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淹水後 居家消毒防病媒


想與全世界競爭,孩子該培養哪些能力?父母又該如何協助?更多精彩內容詳見【下一代國際力】! 【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2/06/14 第352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冷氣愈強 睡眠品質愈好,真的嗎?
暴雨為害 當心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健康主題館/地基沒打好 植牙遇土石流
抽菸、喝酒… 骨鬆也找男人
健康焦點 虧損多年 成大醫院中醫部停業
健康你我他/滿意中年生活 為老年積極準備
保健優概念 手腳泡汙水 紅腫發炎快就醫
淹水後 居家消毒防病媒
世衛:柴油廢氣會致癌 似二手菸
機車族口罩自保 別跟在公車、卡車屁股

醫藥新知
 
冷氣愈強 睡眠品質愈好,真的嗎?
整理記者張嘉芳/聯合報
正解:錯。當環境溫度低於攝氏23度,人體會自動調節體溫,肌肉無法完全放鬆,需透過身體活動產生熱能,反而不易進入深睡期,睡眠品質受影響。

身體對溫度耐受力因人而異,溫度突然下降,確實較容易有睡意。建議睡前不妨洗個熱水澡,體溫從高溫逐漸下降,有助睡眠。

諮詢: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林嘉謨

 
暴雨為害 當心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林子堯/衛生署桃園療養院精神科醫/聯合報
莫拉克風災讓人餘悸猶存,公視拍攝的「那年,雨不停國」,即描述災難後民眾的傷痛與心路歷程。台灣近日飽受暴雨之害,各地人員傷亡、淹水、土石流及地基坍陷等消息不斷傳出,令人擔心有人因此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災難過後,不論地震、海嘯、火災、水災、戰爭,或目睹他人遭受嚴重創傷,如死亡、強暴、家暴、身體攻擊,儘管身體無大礙,但仍有可能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極大痛苦,生活或工作失能。

當人經歷或目睹嚴重事件時,可能出現的急性壓力反應包括:

1.解離症狀:人變得麻木無感、失真感,甚至對事件失憶。

2.反覆經歷創傷:噩夢、揮之不去的影像,彷彿回到災難現場。

3.極力避免可能引發創傷的事物:例如談論相關話題、避開相關的人事時地物。

4.明顯焦慮或過度警覺:如易怒或暴怒、失眠、坐立不安、恍神、易被驚嚇。

如果上述反應超過一個月以上,就可能發展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根據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團隊,今年在「Comprehensive Psychiatry」刊出的系統性文獻回顧與分析,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民眾,未來自殺率及罹患重度憂鬱症機率都會增加。

呼籲民眾,若您觀察到朋友或親人經歷重大事件後,出現以上症狀,請盡快尋求相關醫療協助,以避免症狀惡化。

 
健康主題館/地基沒打好 植牙遇土石流
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聯合報
案例1:68歲律師花70多萬元植牙,種植8支人工牙根後,隔年便牙齦流血、無法咀嚼,就醫經X光檢查後,發現植牙周圍骨頭破壞,以致牙齦紅腫且局部化膿。

案例2:55歲男性婦產科醫師,因牙周病而缺牙。在醫師建議下,他種了9支人工牙根後,後牙無法咬合,加上持續有口臭問題,他前往另一診所就診。

醫師檢視X光片,發現植入的3支牙根出現植體牙周炎,另1支植入牙根角度偏斜。

台灣牙周病醫學會理事長林保瑩表示,近年來,植牙提供不少缺牙困擾民眾另一選擇;但植牙價格不菲,一顆動輒5到10萬元,患者相對要求較高,一旦出了問題,若未妥善處理,很容易造成醫病糾紛。

他引用台中市醫事法律學會理事長林義城的調查,所有牙科醫療糾紛案件,植牙排名第一,占37%;另根據2002年至2010年台北地方法院審理牙科民事訴訟,其中,36筆是幫病患植牙的牙醫師敗訴,有的是植牙造成下顎麻痺,也有植體穿到上顎竇,顯示植牙已成高風險醫療行為。

林保瑩說,植牙失敗,可能是牙醫師本身技術,也可能是病人術前沒有妥善治療牙周病,術後疏於清潔與照顧,造成植體周圍發炎,導致植牙失敗。不少牙周病專科醫師都接獲植牙失敗患者請求,協助「收拾善後」。

牙周病醫學會副秘書長王俊程表示,前述兩位植牙失敗案例,都是術前忽略評估及治療牙周病的結果。

不少缺牙民眾以為牙齒掉了,植牙可一勞永逸,但若牙周病沒有妥善治療就植牙,「就像把豪宅蓋在地質流失的山坡地,沒有打好地基,不久就搖搖欲墜」。

研究指出,牙周病、抽菸、口腔衛生不佳,都是植牙周圍發炎的原因。

王俊程說,有的牙周病患者未經適當牙周治療,直接以拔牙、植牙來處理牙齒動搖、牙齦流血化膿,如此貿然植牙,術後得到植體牙周炎比率較高,更容易造成植牙失敗。

台大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章浩宏也指出,植牙後清潔及照顧,不容忽略,自然牙有牙周病,人工牙根雖不會蛀牙,但也會有植體牙周炎,造成植體鬆動。除了注意清潔及照顧,術後第一年每隔3個月應回診一次,才能提高植牙成功率。

除了口腔急慢性炎症及嚴重習慣性磨牙症,會提高植牙手術失敗率,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肝腎疾病、骨質疏鬆症及精神病,也都不建議接受植牙手術。

●牙周病9大症狀

1.牙齦紅腫、發膿

2.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甚至平時牙齦也會出血

3.口臭

4.牙齦萎縮牙根敏感

5.牙齦有悶悶的痛感

6.牙齒縫隙愈來愈大

7.牙齒搖動度變大

8.牙齒位移或變長

9.咀嚼無力感

註:有以上任一症狀就可能有牙周問題

資料來源台灣牙周病醫學會

●植牙停、看、聽

1.有無牙周病史?缺牙原因、缺牙多久?

2.有無配戴活動假牙及口腔手術經驗?

3.過去病史,有無糖尿病、高血壓、心律不整、心血管、肝腎或精神疾病、藥物過敏、麻醉不適等?

4.有無服用抗凝血劑,如阿斯匹靈、保栓通、可邁丁或使用銀杏、當歸等?

5.有無骨質疏鬆?正接受雙磷酸鹽類藥物治療?

6.有無抽菸,菸齡多久?吸菸量?

7.牙醫師是否擁有相關專科醫師執照?口碑如何?

註:若有上述狀況,建議植牙前慎重評估

資料來源林保瑩、章浩宏牙醫師

 
抽菸、喝酒… 骨鬆也找男人
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內男性常自認是「硬漢」,誤以為骨質疏鬆是女性專利,醫師指出,年過六十五歲長者,平均九人就有一人罹患骨鬆症;菸槍、酒國英雄更有骨折風險。

骨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表示,多數男性以為骨鬆不會找上門,是錯誤觀念。男性因抽菸、喝酒、性腺功能低下及老化等因素,照樣會有骨鬆症。

楊榮森還發現,相較於女性,男性多數沒「骨氣」承認有骨鬆症,甚至「不信邪、不吃藥和不認真治療」。

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指出,研究發現,男性因髖部骨折後再骨折的風險是女性的兩倍,死亡率也較高。

 
健康焦點
 
虧損多年 成大醫院中醫部停業
記者高堂堯/斗六報導/聯合報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中醫部於5月31日突然張貼公告,指中醫門診服務將於明天停業;成大分院為全縣唯一開設中醫診所的公立醫院,歷年來累積不少求診病患,消息傳出,醫師和病人都大呼可惜,甚至有病患不捨、氣憤向本報投訴。

成大分院指出,中醫部是與藥商合作開設,多年來雙方都處於虧損狀態,加上與中醫部醫師合約期滿,雖對看診民眾造成影響,但仍與藥商達成共識、決定順勢結束營運。

陳姓教師表示,妻子因脊椎問題,近3年來都在成大分院中醫部接受主治醫師黃健財治療,病情持續轉好;未料日前照例前往看診時,夫妻倆卻發現中醫部公告將停止服務,2人都感到氣憤,因此向本報投訴。

他認為,診療服務和醫病間的信賴關係建立都是長期過程,成大分院片面宣布停止服務,但介紹轉診等替代方案和動作全無,病患應變時間僅2周,影響權益甚鉅;72歲獨居老人游承奮在此看診肝膽腸胃1年,在工地服務的鍾志柔也常來治療肌肉筋骨疼痛或感冒,2人也對中醫部的裁撤感到不捨。

即將轉到署立桃園醫院服務的黃健財表示,成大分院中醫部已開設6年,自己服務近3年,目前每月約有4、500名患者求診,過去主治醫師曾達3人,但現在只剩他1人。

黃健財表示,成大分院指開幕7年來,全院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中醫部也是年年賠錢,加上台大雲林分院也未提供中醫診療,因此決定終止。

 
健康你我他/滿意中年生活 為老年積極準備
約帖/中市南區/聯合報
孫越在許多年前說過,他期待老年生活!老實說,我沒有那麼樂觀,但我們都會變老,與其排斥,不如轉換心情,做好準備,迎接老年。

在一場研討會聽到:「你現在如何經營你的中年生活,就是為老年生活作準備。」婚姻研討會也曾提到,不管結婚與否,都要讓自己與自己相處,即使結婚,依然可能面對老伴死亡。重要的是經營單身生活,肯定單身價值。

如今我邁入41歲,未婚,面對單身老化,我對目前的中年生活尚稱滿意。

我習慣早起,幾乎每天運動,每半年休假到國內景點旅行,住在舒適的民宿飯店,累積一筆錢後出國旅行,周末休閒時去爬山,平時到書店買書閱讀,有時送花給自己,有時跟朋友喝下午茶。朋友也要經營,需要老友在老年時作伴。

現在平均壽命70多歲,如果我活到那時,可能失去工作能力,無法養活自己。所以,現在要存一筆錢及買足夠的保險。

我採訪過重症護理之家,許多需要長期照護或失能的老人,住在陽光普照的病房,透過窗戶眺望外頭寬闊的視野,我想日後若無人照顧,這也是對自己的安排。

我們肉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讓自己勇敢積極面對未來,邁向老化的人生。

 
保健優概念
 
手腳泡汙水 紅腫發炎快就醫
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聯合報
大雨侵襲全台,各地陸續傳出淹水災情。皮膚科醫師表示,雨後清掃家園,若四肢泡在水中,易造成皮膚紅腫或黴菌感染,嚴重者恐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說,這兩天門診皮膚炎患者增加一成,不少人上班地點淹水,或清除家中汙泥,手腳長時間接觸髒水,導致皮膚感染發炎。

板橋某托兒所兩名幼教女老師,因沒穿雨鞋清掃積水,泡在水中才半天,雙手出現小紅疹,膝蓋以下輕微紅腫,就醫發現是接觸性皮膚炎。趙昭明昨天還收治兩名男子,本來就有香港腳,因淹水導致車子拋錨,腳踩在泥堆中,造成皮膚紅癢、趾縫糜爛。

台大雲林分院皮膚部主任邱品齊說,通常大雨過後,門診常見皮膚問題包括香港腳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及淹水導致蚊蟲咬傷等,基本上,大水消退後一、兩周,求診者會逐漸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民眾治療皮膚紅腫或發炎,習慣貼中草藥或膏藥。邱品齊說,草藥若未消毒或來路不明、成分複雜,恐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甚至造成感染。他建議,身體痠痛可貼藥膏,但皮膚紅腫發炎,就醫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趙昭明也說,民眾若碰觸髒水或汙染物,應馬上用清水沖洗乾淨,立即擦乾,以免皮膚潮濕又被悶住,誘發香港腳。

另外,一旦皮膚有傷口或愈來愈癢,出現紅疹、滲出液、糜爛等,建議立即就醫。尤其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或過敏體質、免疫力較差者,懷疑皮膚或傷口感染,應儘速治療。

 
淹水後 居家消毒防病媒
記者黃文彥、鄭朝陽/台北報導/聯合報
豪大雨災情頻傳,專家提醒,水患後應做好居家消毒,慎防傳染病。

小孩、老人及慢性病患者抵抗力較差,大水過後更應避免細菌感染。

環保署提醒民眾注意疫病及登革熱病媒蚊孳生,建議用稀釋漂白水消毒室內外,飲用井水或山泉水等簡易自來水用戶,也要煮沸後再喝。

環保署呼籲,水退之後,應該把易腐敗、發臭的垃圾與大型廢棄物分開清理,室內外及水池、水塔最好用漂白水消毒,並清除戶外積水,防病媒蚊孳生。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清理家園務必穿上雨鞋、手套,避免手腳直接接觸汙水汙泥,長期泡水也會增加細菌感染機會。

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胡念之表示,皮膚泡水後表皮脆弱,一不小心很容易刮傷感染。

尤其是糖尿病或末梢血液循環較差的人,更容易因傷口感染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等併發症。

除居家環境外,何一成說,豪雨易造成飲用水汙染,食物務必煮熟,泡水食材千萬不要捨不得丟,吃下肚反而影響健康。

居家消毒與注意事項

1.廚具餐具:含氯漂白水40c.c.與5大瓶寶特瓶的水混合均勻,將廚具浸泡半小時後,以水洗淨。

2.室內環境:含氯漂白水100c.c.與5大瓶寶特瓶的水混合均勻,洗刷地板、牆壁。

3.庭院水溝:含氯漂白水200c.c.與5大瓶寶特瓶的水混合均勻,以噴灑方式消毒。

4.調製漂白水時注意保護口鼻、眼睛及雙手。

5.皮膚或眼睛不慎沾染漂白水,以大量清水沖洗。

資料來源疾管局

 
世衛:柴油廢氣會致癌 似二手菸
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聯合報
世界衛生組織 (WHO)十二日宣布柴油引擎廢氣會致癌,對人體的潛在威脅和石綿、砷與芥氣屬於同一等級,對公共健康的威脅和二手菸相似。

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致癌風險部門主管史特萊夫說,柴油引擎廢氣致癌的風險不高,但因為很多人會在各種情況下吸入廢氣,因此將柴油廢氣的地位從「可能致癌物質」升級到「致癌物質」。將柴油廢氣改列為致癌物,是一項重大的調整。

由IARC組成的專家小組在法國里昂進行一整周的討論後,一致通過調整柴油廢氣的分類等級;該小組的決議效力等同於IARC的裁示。IARC表示,「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柴油廢氣會導致肺癌,而且柴油廢氣和膀胱癌風險上升也呈現「正相關」。受柴油廢氣影響的族群包括街上的行人、船舶乘客與工作人員、卡車司機、機械工、礦工以及操作重機械的技工等。IARC聲明說:「無論是職業還是環境空氣緣故,有廣大族群日常生活暴露於柴油廢氣。」

IARC上一次評估柴油廢氣的狀態分級是一九八九年,當時將它列為二A組的「可能」(probable)致癌物質,改列為第一組的「致癌物質」後,便與石綿、酒精與紫外線屬同一等級。

不過,美國政府仍只把柴油廢氣列為可能的致癌物質。專家表示,新式柴油引擎噴出的煙較少,但可能仍需進一步的研究,以評估潛在的危險。

美國環境保護署的柯里亞諾說:「我們沒有足夠證據證實新引擎是零風險,但風險確實比以前降低。」

在里昂的專家分析了眾多的出版報告,以及動物與若干人體研究的證據,其中最重要的研究之一,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今年三月公布的報告。該研究報告對一九四七年以來的一萬兩千三百名礦工進行分析,發現大量暴露於柴油廢氣的礦工,死於肺癌的風險較高。

柴油工業的遊說團體則辯稱這項研究不足採信,因為研究者沒有早期礦工暴露於柴油廢氣的精確數據,只是詢問他們記得的可能暴露情況。

 
機車族口罩自保 別跟在公車、卡車屁股
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聯合報

世衛組織將柴油廢氣列為致癌物質,國內專家表示,長期暴露在廢氣環境中的族群,如機車族及推土機、貨車、公車司機等,最好戴上口罩自保;口罩雖無法完全隔絕廢氣,但有戴總比沒戴好。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柴油廢氣比汽油廢氣還毒;柴油廢氣含「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及含硫微粒,甚至有微量戴奧辛,吸入人體後易引發氣喘,增加心血管疾病、肺癌、卵巢癌及白血病風險。

面對柴油黑煙,不少機車族習慣帶活性碳口罩。台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所長張能復說,「戴防毒面具比較有用」,柴油燃燒後的黑煙含有大量細小微粒,這些微粒都小於一微米,能輕易穿透活性碳口罩。

「口罩可能只有安慰作用。」林杰樑以吸二手菸,形容暴露在廢氣中的機車騎士。他說,沒有口罩能完全阻絕廢氣,但就算是一般口罩,「有戴總比沒戴好,而且最好戴緊密點。」

其實,有毒的不只是柴油廢氣,汽油廢氣也有致癌風險。張能復說,汽油揮發性高,雖沒有「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但廢氣裡有揮發的苯,一樣有致癌風險。

口罩無法完全阻隔廢氣,國泰醫院汐止分院呼吸胸腔科醫師蕭建隆說,減少接觸是唯一方法。張能復說,騎車族每天暴露在廢氣中,遠比坐在駕駛座的司機還危險,「不要跟在公車、卡車後面,逃得愈遠愈好。」

張能復說,排氣管加裝過濾器僅能治標,政府應制定嚴格排放標準,並盡速推動綠能交通,否則民眾永遠暴露在複合性汙染中。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