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義築志工李承翰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e研快樂日語初級報】提供日文初學者實用生活日語,以及東京旅遊資訊,體驗日本文化並將所學用於生活中。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8/26 第637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講義人物 義築志工李承翰
世界講義 騎單車,跨禁忌
 
講義人物

義築志工李承翰
文•採訪/黃瀚瑩
(照片/李承翰提供)
「阿嬤,請相信我,讓我幫你修房子。」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李承翰,在一間「土角厝」前努力說服一位老太太。若再不整修,這破舊的房子隨時可能傾倒,但九十三高齡的獨居阿嬤,卻不信任眼前的年輕孩子……為了阿嬤的安全,李承翰一次次的登門拜訪,好不容易才讓阿嬤點頭。兩個月後,「土角厝」煥然一新,阿嬤除了感謝,也已將李承翰視為自己的孫子,對他說:「這也是你的家,以後要常回來。」這件善舉,讓李承翰在畢業典禮上,獲頒「創辦人獎」。

李承翰說,高中時在偶然的機會下,接觸了幾本建築書籍,因此產生興趣,決定以此為志向。進入淡江建築系,他才發現壓力比想像中更大,不但時常為了作品熬夜,辛苦成果也未必能獲得老師好評,成績一度吊車尾,讓他相當挫折。但對建築的熱愛,讓他逐漸抓到要領,也利用課餘時間「義築」,曾加入「寶島行善團」、到臺東達魯瑪克部落幫忙蓋母語會所,寒暑假還自掏腰包,飛到柬埔寨,替弱勢孩子蓋教室。「在過程中,我體會到施工的樂趣,更喜歡與當地民眾互動的感覺,」李承翰接受講義採訪時表示。

在課業、義築的忙碌中,李承翰的大學生活也逐漸接近尾聲。畢業前,所有建築系學生都必須交出一件作品,同學們都很有創意,有人設計數位時代教堂,有人設計未來的國小,有人想設計地下街……但李承翰卻認為,光是畫圖、做模型,「紙上談兵」似乎少了什麼。義築經驗提醒了他:為什麼不利用畢業作品來幫助別人?

只是,該幫誰?又該怎麼幫?李承翰突發奇想,騎著摩托車到處亂逛,希望能因此找到需要幫助的人,結果無功而返。於是,他聯繫華山基金會,在社工帶領下,來到三芝陳阿嬤的家。九十三歲的陳阿嬤住的「土角厝」屋齡已超過百年,屋頂破洞漏水,室內採光不佳,地板高低不平,老舊的大門,早已無力抵擋冷冽的東北季風。最危險的是,屋�唯一的梁柱已裂出一條大縫,還有白蟻啃食,天花板隨時會倒塌。雖然知道房子岌岌可危,但阿嬤少與兒女聯絡,每月只靠微薄的老人津貼過活,根本無力修繕。李承翰說,第一次見面,阿嬤爽快地答應整修,第二次見面,阿嬤卻反悔了。阿嬤擔心的是:你不過是一個「小朋友」,會不會把房子搞得一塌糊塗?你會不會跟我要錢?阿嬤甚至喪氣地說,自己「來日無多」,再修房子,又有什麼意義?李承翰不死心,陸續拜訪阿嬤多次,請出社工幫忙勸說,連李媽媽也曾登門向阿嬤「掛保證」,阿嬤才終於答應。

但修房子需要一筆不小的經費,遠超出大學生能力範圍。起初,李承翰向政府機關尋求協助,卻始終得不到回應,將企畫書寄到各企業基金會,也都石沈大海。若找不到錢,這項計畫註定要終止,但想起與阿嬤的約定,李承翰說什麼也不能放棄。他試著將阿嬤的故事放上網路募款,竟成功募集到新臺幣七萬元,「不少同學、學弟妹主動捐款給我,網路上的陌生人更讓我感動,他們不但願意信任我,還有人主動表示想來當志工。」另一個讓他感謝的,是建築系王俊雄教授,「王老師說要幫我籌款,不久後給了我新臺幣十萬元,」李承翰說,「後來我才知道,那些錢是王老師自掏腰包。」

為了節省經費,李承翰凡事親力親為,自己找便宜的建材,自己施工,長達兩個月的工期,李承翰幾乎天天到阿嬤家報到,風雨無阻。其他參與的志工,有些是李承翰的學弟、學妹,還有朋友、朋友的朋友,甚至網路上原本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大家因為阿嬤的房子聚在一起,一同想點子、一同工作、一同吃飯……我很喜歡那種『志同道合』的感覺。」李承翰的細心與體貼,可以從小細節看出端倪,他在阿嬤門前做了一張木椅:「阿嬤喜歡跟鄰居聊天,有了這張椅子,就有地方坐了。」他也考慮到,阿嬤可以在哪�曬衣服、地板如何設計才不容易跌倒……在與阿嬤溝通設計圖時,李承翰也發現阿嬤深埋內心的祕密:「阿嬤堅持屋中有一塊區域要保持原樣,不能更動。她本來不肯說原因,後來我才知道,那是過世多年的阿公的房間。」

整修完成,阿嬤終於能「住得安全」,更與李承翰建立起深厚的情誼。不料,此事經媒體披露,竟有記者沒有徵詢同意,也沒有事先聯絡,就直接跑到阿嬤家採訪拍攝,對阿嬤造成不小困擾。畫面曝光後,原本就與阿嬤關係緊張的兒子,還跑回去罵阿嬤,認為很「丟臉」。李承翰知道後特地去向阿嬤道歉,阿嬤雖然不怪他,但他仍過意不去。他說,這次經驗讓他知道,以後幫助別人要更謹慎,以免在無意中傷害了對方。

明年,李承翰即將到國外念建築研究所,他的目標是透過學習強化能力,回到臺灣後要繼續在義築崗位上努力,用專業成就別人的幸福。


世界講義

騎單車,跨禁忌
文/Jed Lipinski;節譯/呂玉嬋
今年四月,自行車手香儂•賈爾平帶了為數眾多的單車配備前往阿富汗,捐贈給阿富汗國家自行車隊(照片/紐約時報提供)
三十八歲的香儂•賈爾平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曾是運動健身教練。近年來,騎越野登山車是她最熱愛的活動。在二○○八年,她首度踏上封閉而神祕的阿富汗,騎單車穿越數百里路的山谷小徑,成了第一個在阿富汗境內騎單車的女子。

在阿富汗,女子騎單車是一大禁忌,被視為「不道德」,甚至「淫亂」的活動。跟其他「觸犯文化」的行為相比,女子騎單車的「罪狀」比開車嚴重,比逃家或被目睹與非親屬關係男人同行輕微。

因此,當賈爾平第十一次(二○一二年)前往阿富汗時,對於駱駝車隊、棄置的蘇聯坦克車與掃除地雷的軍人等畫面早已見怪不怪,卻未見過騎單車的阿富汗女子,即使在國家最開放文明的地區。

其實阿富汗女子不但騎單車,而且還組成了一支國家女子車隊。她們身穿長袖衣褲,將頭巾塞在安全帽下,天亮之前,在國家男子車隊的教練陪同下,騎著舊式公路車,於高速公路上練習。

當賈爾平從一位熱愛單車活動的咖啡師傅口中得知這個消息,她又驚又喜,馬上決定替這群勇敢的女子盡一份心力。

賈爾平十七歲時,曾遭受暴力侵犯,為人母之後,期許自己能給女兒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於是將過去的創傷化為力量,在二○○六年成立非營利組織「Mountain 2 Mountain」,以打破性別障礙為宗旨,致力協助紛爭地帶的婦女。從第一次前往阿富汗至今,她已經替當地女子做了不少事,包括蓋了一間海洛英戒斷中心、資助女子學校設立電腦教室……等。

在二○一三年四月,她找了包括捷安特等幾家知名運動廠牌贊助合作,帶了超過四十個行李袋的單車設備,像是工具、椅墊、鞋子、安全帽與大約兩百件運動衫,捐贈給阿富汗國家自行車隊。

除此之外,賈爾平還帶了攝影師、作家、電影工作者等人前往阿富汗,為這支獨特的女子自行車隊拍攝紀錄短片。雖然屢屢受到死亡威脅,許多車隊隊員依舊興致勃勃,願意公開談論騎單車與車隊的種種。賈爾平指出,阿富汗女子不顧社會禁忌騎單車,這種行為與冒著生命危險堅持上學或競選國會議員的阿富汗女子無異,她們明白打破禁忌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讓其他女子見到她們騎單車。

目前阿富汗有四十五名領有許可證的女子自行車手,其中幾位參加了二○一三年三月在新德里舉辦的亞洲單車錦標賽,有四位沒有順利抵達終點,不過她們能夠從起跑線開始出發,對她們本身、對阿富汗的女權,已經算是一種勝利了。

賈爾平表示,這支車隊還需要聘請專業教練指導,也亟需出國比賽的經費,她會繼續募款協助她們,不僅讓阿富汗其他女子看見她們騎單車的帥氣身影,也要讓世人知道她們無畏的心。


訊息公告

從小培養孩子分享觀
諮商心理師表示,分享觀是可以從小建立的。教導孩子擁有知足、能捨的概念,同時讓他知道自己有能力可將感受到的、實際獲得的事物與他人分享,或是帶給人快樂的感覺。

樂活一夏 訂【風潮MuziU音樂生活報】抽好禮
像朋友一樣無時無刻的陪伴左右,【風潮MuziU音樂生活報】分享音樂背後的精彩故事,現在訂報有機會獲得數位專輯、音樂下載折價券或精選好書等好禮!

Copyright ©2007 講義雜誌.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