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水果王國,水果品質好、產量多,而且還常常滯銷。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市場就會傳來水果滯銷的消息,從芭樂到香蕉、木瓜,時不時都能在報上讀到「果賤傷農」的新聞。這時候大家很自然的都會把箭頭指向農委會,認為這個農業最高主管機關,沒有把水果的產銷機制管理好。
最近網路上就開始流傳一則笑話:猜猜看,接下來又有什麼水果要滯銷了?答案竟然是:農委會官員。
水果年年滯銷,不管問題出在哪個環節,但如果永遠用同樣思維和方法來面對,那根本不可能得到不同的結果。
在科技產業有句名言:「上帝不會懲罰失敗者,上帝只會懲罰懶人和笨人。」所謂懶人就是「明明知道對的事卻不去做」,而笨人就是「不斷重複做同樣的事,卻想得到不同的結果」。從過去的經驗看來,臺灣的水果滯銷現象顯然是這兩種人造成的。每次果農因為水果滯銷向官員陳情,得到的答案一定是:「尊重市場機制」。對處於水深火熱的農民,這樣的話實在很難聽得下去。
在官方的規畫下,臺灣農業的產銷形態在多年來早已定型,這個龐大牢固的結構,絕不是農民們想改變就能改變的,如果只是年復一年的用老思維來面對老問題,把問題丟給農民,那永遠只會得到鬼打牆式的問題與答案。
事實擺在眼前,歷經WTO年代之後的臺灣農業,已經不可能在供需機制上有太多的改變。臺灣水果今天所面對的困境是累積多年的宿疾,絕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能療癒。多年來,臺灣的水果一直有內憂(供需失調),也有外患(進口水果搶奪市場),要解決這些問題,首要之計就是跳脫出一直以來的「供需思維」,另闢藍海。
在歐美各國,結合食品科技和行銷手法來提昇農產品價值和解決供需問題,一直行之有年,其中,最經典的案例非「貴腐甜白酒」莫屬,這種甜白酒是目前歐洲身價最高的葡萄酒種,在匈牙利(叫Tokay)和法國(叫Saternes)、德國(叫TBA)都有生產。
「貴腐酒」的起源,是生產過盛的葡萄不小心染上「灰黴病(Botrytis Cinerea)」,導致葡萄水份大量流失而甜度劇增,果農們捨不得丟掉這些心血栽種的葡萄,試著拿來釀酒,想不到釀出的酒竟然像蜂蜜一樣金黃濃稠香甜,行家更盛讚這是「酒中之王,王者之酒(The king of wines and the wine of kings)」。
貴腐酒的故事也告訴我們,改變產品定位才能打破供需法則,同樣是葡萄可以被賤價拋售,也可以用來釀成貴腐酒。一樣的道理,面對年年滯銷的某些水果,政府和農民能不能試著利用科技和創意,來為這些水果創造新價值,也打破農產市場上行之有年的「供需法則」?
本文作者為聯合報系總管理處研發總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