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1:高膽固醇的食物不能碰? 危害心血管的真正元兇,主要來自飽和脂肪酸的威脅,而非膽固醇 飲食膽固醇和血膽固醇的關係向來備受爭議。因人體內的膽固醇除了從飲食取得外,大部分是在肝臟製造的。若膽固醇攝取多了,肝臟就會少製造些,但是有些人就沒有這種調整機制;因此專家一般還是建議減少飲食膽固醇的攝取為佳。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每人每日進食的膽固醇,不應超過300毫克。 根據統計,國人每100人就有11.6人體內膽固醇過高,其中約有10%的人是先天膽固醇調節功能出問題,其餘是「長期」不當飲食所致。一般人偶爾吃了高膽固醇的食物,並不會造成身體不良反應,因此毋需過度擔心或對每一餐的膽固醇量斤斤計較,甚至完全忌口。 事實上,根據研究發現,造成血脂升高、影響心血管健康的真正元兇,是來自飽和脂肪酸的威脅。 建議大家與其擔心高膽固醇食物,不如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奶油、豬油、肥肉、全脂牛奶等動物性脂肪,都含有高量的飽和脂肪酸,這才是要降低膽固醇的人必須忌口的食物。 ★迷思2:膽固醇過高的人不能吃蛋? 蛋的烹煮方式、有沒有被氧化,才是影響體內膽固醇含量的關鍵 許多人把蛋和膽固醇、動脈硬化畫上等號,老年人更嚇得完全不敢沾筷。膽固醇過高的人真的不能吃蛋嗎? 國外有一項臨床實驗結果顯示,每天給60至80歲的老人(包括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吃1顆蛋,3個月後,膽固醇和血脂數均未升高。 究其原因,蛋的膽固醇含量雖較高,但飽合脂肪酸並不高,對刺激低密度蛋白增加的效果,並不像一般人所擔心的那麼高。 蛋的胺基酸組成,與我們人體必需的成分十分接近,利用率高達99.6%,且含醣量僅有1~3%,脂肪也只有5克。蛋的維生素含量豐富,是營養價值高的優質蛋白質,又含有降脂作用的卵磷脂,大大降低了對健康的損害。 影響體內膽固醇含量的因素,不僅在蛋本身,蛋的烹煮方式、有沒有被氧化也是關鍵。蛋很會吸油,一顆蛋,用油煎炒的熱量是白煮蛋的1.7倍。其中脂肪經過油煎炒後會劇烈氧化,促使肝臟製造的壞膽固醇更容易氧化。因此少用煎或炒,而改採水煮、滷或蒸的方式,便可將膽固醇升高的疑慮降至最低。 一天1顆雞蛋,對於一般人並不會增加罹患冠心病的機率。而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或經醫師建議需要限制膽固醇攝取的人,每週吃2~3顆蛋,既可避免高膽固醇危險,熱量、糖份又低,且營養十足,是不錯的選擇。 ★迷思3:膽固醇高的人不能吃海鮮? 蝦、貝所含的飽和脂肪酸量極低,大多是不飽和脂肪酸,適量進食反而有益 海鮮膽固醇含量高,少碰為妙?這同樣犯了「食物膽固醇含量高會引發血中膽固醇升高」的迷思。 專業營養師在考量食物對人體內膽固醇的影響時,不僅會以食物本身的膽固醇含量,更需加入飽和脂肪這項更重要的因素,改以「膽固醇、飽和脂肪指數」(CSI)來衡量。由此看來,蝦、貝等海產膽固醇含量雖高,但所含的飽和脂肪量極低,大部分是有益心血管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適量進食,反而有益。 況且別看食物營養成分表上的蝦、蟹、烏賊等膽固醇含量高,其實那是以「整隻」計算出來的,包含了內臟和卵黃部分。 如果想要大快朵頤,可將頭部、內臟和卵黃部分剔除,便可安心享用低膽固醇、低脂、低熱量的美味海鮮! 最重要的是一句老話:「均衡飲食」每種食物都吃,每種都適量,便不需太過擔心飲食帶來的膽固醇危機。 ~以上資料摘自《8週降低膽固醇食療事典》何一成◎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