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自己是文科、教中文的,但我知道運算能力對孩子將來的數理學習很重要。如果可以從小就訓練孩子敏銳的計算能力,那麼等到了上數學課時,我的孩子就不會像大部分孩子那樣害怕數字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來教孩子算數字,可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有條理的處事能力。 ★數手指、算饅頭,來學數學 當孩子開始能數數時,可以先教孩子數自己的手指頭,而且變換數目,讓孩子說出正確的數目。一旦孩子能把數字和手指頭數對起來,就等於明白抽象數字和實物數量的對應關係。明白了這對應關係,就可以開始教孩子簡單的算術了。 例如在吃飯時,可以讓孩子試著分配食物,請孩子給爸爸一個饅頭,再問孩子一共是幾個饅頭。又或是爸爸吃了兩個,媽媽吃了一個,會剩下幾個饅頭等等這類問題。等孩子這些簡單的都會算了,再教他做更多數字的加減。等到孩子更大一點時,就可以帶孩子一起出門買菜、買東西,然後讓孩子來計算數量和金錢,這對孩子來說是很有成就感的。 教孩子運算要先學加減再學乘除,千萬不要在孩子不理解的情況下進行困難的計算。也不要過早要求孩子背九九乘法表,不要過早教孩子上學後才會學到的直橫式計算。因為在孩子大腦沒完全發育成熟前,學習抽象的數字概念對孩子來說仍有理解上的困難,太多的計算只會讓孩子越算越糊塗。比如加法和減法對孩子來說還算簡單,但若馬上要孩子算乘除法,就會讓孩子搞不清楚,不但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也影響他對基礎運算的思維。 總之,數字運算是一種理性又充滿邏輯的學習,必須循序漸進的教。唯有掌握了簡單的運算,才能學習更高一級的計算,孩子才會在快樂中學習,在生活裡實踐;千萬不能操之過急,讓孩子覺得困難而產生排斥或退縮,效果就適得其反了。 ★從數字觀念到金錢觀念 俗話說「熟能生巧」,經常讓孩子計算生活中的一些數目字,就能提高孩子的運算能力。能力提高了,孩子對這類數字的運算就會有興趣,就能為以後的數理打下基礎。 訓練孩子的數字運算能力,不只是要培養他的邏輯思考能力,同時也是要培養孩子金錢管理的能力。平常除了讓孩子懂得一般生活常識外,也要讓孩子對生活開銷的相關事務有一些參與,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員而擁有責任感。不要小看這些能力,它對孩子性格和品德的培養,有不可小覷的作用。 我女兒小時候常和我們一起去商店買東西,小孩子總希望買一些好看漂亮的東西。但這時候我們會告訴她這些東西很貴,我們目前賺的錢還不夠;如果買了這些,就沒有錢買食物吃,就要餓肚子了。對孩子來說,餓肚子是可以有具體感受的概念,可以讓孩子明白這是不對的。等到她有正確的數字概念時,我們就會把東西的價格告訴她,然後教她和我們一起計算生活上的開銷。例如爸爸媽媽每個月有多少薪水?吃飯穿衣要用掉多少?其他開銷又用了多少?雖然孩子不一定能完全聽懂,但她至少有收入和支出相對關係的基本概念,就知道買東西要考慮錢夠不夠的問題。 有一次我抱著女兒走到一個賣樂器的櫃檯前,老闆正在彈電子琴招攬顧客。女兒看了電子琴很喜歡,就說她也想要買一個。我告訴她電子琴很貴,就算我們全家一整年不吃飯也買不起。懂事的女兒這時就委屈的點了點頭,然後可憐兮兮的說:「那我摸一摸就好。」所以,當我看到有些孩子會耍賴地在地上打滾,吵著要父母買他想要的玩具時,我就會想:「這又是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沒有從小教育孩子管理金錢的觀念,才會造成這種固執自私的性格。 我們會利用吃飯的時間和女兒一起計算餐桌上的東西數量,像是饅頭、筷子、碗盤等,只要是日常生活中可以計算的,我們都會隨時引導她算算看,等到她對計算有了興趣,對數字有更多的概念時,就算我們沒有問她,她只要看到東西,也會習慣性的數這算那的,像是「這裡有幾隻羊?有多少條腿?車上有多少人?一籃蘋果有多少斤重?」這些都是她感興趣的事情,甚至每天都要讓我給她出點算術的難題。 生活中到處都有東西需要計算,從小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和數字概念,不僅能培養孩子的邏輯和抽象思維能力,同時也培養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還能培養某些性格。提醒爸媽,孩子的性格好不好,往往都是從對待生活小事的態度看起。邀請孩子一起參與生活中的這些數字計算,有時也是挺好玩的一種教育方法呢! ~以上資料摘自《培育資優生女兒》史生榮◎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