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罹癌家庭的心靈照護


【High Cut韓星畫報】精選一線韓星拍攝獨家攝影寫真,分析韓星時尚品味,網羅各類韓國偶像資訊、韓流新鮮貨! 【e人籟電子報】針對當前社會與文化的重要議題,提供行動面的報導與故事與多元媒介所延伸的精彩內容。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6/28 第257期│看歷史報份訂閱/退訂  
罹癌家庭的心靈照護
醫者心 跨越與創新
本│期│主│題
 
罹癌家庭的心靈照護

台北教育大學副教授/賴念華

癌症不僅為當事人帶來生命的威脅與恐懼,也為這個家族矇上了死亡陰影,甚至是種厄運的宣判。

罹癌家庭的心靈照顧必須受到重視

Steinglass(2000)提及在過去20年,人們意識到家人罹患癌症時,全家人都共同在經歷病症帶來的影響。除了患者外,其實家庭成員在面對疾病帶來的威脅、心裡所承受的壓力是難以形容。尤其在華人社會中,家人關係環環相扣,患者感受到的震驚、困惑、恐懼、不安都會感染到家人身上,當被診斷為罹癌患者時,通常患者及其家人都會感到危急性,也同時面對失去平衡的生活,還有家人死亡的陰影(張巍鐘、蔡盈盈、曹朝榮,2007;Borg-mann, 2002)。因此,癌症對患者及家人的影響是不可漠視的。

筆者在臨床實務工作經驗中,確實發現「家」幾近是我們社會最小的單位,舉凡家族中有生、老、病、死,都會牽動家人甚至整個家族的關係。家族中若有人罹癌時,最顯而易見的關懷方式,都會將焦點專注在罹癌患者身上;然而關注主題大多是以患者身體反應及其治療方式為主;關懷方式也大多以探病問安為主,更積極的是不斷提供治療偏方、養生方式、甚至會協助家庭處理勞務、分擔照顧年幼子女等方式。

我們的社會關懷患者,多以「幫忙做事」、「提供物品」來表達對患者及其家人的關心。然而,對罹癌者心靈的恐懼與焦慮,無論是患者或家人都難於啟齒來討論,更遑論可以彼此分享與討論癌症對家中帶來的影響。甚至患者的家人或親友會認為,不要提及病痛以免觸發患者傷心難過的心情,甚至不讓患者知道罹癌事實,以免恐懼或放棄希望,因此,罹癌者的心靈照護與患者家人須面對承受極大壓力與恐懼,實在是醫療系統中值得納入考量的當務之急。

心靈照護具體方向

腫瘤心理學(psycho-oncology)所關注的就是罹癌患者及其家屬心理社會(psychosocial)的調適。筆者無論是從實務工作上或自己身為患者家屬,都認為癌症家庭的心靈照護是需要被廣為重視的,同時以家庭為主的支持(family-focused support)概念是值得被推廣的;畢竟這樣的支持性服務不僅關注罹癌患者本人,同時也關注家屬的需求,其提供的服務除了著眼在當前,同時也會放眼未來病程的發展。無論患者或家屬,透過這些討論,可以協助他們去預測未來的焦慮指數,畢竟當我們可以提供一個癌症病變的藍圖,幫助患者及家人心靈早做預備,同時也可以提升他們在認知上的掌控感。

因此,期待醫療系統引進更新的科技及藥品來協助患者治療的同時,也開始關注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狀態,讓他們心靈的恐懼與擔憂得以被關注,讓全人醫療服務的願景得以慢慢實現。

筆者根據臨床服務經驗中的發現,先提出幾個意見以供參照並說明如下:

1.協助患者與家人共同聆聽與閱讀醫療診斷與相關訊息

癌症治療及罹癌後如何與之共處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一旦家中有人罹癌,無論患者或其家屬都須開始學習如何面對、管理、甚至學會與之共處的過程,因此,充分知道醫療訊息是學會如何管理疾病的最好方式。

事實上,病人及家屬在聆聽診斷過程時,有時會因當下心理尚未預備接收診斷訊息而無法聆聽,或是聆聽診斷訊息的當下因過度驚嚇,經常腦中一片混亂,以致聽到的訊息支離破碎。因此,若能將診斷的病名、症狀、後續注意事項、照顧原則等提供書面或光碟資料,不僅可以讓患者及家屬在預備好的情況下反覆閱讀或觀看,以真正理解醫療訊息。

國內許多醫療院所都提供相關醫療資訊,但根據病友及其家屬的描述發現,絕大多數都採各自偷偷閱讀資料以避免尷尬,甚至家屬擔心有情緒出現會讓罹癌當事人更加痛苦難過,而不知如何處理其情緒的憂慮。

因此,若是醫療院所或相關機構可以透過心理專業人員的協助與引導,讓患者與家屬有機會可以共同面對罹癌事實,甚至得以將彼此的憂慮與關注說出,讓患者與家屬都可以表露自己的震驚、生氣、困惑、悲傷等情緒,對罹癌家庭而言,有機會為內在積滿的焦慮與恐懼找到出口,清楚醫療資訊,對日後的照護管理必能有相輔相成之效。

2.幫助孩童知的權益:理解癌症

每個家庭都會發展出自己獨特的互動模式來與孩童互動。在華人家庭中,父母總是極盡所能照顧孩子,因此,若家中有人罹癌時對於如何告知孩童是一個極大的挑戰;臨床經驗中,許多父母選擇不讓孩童知道事實,一方面認為孩子無法理解癌症,另一方面也擔心孩子被嚇著了;因為出於愛孩子而選擇不說不談,大多數孩童在此刻僅知家中有人生病,甚至被暫時安置到親友家中居住與照顧。事實上,有些父母是因罹癌帶來高度焦慮,不知如何去談;然而孩童在未知的情況下會出現過多的不實想像,甚至於因感受到家庭的低氣壓而出現憂鬱與焦慮。

如何協助家庭中的成人來面對這一波波對孩童的擔心,或許須先解套成人的憂慮,因此,若能先與家中成人討論,將他們擔心的問題一一提出,幫助他們學會用較好的方式來協助孩子理解此刻家中發生什麼事,以及日後他們會發現治療歷程患者會有的現象及需要,如此的討論可以幫助家屬排解自己的焦慮,同時可避免他們將自身焦慮轉移到孩子身上,也可讓孩子不致因想像而被恐懼所淹沒。畢竟家中有人罹癌是無法掩飾的事實,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中的一份子參與這個旅程,如此孩童才不致孤單,且成人才有機會更了解孩童的心理需求。

3.罹癌家屬的心理需求是須被關注的

罹癌家屬的情緒是複雜的,尤其在照顧歷程中,無論身體、心理都很受煎熬,同時也會面臨周遭親友要好好照顧患者的期待,於是身心俱疲卻仍不知如何求助,甚至想休息卻帶著極深的罪惡感;這些錯綜複雜的感覺似乎難以與人分享。

如何讓照顧者能真正的自我照顧避免耗竭,絕對是初始面對家人罹癌亟需的訊息。目前有許多病友團體,但純然對家屬的支持團體似乎較少,甚至發現罹癌患者家屬聚集一起,所討論的仍是如何提供更好的照顧妙方,自我情緒需求經常被置放於後,因此提升家屬自我照顧的意識以及情緒支持是必然的,畢竟「有心理健康的家屬,方才可能提供好的照護品質」。

總之,腫瘤的照護歷程可以擴及到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外,更期待身旁家屬的心理需求能被關照與照護,方才有機會一起伴走這條漫長的旅程。

(選錄自《健康世界》438期,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新│書│上│架
 
醫者心 跨越與創新

作者◎李明濱

定價◎420元

本書作者為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堅持「人文關懷為基礎,專業創新為核心,品質安全為依歸」的醫療三大核心價值,因此寫下25篇擲地有聲專論;全書可見他引領醫師公會運作軌跡以及因應整個醫療環境變遷的對策,從營造一個表達醫界心聲與溝通平台、凝聚醫界共識、解決問題,到提升醫療品質、為民眾健康把關。作者希望透過本書與全國醫療同仁一同提升病人的安全品質,共創優質的醫療環境。

...

訊│息│公│告
 
訂兩岸商情電子報 抽盛夏好禮
聯合電子報發行免費的【兩岸商情電子報】,6月30日前訂閱,還有機會抽盛夏好禮,在炎熱夏天中輕鬆做保養、歡樂玩一夏!

浮腫是怎麼回事?
浮腫一般是由於體內增加太多的水分卻無法順利排出而造成的,如攝取味道過鹹的食物後、經常熬夜或是工作壓力過大……等。本次教你用穴位按壓法來改善浮腫。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