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代表機關北上參加全國反毒會議暨學術研討會,今年焦點放在青少年藥物濫用現象,與會專家、學者除針對毒品查緝、毒癮治療發表論文外,也透過數據強調,毒害層次已延伸至國中,呼籲政府落實反毒教育。 藥物濫用 學生數激增 毒品入侵校園,並非最近才有,情況可說日益嚴重。根據教育部統計,校園安全通報藥物濫用學生數,從97年的815人,快速增加到100年的1810人,其中使用三級毒品K他命最多,列管個案中甚至還有小學生。 長期在矯正體系服務,對校園毒品逐漸猖獗,感受格外深刻。從因毒品案被裁定留置的孩子口中得知,毒品交易已發展到,只要一通電話就能叫貨送至學校,同學們還會相約在閒置教室或廁所吸毒,誇張行徑令人不可思議。 部分少年長期濫用毒品,導致健康惡化,如吸安造成腦傷,衍生幻覺或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狀,心智功能衰退;拉K引發膀胱病變,出現頻尿或失禁,或因缺錢買毒而去當藥頭,最後遭判處重刑,變調的青春,徒留無限遺憾與傷痛。 預防勝於治療,避免兒童或青少年貿然嘗試吸毒,不能僅靠學校安排的衛生教育,家長平時若也能灌輸孩子正確的觀念,教導如何拒絕外界的誘惑,無形中便能提高自我的保護力或免疫力。 傾聽溝通 勿言語恐嚇 話雖如此,有人可能覺得很難,不知如何著手,或怕跟孩子談相關議題,反讓他們因好奇而去接觸,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提供幾點方針作為參考: 1.探詢想法:以「對於…你覺得如何?」等開放性的語句發問,並歡迎孩子表達任何意見,了解其怎麼看待吸毒。過程中多傾聽,盡量不要去評價或批判。 2.充實知識:多利用閱讀、觀賞影片等途徑引導孩子認識毒品,並從旁分析吸毒的利弊得失,特別是對健康、外型、社交等方面的影響,勿只是言語恐嚇。 3.端正認知:部分電視節目、電影、網站或流行歌曲當中傳達訊息,讓孩子以為吸毒沒什麼大不了,簡化或掩飾帶來的傷害,若有發現,需立即澄清誤解。 4.模擬情境:邀孩子共同腦力激盪,或陳述個人經驗,歸納出遭遇同儕慫恿或施壓時可採取的因應策略。藉由實際演練,加深印象,強化臨場的處理能力。 5.適時說明:和孩子收看電視新聞或瀏覽報章雜誌時,若有涉及毒品案件的資訊,不妨以此為素材,當下給予機會教育,使明白需擔負的後果(如刑責)。 遠離毒害 不吸第一口 1. 鼓勵培養正當休閒嗜好(例如運動、音樂、美術等),最好能陪伴一起參與。 2. 建立明確生活規範,清楚界定自由的範圍與罰則,強調彼此遵守的重要性。 3. 注意孩子的人際交往狀況,隨時能掌握其行蹤,可以的話也去認識他的朋友。 4. 妥善經營親子關係,營造家庭溫馨氣氛,成為孩子願意親近與分享的好夥伴。 5. 若本身有抽菸、喝酒的壞習慣,盡早尋求專業戒除,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所謂「最毒第一口」,意指只要碰過毒品,常接著又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家長願意多花時間和孩子溝通,透過討論堅定其拒毒的信念,盡量避免第一口的發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