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連續31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每5分48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統計發現,七成八的癌患在化療後會有惡心、嘔吐症狀,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有二成四病人因此想放棄治療。 罹患乳癌第二期的許小姐,第一次化療後,每天出現5、6次嚴重的惡心、嘔吐,有時吐到癱軟在馬桶旁,連續3、4天,讓她情緒低落、食欲不振,3天只大約吃了2顆蘋果,缺乏營養,體力不支。 許小姐說,化療造成惡心、嘔吐,加上身體虛弱,她只好向公司請假,事後與其他病友談起化療副作用,有人輕鬆以對,有人則說,「每到排定化療時間,還沒踏進診間就開始反胃」,也有人說寧願放棄治療,也不願嚴重嘔吐而必須忍受「掏心掏肺」的痛苦。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該會曾針對284名癌患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患者化療最常見的三種副作用,分別是疲憊感、惡心及嘔吐、落髮。進一步分析,癌患因化療而有惡心嘔吐的比率,高達七成八,女性(83%)又高於男性(70%)。 賴基銘說,化療後的惡心嘔吐,的確造成癌患生理和心理負擔,七成三的病患因此影響食欲,六成六的病患因食量減少或無法進食,可能營養失調或缺乏體力度過化療。 調查也發現,化療後的惡心、嘔吐,也嚴重衝擊病患心理,58%的癌患因此心情低落,甚至有24%受訪者曾有意放棄治療。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宗傑表示,在傳統觀念中,確實許多人對化療存有負面觀感,例如會嚴重嘔吐、食不下嚥、情緒低落等,部分病患一聽到化療,不是退避三舍,就是寧願選擇偏方,以致延誤病情。 不過,邱宗傑強調,「每名病友對化療的反應都不一樣!」並非所有化療都會造成惡心嘔吐,因癌症藥物、劑量、濃度不同,個人副作用反應、強度也都不同,某甲會嘔吐,也許某乙不會發生,千萬不要未化療就自己嚇自己。 賴基銘也說,調查發現,四成四的癌友未向醫師反應惡心嘔吐,也有六成三認為副作用無法避免;事實上,如果能在第1次化療前針對可能發生的惡心嘔吐,給予預防性投藥,或藉由病友團體互相扶持,就能使治療的副作用減到最輕,度過化療艱困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