈搏等。

王宗道表示,民眾早晚量血壓時,也要順便測量脈搏,用一隻手的食指加中指,扣在另一隻手的手腕內側,若脈搏的節律不規則,或是一分鐘脈搏超過100下、低於60下,就應就醫檢查。

 
吃胃藥眼斜手抖 像得帕金森症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聯合報
醫師指出,民眾普遍「吃胃藥當保養」,但體質特異者吃了,可能出現類似急性帕金森氏症的症狀,應謹慎服用。

案例一,卅多歲的小楊應酬腸胃不適,請醫師開胃藥回家服用,隔天雙眼竟無法自由轉動,只能朝向一邊看,嚇得趕緊掛急診。案例二,小一生偉偉感冒上吐下瀉,吃了止吐劑後,脖子也突然歪一邊回不來。

高雄市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志祥說,部分胃藥含有metoclopramide(美托拉麥)成分,可抑制中樞神經達到止吐效果,但極少數人因體質特異,可能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例如急性肌肉張力失調症狀,也可能兩側手腳同時顫抖,症狀表現類似急性帕金森氏症。

高雄市大同醫院藥劑科組長王雅玲表示,根據國際臨床藥學資料庫MICROMEDEX最新通報,含有metoclopramide成分的止吐劑,臨床上有1%會發生焦躁、肌肉緊繃、手指震顫、頸和臉部攣縮等「椎體外症候群」。

她說若直接注射達一定藥量,發生率拉高到2~3%,「比例不算低」,12歲以下和女性,發生不良反應率可能高於這個數字。

陳志祥說,由於年輕患者並非帕金森氏症高危險群,診斷時很快可釐清是藥物引發,若是慢性疾病或中風過的中老年人,長期服用心血管疾病等藥物,搭配含有metoclopramide的胃藥,口服數周至數個月,就可能短暫出現類帕金森氏症症狀,診斷時須釐清腦部結構或血管是否病變。

他強調典型帕金森氏症的症狀為單側肢體持續顫抖,藥物引發症狀則是兩側姿勢性顫抖;若是因服用胃藥發生頭歪、眼斜等肌肉張力失調,除要求患者立即停藥,也會施打抗膽鹼或抗組織胺治療劑緩解。

 
健康焦點
 
提升免疫力 按穴道防感冒
記者游仁汶/基隆報導/聯合報
近來適逢季節變換,日夜溫差明顯,不少人罹患感冒。署立基隆醫院中醫師張淑媚建議民眾,要增加身體抵抗力,可從調整作息、充足睡眠著手,搭配按摩「足三里」等穴位,提高免疫力。

署立基隆醫院中醫科主任張淑媚指出,要增進抵抗力,首重照顧肺臟、脾臟與腎臟。傳統上民眾多會以吃中藥或藥膳食補等方式,來養生或改善體質,像是熬煮黃耆、當歸、紅棗和枸杞而成的「安脾湯」。

她說,黃耆雖補氣,但性甘溫,就比較不適合體質燥熱的人。由於每個人體質偏寒、偏熱都有所不同,不是光依照口耳相傳的藥方或食材進補就能改善,得要針對個人體質才有效。

張淑媚說,最根本還是要從調整作息、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以及睡眠充足做起。尤其中醫自古傳下「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的觀念,因此保持心情愉快、適度紓解壓力也很重要。

張淑媚建議民眾平時在家,可利用看電視等空檔,按壓外側膝蓋下方約4指寬的「足三里穴」、食指和拇指之間俗稱虎口的「合谷穴」,及腳踝內側往上約4指寬的「三陰交穴」。每天只要抽空按壓10到15分鐘,長期下來便可促進身體機能。

張淑媚說,建議民眾若想服用中藥調理身體,不要自行依照藥方或偏方抓藥來吃,最好看醫生,遵循醫師針對個人體質及症狀開立的藥方服藥,並調整生活作息,才能收到效果。

 
嬰兒玫瑰疹幾天就消 爸媽別怕
記者范榮達/整理/聯合報
病例:徐姓婦女日前半夜帶著8個月大的女兒到醫院急診,女嬰身上長滿皮膚疹,醫師診斷是嬰兒玫瑰疹,請媽媽放心,沒有特別處理疹子,回家過了3天,嬰兒身上的玫瑰疹逐漸消失。

署立苗栗醫院小兒科醫師林彥雄:經常在半夜碰到焦急的爸媽帶著全身長滿嬰兒玫瑰疹的孩子急診,其實玫瑰疹雖看起來會讓人嚇一大跳,但不用太過擔心。

嬰兒玫瑰疹因疹子的形狀得名,是小兒科常見疾病,經由第六型、第七型的人類疱疹病毒感染,人體對於同一種病毒產生的抗體有終生免疫力,但第六型、第七型雖生物學特性十分類似,卻不一定可以交叉免疫力,因此部分嬰兒會出現兩次嬰兒玫瑰疹。

第六型、第七型疱疹病毒感染後,病毒會終身潛伏,因病毒存在自然環境,大部分都會在兒童時期傳染,因此不會再得玫瑰疹,不過,潛伏病毒透過親子的親密接觸,經由口水等途徑傳染給嬰兒。

嬰兒玫瑰疹好發在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尤其是6到18個月大的幼兒,剛開始會出現攝氏39度以上的高燒、伴隨不明顯的呼吸道症狀與腹瀉,發燒持續2天到5天。

很多父母親發現嬰幼兒發燒時就會就醫,如果沒有流行性感冒、尿道感染等引起的發燒症狀,嬰兒玫瑰疹的成分居高,通常先給予退燒劑,減少發燒引起的不適感。

嬰兒玫瑰疹的病程,退燒後,臉部與軀幹出現紅斑或稍微鼓起的丘疹,四肢疹子較少,這是身體產生抗體的反應,疹子通常不會癢,小粒、密集、微凸,呈現大片塊狀,與蕁麻疹不同,蕁麻疹會癢,疹子是較立體的膨疹。

玫瑰疹不必特別處理,幾天內就會逐漸消退,父母不用過於憂心,只要多注意嬰幼兒的體溫及身體狀況,但嬰幼兒發燒或是起紅疹,最好到醫院求診確認,以免誤判延誤病情。

 
假日運動員 周一腰痠背痛
記者黃文彥專題報導/聯合報

一名年約40歲的金融業上班族,平常忙於工作無暇運動,最近她想利用假日騎單車健身,但隔日上班總是腰痠背痛,就醫多次始終沒有改善,最後才發覺是運動過量惹禍。

這種平常不運動的「假日運動員」,隨著運動風氣推廣,有愈來愈多的趨勢,但是假日運動員卻容易犯下過度運動的錯誤。

書田診所最近就收治多名運動傷害病患,這些病患大部分都是40多歲、事業有成的白領階級;他們共同的特徵就是平日坐在電腦前辦公,到了周末就想利用假日,一次把單周的運動量補足。

書田診所物理治療中心組長蔡佩玲表示,雖然愈來愈多人知道運動的重要,但因為平常沒空運動,只好在周末卯起來活動身體,結果往往不小心造成運動傷害;她說,這些病患在周末運動完後,多半會有腰痛、肩痛、背痛的周一症候群。

不僅白領階級,一般民眾也常會在大量運動後,隔天全身肌肉痠痛,事實上這已是運動傷害的警訊。蔡佩玲說,並非激烈運動才算運動,其實增加每日身體活動量也可以有運動效果。

「身體活動量是可以累積的。」蔡佩玲表示,國民健康局建議每周要累積150分鐘以上的中等身體活動,其實可以將150分鐘分散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少搭電梯多走樓梯,甚至拖地、抱小孩都可以是一種運動。

「只在假日運動,其實心理效果大於實際效果。」台北馬偕醫院物理治療技術主任歐育志表示,運動的重點在於持續,每周固定從事2到3次40分鐘以上的運動,才能增加心肺功能與肌力。

歐育志說,建議假日運動員循序漸進,不要過量運動,運動前要記得暖身,降低周一腰痠背痛的機會;他說,如果隔天上班不幸肌肉痠痛,可以試著泡溫水澡來舒緩肌肉,但最重要的還是讓運動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避免只當假日運動員。

 
保健優概念
 
拖地、抱小孩… 勞動也是運動
記者黃文彥專題報導/聯合報
蘇格蘭人冬天時會在結冰的濕地上玩推石球的遊戲,現在這種遊戲已成為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這種名為「冰壺」(curling)的運動,由四名選手拿著刷子不斷擦拭地面,讓冰壺滑行到指定定點。

只是拿著刷子不斷擦拭地面,冰壺運動員的動作簡直跟拖地沒什麼兩樣,很難想像這種類似拖地的行為,竟然是奧運項目之一,甚至還有現場實況轉播。

或許,這項運動傳達給民眾的訊息是,身體活動其實也是運動的一種;運動,不一定得像籃球員一樣,為爭搶一顆球拚得你死我活,也不需要像短跑選手一樣,計較0.01秒的差距。

「增加每日的身體活動量,就是一種運動。」書田診所物理治療中心組長蔡佩玲表示,身體活動是指任何形式的身體移動,活動量愈高,能量消耗愈多。在這種概念下,掃地、拖地等家事勞務,也可以達到運動效果。

就連「抱小孩」,從物理學角度,也是一種「作功」,是一種給與位能的行為。衛生署國健局社區健康組長陳延芳表示,拖地、掃地、抱小孩這些日常活動,都是生活化運動的一部分,符合「快樂動」的精神。

但要讓日常活動與運動具有相同效果,每周至少要累積15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或75分鐘以上費力身體活動;陳延芳說,所謂中度身體活動,是指持續10分鐘以上還能對話,但無法唱歌,從事這類活動會讓人有點累,也會流一些汗。

其實這是「分期付款」的概念,不是單次持續活動150分鐘,而是培養身體活動的習慣,每次持續10分鐘以上,分次達成運動效果。蔡佩玲說,拖地、買菜提重物,只要做到微喘仍可說話,其實都算「有運動到」。

下次拖地時,或許可以想像自己是一位冰壺選手,暫時忘記做家事的煩悶,達到生活化運動的樂趣。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