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懷疑!痔瘡也是一種靜脈曲張。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胡煒明指出,在肛門部位發生的靜脈曲張,一般就稱為痔瘡,有句俗諺說:「十男九痔」就是形容罹患痔瘡有多常見,而且女性也不再少數。 痔瘡發生的原因主要是肛門在動靜脈交會處的肛門墊發生了靜脈曲張,導致肛門墊結締組織發生腫脹、脫垂,於是在肛門內外出現了腫狀塊。會產生靜脈曲張主要還是因為壓力導致,因為人是僅有的直立動物,肛門墊長期承受壓力導致血液循環受到阻礙或是讓週圍組織變弱。 現代人會發生痔瘡,主要原因包括排便習慣不當、生活作息不佳、少吃纖維質食物有關。胡煒明指出,現代人因為飲食西化影響,導致纖維質攝取量過少,特別是女性,更容易產生便祕,一旦便祕就會增加排便時的肛門壓力,長期下來就會產生痔瘡現象。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出血、脫垂、脫垂、搔癢感或是腫脹痛。 痔瘡種類一般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一般人多為混合痔,所以,如果沒有在肛門口發現痔瘡,不代表就沒有罹患。 痔瘡嚴重程度分成四級,一、二級多為輕微流血或搔癢不適,此時,只要使用血管收縮藥膏就可緩解。如果出血較為嚴重,可以透過簡單的門診手術加以治療,最常見的就是使用橡皮圈結紮,阻斷痔瘡血流讓其自然脫落,優點是可以重複治療,缺點則是容易復發。如果是較為嚴重的第三、四級,則可能需要採取手術,將腫脹組織與血管切除、讓肛門組織復位。胡煒明強調,以前很多人以為痔瘡開刀後復發會更為嚴重,其實現在手術已經很進步,已經很少出現這樣的狀況。 胡煒明提醒,要預防痔瘡發生其實很簡單,只要睡眠充足,維持良好排便習慣,平時不要吃辛辣食物、少喝酒,特別注意纖維質的攝取以及水分的補充,如此一來就能避免痔瘡找上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