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國10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為排名第三的致死原因,僅次於癌症及心血管疾病。 對於腦血管疾病,平時對危險因子的了解與防治,可降低中風機率,遠比中風發生後尋求「通血路」,來得重要切實。 腦中風指腦血管病變進而造成急性神經缺損,因位置及範圍不同,臨床表現不同,常見症狀包含肢體無力、感覺異常、意識障礙、複視、頭暈、聽力喪失、口齒不清及吞嚥困難。依據「辛辛那提中風指標」,若微笑時兩頰活動不對稱、手部無力平舉或口齒不清,應及早治療。 腦中風可簡單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兩大類,梗塞性中風主要因為腦血管狹窄或血塊阻塞,造成腦組織無法獲得足夠血流,因而造成神經功能缺損。出血性中風則是血管無法承受高血壓而破裂,進而影響腦組織正常功能。 梗塞性中風的治療,在明確發病3小時內到院的少數病患,經神經科醫師評估後,可使用血栓溶解劑減少梗塞範圍;多數病人主要還是接受抗血小板藥物或抗凝血劑治療。 但藥物治療只是降低再次梗塞機率,更重要的是積極控制相關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臟病、抽菸等。出血性中風大多是高血壓所致,積極控制血壓可減少再次中風機率。 (系列十之九) 癌症及健康論壇 聯合報與高雄長庚醫院攜手合辦「癌症及健康論壇」,8月8日舉辦肝癌、頭頸癌與大腸癌論壇、8月9日為泌尿膀胱癌、女性健康與婦癌、三高論壇,共6場主題、18位名醫演講,活動全程免費,因反應熱烈,報名截止延至8月7日。 洽詢: ●聯合報 電話:02-8692-5588轉2750、2751、2752 E-mail:hugo7058@hotmail.com李小姐 ●高雄長庚 網路:http://ppt.cc/iEt9 電話:07-731-7123轉3088鄭紀媛社工員 傳真:07-732-2543 E-mail:sj0726@cgmh.org.tw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