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幾乎是當前全球的流行病,在臨床上,會呈現出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聚集的現象,而且有愈來愈多研究證實,罹患代謝症候群者的死亡率,特別是中風及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明顯比沒有代謝症候群的人要高。 代謝症候群的5項指標,如下: 1.肥胖:男性腰圍≧90公分(35吋半),女性腰圍≧80公分(31吋半)。 2.血壓異常:未服用藥物下,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5mmHg。 3.血糖偏高:未服用藥物下,空腹血漿血糖≧100mg/dl。 4.三酸甘油酯偏高:未服用藥物下,三酸甘油脂≧150mg/dl。 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未服用藥物下,男性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0mg/dl,女性<50mg/dl。 其中只要符合5項指標中的任3項,就可以定義為有代謝症候群。而新近的研究也發現,如果有3個代謝症候群的組成因子,則得糖尿病的相對危險性,是一般人的5倍以上,合併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險也增加1.5~3倍。尤其是組成因子數目愈多者,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病與死亡率的機率愈大。 在各項危險指標中,又以腹部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最為密切。黃世貝指出,腹部肥胖者因有較多的體脂肪,會使血中游離脂肪酸過高,,這種情形有可能干擾胰島素訊息傳遞,研究進一步發現長期下來甚至使其演變為胰島素阻抗,進而成為糖尿病,甚至引發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黃世貝提醒,自覺壓力沈重的上班族,平時一定要設法做好健康管理,萬一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35.5吋)、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31.5吋),或是BMI值超過24以上,即代表身體開始發福的警訊,且可能對健康形成潛在危害。此時務必請教醫師尋求改善之道,同時也要積極調整工作與生活型態,以免成為「過勞肥」的受害者。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