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聯合醫院營養部主任金惠民昨天指出,被廣泛用於火鍋料、加工肉品及粉劑中的含「磷」添加物,會造成血管鈣化、加重慢性腎臟病,將是繼「反式脂肪酸」後,下一個健康殺手,呼籲民眾減少食用加工食品。 金惠民指出,食品廠商為增加口感、美觀、延長保存期限、降低成本,加入各種食品添加物。其中「磷酸鹽類」被廣泛用於丸餃類火鍋料、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速食麵、速食濃湯、各類粉劑、冰淇淋及碳酸飲料中。 此外,傳統米食如米粉、河粉、蘿蔔糕等,由於含米量低,也常以磷酸、醋酸等處理過的修飾澱粉替代。麵食、麵包、鬆餅及餅乾點心類,除在原料粉就可能有含磷的修飾澱粉,製造過程中還可能再添加數種磷酸鹽類作為品質改良劑使用。 金惠民說,目前衛生福利部核准的含磷食品添加物約600餘種,這些含磷添加物普遍存在於加工食品。 她說,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及發生率都高居世界前三名,除這類病人必須限制食物中的磷,臨床研究也顯示,健康者若攝取過量的磷,也易引發慢性腎臟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骨質疏鬆等。 金惠民說,存在於自然食物中的磷,如植物性來源的全穀類、豆類及堅果類,所含的磷以「植酸」型式存在,人體吸收率約為10至30%。動物性來源為60%。但加工食品添加劑中的無機磷,則100%被吸收。 她呼籲民眾勿再追求口感不合常理的美食,應儘可能使用接近天然、低度加工的食材。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