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攀岩成了世界各地的熱門運動,它不但能培養體力與耐力,還能測試攀岩者的靈活度與平衡感。抱石是一種獨特的攀岩形式,與一般攀岩最大的不同,在於抱石攀岩不用繩索或安全護帶,攀爬高度不高(多在六公尺以下),底下鋪著抱石墊,以保障攀爬者的安全。另外需要的工具,只有一包能讓手掌保持乾燥的鎂粉。 但你可別以為這種極限運動只限於壯碩的大人。石田亞志麻,今年十一歲,個頭矮小,皮膚白皙,笑的時候露出牙齒,額頭覆著厚厚的瀏海,看似天真嬌弱的模樣,卻已是抱石攀岩界中的佼佼者。
亞志麻從六歲開始攀岩,她的父母在一九七八年自日本移民美國,在曼哈頓定居。亞志麻兩歲時,他們開始帶她去中央公園玩。亞志麻上幼稚園後,有一天他們走到公園南端的「鼠岩」,這塊露土岩床高四點五公尺,寬十二公尺,常有業餘攀岩者來此練習,亞志麻當場加入他們的行列,開始獨立抓著岩石往上爬,直到天黑看不見岩石,才肯下來回家。
亞志麻的父親白石久利當時根本不知道原來「爬」也是一項運動,但明白他的獨生女非常厲害。
接著,白石一家幾乎每天都到鼠岩報到。夏天走了,秋天來了,亞志麻愈爬愈高,愈爬愈快,經常吸引路人佇足圍觀。到了十一月,寒冬已經不允許亞志麻在戶外練習攀岩,於是他們改前往戶內專業抱石場,白石久利也開始擔任亞志麻的教練。
白石久利不懂攀岩,但懂得如何移動。他受過專業舞蹈訓練,學習過「舞踏」(受德國表現主義影響的一種日本舞蹈形式),曾加入舞團在紐約公開演出。舞者對四周空間十分敏感,白石久利教導女兒在攀岩時思考四周的空間。
其實兒童與青少年在抱石攀岩比成人更具優勢,他們的手腳小,能使用成人無法使用的攀踏點,跌落或受傷後,復元速度也快於成年人。
亞志麻自然也滿身是傷,她的膝蓋有不少擦痕與疙瘩,前額有個硬幣大小的淡黃色瘀青,那是她在室內抱石場練習時撞出來的。但身體疼痛並不影響她。
對於兒童來說,攀岩更難承受的是精神方面的要求。抱石是一項緩慢、甚至沈悶的運動,必須長時間吊在岩石上,有時一群攀岩者為了考慮往上爬的最佳路線,可能會在岩石上停留數個小時不動。
而亞志麻的心智近乎專業成年攀岩者,在攀岩比賽時,她那專注的神情令人凜然,她的私人教練形容那是一張「岩石般冰冷的臉」。她在七歲開始攀登連成年人都難以挑戰的攀登路線,抱石攀岩的難度從V0到V16,她在二○一二年登上少有女性(更遑論兒童)成功挑戰的V13路線。
在二○一二年三月,她參加美國抱石國家青年錦標賽,輕易奪下了冠軍,重新定義優秀攀岩者所需的體能,展現孩童面對專業成年攀岩者的自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