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產婦吃太補 坐月子10天血崩


【阿姆尼愛閱讀】電子報介紹好書,以閱讀帶給青少年豐富的心靈滋養和成長的力量,讓讀者們樂在閱讀。 【名人堂電子報】有來自各行各業的知名人物,無論大事、小事,都能提供你豐富、獨特的名人觀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2/10/30 第362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25%家長竟認為保健食品可治病
得舒飲食 血壓控制新亮點
B肝、C肝定期追蹤 不讓肝癌潛伏
健康焦點 健康名人堂/全民健保應該花多少錢?
腸胃炎增加 應當勤洗手
免費流感疫苗 新竹僅3成長者注射
產婦吃太補 坐月子10天血崩
健康你我他/手裡的麵糰 父親的微笑

醫藥新知
 
25%家長竟認為保健食品可治病
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聯合報
天氣轉涼,流行性感冒也蠢蠢欲動,根據兒童福利聯盟做的調查顯示,雖然九成父母擔心孩子感染流感,不過只有一成四的爸媽對流感有基本認識,爸媽甚至喜歡自行上網找醫療資訊、擅自改變用藥頻率與停藥,更有人以為吃保健食品就可以痊癒。

兒盟昨天公布「二○一二家長醫療習慣及態度調查報告」,針對家中有十二歲以下孩童的家長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發現當孩子生病時,家長就醫出現五種錯誤現象,包括未了解狀況就看醫生、生什麼病都跑大醫院、自己判斷用藥、認為保健食品可治病,以及對流感沒有正確認識。

調查發現,超過五成家長不管孩子生什麼病,統統帶到大醫院看診;生病超過一周,三成父母就急著換醫生;甚至因「發燒會燒壞腦子」的傳統觀念,一成三會要求醫師給孩子打退燒藥針。

調查也發現,四分之一的家長認為保健食品可以治病,甚至有人因此延誤治療;七成家長曾讓孩子吃保健食品,最常吃的前三名分別是益生菌、維他命和鈣片。

馬偕醫院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秘書長邱南昌表示,到大醫院看病還要排隊,對生病的孩子是一大折磨,建議父母先到住家附近校小兒科診所就診;很多爸媽以為「藥到病除」,但邱南昌說,生病有一定過程,以感冒為例,咳嗽、流鼻水等症狀約持續四到十天,再怎麼換醫生治療,病程還是固定的。

 
得舒飲食 血壓控制新亮點
鄭千惠/台大醫院營養師/聯合報
根據衛生署國健局資料顯示,台灣每天有274人新診斷罹患高血壓,全台罹患高血壓人口已超過400萬人,高血壓是100年國人十大死因第九名,高血壓對國人健康的威脅已不容小覷。

但多數民眾對高血壓缺乏正確認知,即使血壓飆高,也可能置之不理,殊不知這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灶,可能造成令人遺憾的悲劇。

高血壓治療可分為非藥物治療及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法依專科醫師指示,按時服藥、檢查;非藥物治療,希望能調整生活、飲食,達到血壓控制的目標,這些方法包含減少鹽分攝取、體重控制、規律運動、不過量飲酒及得舒飲食。

得舒飲食是近年國外興起的飲食風潮,研究發現,每天執行得舒飲食,持續二周以上,血壓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甚至有機會減少降血壓藥物使用,已成為歐美醫學界研究「血壓控制」的新亮點。

得舒飲食強調多攝取鈣、鎂、鉀及纖維質,建議每天攝取一到二湯匙無鹽堅果類,堅果中含豐富鎂離子,可以促進血管的健康;為增加鈣質攝取,每日應攝取1至2份低脂牛奶(1份等於240c.c.);蔬果攝取建議每天7至9份,約等同每次吃4至5碗的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含有豐富鉀離子、纖維質等,有利舒緩高血壓、促進血管健康。最後,建議攝取適量肉類,並以白肉取代紅肉,減少飽和脂肪攝取。

希望透過得舒飲食,使血壓管理更完全,早日讓高血壓從你我的恐懼名單中除名。

 
B肝、C肝定期追蹤 不讓肝癌潛伏
翁郁中/台中榮總嘉義分院胃腸科主/聯合報
案例1:陳女士62歲,有B型肝炎病史,不喜歡上醫院,所以沒有定期追蹤,直到開始有惡心腹脹的感覺,才到醫院求診,發現肝癌已20公分,胎兒球蛋白指數大於5000ng/ml。

她立刻接受手術治療,但在手術治療5個月後,腫瘤復發為14公分大,因肝功能下降,體力不繼,已無法再接受手術或其他有效治療。

案例2:羅女士52歲,因腹脹3天至門診,超音波檢查肝臟兩側有大於10多顆的肝腫瘤,最大5.5公分,胎兒球蛋白大於300ng/ml,經電腦斷層檢查疑似肝癌,病患沒有腹部疼痛症狀,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肝炎,也不知要定期追蹤,因為腫瘤太多太大,無法手術治療。

案例3:黃先生81歲,因B型肝炎長期在門診追蹤,12年前發現肝右葉有腫瘤1公分,手術治療後,經過12年追蹤,目前病患健康狀況良好,偶爾到大陸旅遊,壽命已超過台灣男性的平均壽命。

肝癌通常發生在慢性B型或C型肝炎病患的身上,最理想的情況是在腫瘤2公分以前被診斷出,治療效果較好。

長期的高血清病毒量及活躍的病毒感染,是肝癌危險因子,因臨床症狀不明顯,早期診斷不易,很多病人錯過良好的治療時機,腫瘤愈大、血管侵犯、肝功能不好、淋巴腺轉移,都影響預後。

肝臟神經叢分布稀少,肝腫瘤症狀不明顯,通常必須大於8到10公分以上,病人才會有感覺,部分病人覺得上腹痛,體重下降,腹脹或摸到肚子硬塊,出現這些症狀時,腫瘤都已經很大。其他症狀包括黃疸、腹水、發燒、肝昏迷、食道靜脈曲張出血、腹瀉、骨頭轉移及腫瘤破裂造成休克等,最好發的轉移部位依序為肺臟、腹腔淋巴腺、骨頭、腎上腺以及大腦。

建議B型或C型肝炎或其他慢性肝病病患,每6個月定期超音波檢查及抽血檢驗血清胎兒球蛋白(AFP),定期篩檢是早期診斷肝癌的不二法門。

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患,若發現肝臟腫瘤合併AFP偏高,肝癌診斷幾乎可以確定,但1公分以下腫瘤是肉眼及機器盲點,四分之一肝癌病患的AFP沒有偏高現象。

醫師的警覺和經驗非常重要,病患也必須配合醫師及加入健保局的B、C肝定期追蹤改善方案,共同攜手對抗肝癌。

B、C肝患者除了追蹤,也要積極接受抗病毒藥物及干擾素治療,預防肝癌。B、C肝及肝硬化病患肝臟出現腫瘤,必須提高警覺,必要時醫師安排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以及肝腫瘤切片,進一步確認。手術、射頻燒灼術、化療栓塞法、經皮肝腫瘤酒精注射及肝移植等,是常見有效治療方式。

B、C肝病患以下不宜

● 酗酒

● 抽菸

● 體重過重

● 喝被汙染的水

● 咀嚼檳榔

● 常吃紅肉

● 得到糖尿病

● 少吃魚

● 攝取過量飽合脂肪食物

● 脂肪肝

● 得到第二種病毒性肝炎

● 服用成分不明藥物

● 攝取被黃麴毒素汙染的穀類及豆類

● 含維生素E及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攝取不足

 
健康焦點
 
健康名人堂/全民健保應該花多少錢?
江東亮/聯合報
面對錢永遠不夠用的挑戰,全民健保要怎麼辦?

猶記得當年,全民健保實施綱領曾提及:應在社會資源可負擔範圍內,提供全體國民適當之醫療保健服務,以促進社會安全。所以,面對挑戰,第一步就是要決定有多少錢可以用?

但敢問,全民健保應該花多少錢才夠?

其實沒有標準答案!醫療保健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是最常見指標。2010年,台灣花掉6.6%的國內生產毛額在醫療保健上。許多人拿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平均─9.5%當標準,認為台灣可以花多一點錢在健保上。事實上,若和美國的17.6%相比,我們只是人家的尾巴。還好一般人都知道美國是瘋子,不能拿來比較。

許多因素都會影響醫療保健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其中經濟發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例如:2007年至2009年之間,由於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台灣經濟再度負成長,醫療保健支出占例也由6.2%增加為6.9%,而日本則更誇張,由8.2%增加為9.5%。

人口老化 支出增

人口老化,是另一個重要因素。例如,2008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10.4%,而日本則高達22.1%。如果台灣人口的老化程度與日本一樣,則醫療保健支出占例將由6.5%激增為7.9%。

然而,全民健保又如何決定花多少錢呢?

我們的全民健保有一個特色,就是實施總額預算制度。這是因為看到公勞農保時代,行政及立法部門為了政治利益,保費該調沒調,而給付與支付卻又越來越大方,如此討好選民,結果是公勞農保赤字節節高升。所以,全民健保立法時,就把政府決定花多少錢的權力限縮,改由付錢的勞資雙方和收錢的醫療院所直接協商。所以,邱署長說的對:全民健保不會倒,那是因為由人民做主。

協商時,直接考量的因素,除政策要求外,就是醫療密度的變化,例如醫療資源投入組合的改變、新醫療科技的引進、以及對醫療品質的要求等等。醫療通膨、保險人口增加及老化,則列為非協商因素,意思就是一定照給。

收入多少 付多少

俗話說得好,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對於健保總額成長率的決定,當前經濟好壞往往還是最終考量。所以,應該是「收(入)多少,付多少」,而不是「付多少,收多少(保險費)」。

事實上,全民健保支出與經濟連動,並不是我們的創見。世界衛生組織在1978年的Alma Ata宣言中,就曾提及醫療保健支出應視當地經濟發展階段而定。又如,當年規劃全民健保時,加拿大聯邦政府也已立法規定,對各省的健保補助必須與國家經濟發展連動。後來,我們採用總額預算這個名詞,或許方便說明,但卻也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對許多醫療院所而言,實施總額預算似乎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桎梏,特別西醫部門,因為75%以上的收入來自全民健保。至於牙醫與中醫部門,分別只有36%及68%來自全民健保,情況或許好一點。

但是,總額預算也有穩定醫療市場的作用。根據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這幾年由於經濟不景氣,大部分家庭的可支配所得並沒有增加,底層家庭的收入甚至還下降。但幸好有全民健保制度,看病及住院才沒有銳減,醫療院所也有穩定的收入,特別是在總額制度下,維持4%左右的年成長率。

花在刀口 更重要

最後,花多少錢,固然重要,但要怎麼花錢,則更重要。錢有沒有用在刀口上,是總額協商時付費者代表常常提及的問題。換句話說,我們不能一直停留在「全民健保要花多少錢才夠?」

(本文作者江東亮,為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

 
腸胃炎增加 應當勤洗手
整理/記者張嘉芳/聯合報
季節變化,近一個多月來,門診出現許多腸胃炎患者,因發燒、嘔吐、水瀉不止就醫。醫師提醒,秋冬病毒活躍,病菌易經糞口傳染,請大家注意清潔衛生,一定要有勤洗手。

資料來源: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紀鑫

 
免費流感疫苗 新竹僅3成長者注射
記者羅緗綸/竹北報導/聯合報
免費流感疫苗施打近1個月,施打率不到30%,「現在打流感疫苗正是時候!」新竹縣衛生局長殷東成昨天說,施打流感疫苗,約2周後產生抗體,估計11月中會進入流感盛行期,即早施打疫苗才能達到預防效果。

縣衛生局表示,10月1日免費流感疫苗開打後,遇上秋老虎發威,天氣炎熱,昨天中午出現32.6度高溫,猶如夏天,減少民眾施打流感疫苗意願,到昨天為止,首波施率僅29.61%。65歲以上老人注射仍不多,希望民眾多多鼓勵家中長輩注射。

新竹縣提供62家醫院、診所,包括50家為成人注射疫苗、40家供兒童注射疫苗。

今年供應的流感疫苗,針對可能流行的H1N1、H3N2病毒做抗原,接種2周後即可產生抗體;一般人也可自費施打。

新竹縣衛生局開設(03)5511287,24小時專線,提供民眾諮詢注射後的相關問題和疫情詢問。

 
產婦吃太補 坐月子10天血崩
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聯合報
彰化縣30歲陳姓產婦在產後10天血崩,失血約1000cc,幸好她在漢銘醫院附設坐月子中心做月子,及時就醫保住一命,事後醫師了解,是產婦進補過度,反而妨礙子宮收縮,出現「延遲性血崩」。

漢銘醫院婦產科醫師陳光發說,延遲性血崩發生率約0.7%到1%,發生原因常是孕婦吃過量人參補品、喝太多生化湯,造成子宮收縮不良,其次才是胎盤剝離不全與子宮內膜發炎導致血崩。

陳姓產婦10天前生產,產後在漢銘醫院附設坐月子中心休養身體,昨天到集乳室餵完孩子,走回房間時下體出血,她卻不自知的繼續走回房間,結果走道都是鮮血,被醫護人員發現,要她坐在走廊椅子上不能動,並立即緊急通知醫師救治。

醫護人員把陳姓產婦抬上護理床,推到產房的產台接受檢查和治療,醫師發現子宮收縮不良,立刻注射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補充水份,她大量失血的暈眩症狀已改善。事後了解遲延性血崩原因,出在產婦食用生化湯、人參等補品過量。

陳光發表示,血崩分為兩種,一種是產後1小時內發生的及時性血崩,產婦還在醫院內,可很快醫治,另一種是延遲性血崩,產婦如果沒在出血後的半小時內就醫,有生命危險;萬一出現延遲性血崩,就醫前,家屬先在產婦肚臍以下、恥骨以上,由上往下用力搓揉直到腹內子宮變硬,可加速子宮收縮緩和出血。

 
健康你我他/手裡的麵糰 父親的微笑
老皮/北市北投/聯合報
父親已近90歲,身子還算硬朗,但最近母親過世,平日樂觀的笑容不復存在,也多了許多病痛,身為家中獨子的我,看了心疼不捨。

一日突發奇想,他老人家年輕時愛做麵食及饅頭,我便激起他昔日回憶。我買齊了原料,就在他面前揉搓麵粉。

他看在眼裡,口中開始滴咕:「那個發酵粉不夠!」、「這個水加多了。」我一一照他的方法調整。此時,父親多日的愁容,已轉為老師傅般認真的臉孔。

發酵麵糰頂聽話,開始微笑似地慢慢膨脹起來,父子倆難得合作,一起完成大小不一的白饅頭。麵粉雖沾滿父子倆手心及身體,但兩人相視而笑,一起吃起熱騰騰的饅頭。

父親對此次作品不甚滿意,留下一塊麵糰,當作下次發酵用的老麵,還說這樣的作法才正宗。早期大陸老家哪有發酵粉,都是用這種天然方法,父親接連說了好多發酵技巧,要我記下來。雖然下回的結果不知道,但我已找到讓父親喜悅的方式。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