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哥雙手麻痺已經超過半年餘了,症狀時好時壞,如果工作繁多且重時就會出現手麻的現象,雖然仍能應付,但始終困擾著他。這陣子因為同事阿亮臨時請假,讓凡哥的工作一下子爆量,手麻、脖子痛的症狀變得更加嚴重,聽鄰居介紹,住家附近的小診所有幫人做類似拉脖子的頸椎牽引復健,他沒多想就掛號了,診所醫師建議凡哥同時也要做整脊才行,孰料,治療三天後,出現類似中風的症狀! 頸椎牽引(就是俗稱的「拉脖子」)是治療頸椎椎間盤突出很常用的方式,透過牽引可以增大神經孔的間隙,減少神經壓迫並回復血液循環等效果。凃富籌從復健科的角度來看凡哥的例子,他認為應該是個案剛好有血管方面的異常,才比較會出現這種現象;又或者是因為診所醫師沒有事先考慮凡哥的體重,拉脖子力道不恰當所導致。頸椎牽引是治療頸椎疾病很普遍的復健方法,可能是凡哥的血管壁已經有點裂開,或者是有角度上的拉扯所造成的斷裂或剝落,但通常在醫院做這類復健時,會先做評估,且力量都不致於太大,只要在範圍內都很安全。 通常在接受頸椎牽引之前,如果有必要都會先照X光確認患者有沒有骨折、脫臼、類風濕關節炎及腫瘤等問題,因此,趙書屏建議在做頸椎牽引之前,一定要先確定自己的脊椎沒有問題後再進行,且最好到大醫院進行才有保障。而一旦在牽引過後出現走路不穩、下肢無力,需要張開雙腳才能走路時,最好盡快安排進一步的檢查,以確認是否有脊髓壓迫。 「誰都不曉得自己是不是高危險群。」專長腦中風及神經損傷治療的台北醫學大學許重義校長曾在媒體前坦言,目前醫學仍無法完全解開血管為什麼會變得脆弱的原因,而且似乎與年齡無關,即使沒有心血管相關疾病,也有可能出現腦中風的危險。因此,更要善待自己的頸部,雖然按摩是放鬆身心的好方法,但一定要避開危險地帶、且力道要適中,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享受,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