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常春月刊) | | 目前台灣各地適合照護失智症患者的的公私立機構還不算多,照護機構種類很多,各有不同,有24小時的長期照護機構、安養中心、老人養護所、護理之家等,也有居家護理所、日間照護的失智照護中心或失智症日間病房等。究竟這些失智照護中心的功能為何?能提供哪些服務?什麼樣狀況的失智患者,適合住進長期照護的相關機構? 談及失智照護中心的功能,首先要了解失智症患者的狀況。所謂的失智症只是一種統稱,造成的原因很多,可能是退化性失智症,例如阿茲海默症等,約占60%;可能是腦中風或頭部外傷,造成智能減退的血管性失智症;可能是腦瘤、腦膜炎後遺症或水腦症所導致;可能是血液問題,或是肝不好、腎不好,或是代謝功能不好;也可能原因不明。 而根據甄瑞興7月中出席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國際阿茲海默症會議,有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其實一位阿茲海默症患者其腦部的退化,早在發病前10~15年己開始,現在科技上也有辦法讓阿茲海默症早10~15年診斷出來,只是病人有這個需要嗎? 如果單純只是記憶力的輕微減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能照顧自己,就國際的標準而言,並不能認定是失智症,而可能只是輕度智能障礙;若是記憶力減退,造成足以影響日常生活自理問題,才是定義上的「失智症候群」。 談到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甄瑞興表示,因為造成失智症的原因不一、過程互異,結果也會迥然不同,治療與照顧的方式更會因而有異。例如因嚴重頭部外傷或腦中風導致的失智症患者,病人可能馬上臥床、行動困難;若是正常腦壓水腦症不開刀,則可能2~3年之後也得臥床。 其中,頭部外傷、腫瘤、水腦症等,可藉由開刀處理與改善;中風仰賴平日的妥善預防,也能避免再中風惡化;唯有退化性失智的阿茲海默症,無法以手術或藥物根治,但病人卻每天到處走動,隨時可能走失。因此,如何使病程緩慢退化,及如何照顧家中的阿茲海默症患者,並能夠讓他有一個尊嚴的晚年生活,至為重要。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