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生中大部分的學習都在學校裡,但是學校並不是唯一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也是教育的好場所。要讓家庭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必須先努力營造出健康的家庭氛圍。
一個人的心境如何,將決定他的行動力。教育專家認為,如果能刺激孩子的興趣,就可以培養出他的創造力。
家庭環境可以開發、也能壓抑孩子的創造力。一個人對人、地、事、物擁有豐富經驗的孩子,比較具有多樣化發展及創造力。生活是創造力最好的教材,家庭是學校以外的教室,而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父母的情操、理智、修養,直接影響孩子。父母處理每一件事的言論、行為所帶給孩子的影響,遠遠勝過平常的千言萬語。
★父母的支持是孩子最大的力量
愛迪生是世界著名的發明家,一生中大大小小的發明一共有兩千多種,人們稱他為「發明大王」。他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一個貧苦的農家,從小具有豐富的想像力,也很愛動腦筋,特別喜歡和科學有關的遊戲。
愛迪生只上過三年小學,而這三年也都是在淘氣中度過,校長認為他過於貪玩而開除他,這讓愛迪生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是他的母親最了解兒子的濃厚興趣,她並不認為兒子的興趣是不務正業。
後來母親在地下室為愛迪生建了一間實驗室,支持孩子的科學試驗,進而使愛迪生的發明能力得到了開發。十二歲那年,他在火車上賣報紙,但又同時偷偷在火車做實驗,差點害列車爆炸。列車長一怒之下,狠狠打了他一記耳光,這一耳光讓愛迪生的耳朵終身殘疾。
後來,耳聾的他又當過電報員,還是繼續學習、研究科學。一八六二年發明留聲機,轟動全世界。
如果當初沒有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以及為愛迪生創造出自由的環境,就算他天資再好,恐怕也不會成為大發明家。愛迪生的成功,與父母為他創造的關愛與支持家庭氛圍是密不可分的。
為人父母一定要懂得家庭氛圍的重要性,不要把家庭變成死板無趣的教室,讓孩子整天都覺得自己還在學校。愉快自由的家庭氣氛本身就是一種教育,但是光要做到這一點還是相當不容易的。
想要營造、保持美好和諧的家庭氣氛,父母要先克服情緒上的隨心所欲。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心事,父母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平和、明朗、樂觀,千萬不要把憤怒、怨恨、沉鬱等消極情緒傳染給孩子。
★讓幽默為家庭增添樂趣
大家都希望家庭是寧靜又和諧的避風港,生活中相當需要笑聲做點綴。所謂的幽默應該是帶有自嘲、寬慰、機智、純真的元素,雖然每個人幽默的方式不同,但卻能帶來一樣的效果,例如,遇到家人生悶氣時,你可以和他開玩笑說:「奇怪!天氣預報明明是晴天啊,怎麼多雲轉陰啦?」
假日盡量全家聚在一起,講講故事,說說笑話,這樣既有教育孩子的作用,又能增加不少樂趣。
★如何營造歡樂的家庭
●原則一:創造自由的家庭環境
心理學研究顯示,有利於孩子發展創造性的前提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孩子在發揮創造力時,都不希望自己受到嘲笑或干擾,希望能自由自在地專注於自己的活動。所以,給孩子自由十分重要。
●原則二:讓笑聲充滿整個家庭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請父母讓家庭充滿笑聲。「笑」是聯絡感情最好的方法。如果孩子可以生活在笑臉盈盈、笑聲朗朗的家庭中,必然會心情愉快,也一定會有進取向上的力量。
●原則三:調整對子女過高的期望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可以理解,但是當子女由於種種因素,某些方面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時,許多親子間的矛盾和衝突就難以避免。打、罵只是一種感情發洩,對於改變子女的現狀無濟於事。與其徒勞無功去責備,不如降低期望值,讓子女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選擇前進的道路。
●原則四:不要過度干涉孩子的行動
有很多事例都證明,沒有一個孩子是在訓斥、干涉和棍棒威脅下成材的。棍棒威嚇雖然有一時之效,但是不會持久。父母把孩子當做朋友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則,但是這需要父母有良好的情緒修養、較高的精神境界和擺脫親子感情糾纏的超脫精神。
父母過多地干涉、訓斥孩子,都是不適當的。為了孩子,每一個家庭都應當具備和睦、愉快、幸福、美滿的氛圍。
~以上資料摘自《不打不罵 如何教好孩子》成墨初◎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