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的典型症狀是肢體僵硬、動作遲緩等,但夢遊、憂鬱、莫名腹脹、嚴重便秘、肢體不寧、夜間抽動症、嗅覺喪失等非動作症狀,也可能是早期神經退化徵兆,一旦合併動作遲緩,建議就醫檢查。 巴金森氏症是盛行率與發生率排名第二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於阿茲海默型失智症。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動作障礙科主任陳柔賢說,早期巴金森氏症診斷不易,醫師多依賴臨床動作、症狀判斷,但典型症狀出現時,神經退化至一定程度,恐延誤用藥時機。 早期發現 醫療團隊試驗 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欣榮表示,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初期,常出現視力差、難入眠、便秘、味覺或嗅覺異常、夢遊、夢魘等情形,目前健保給付「單光子造影(TRODAT)」檢查,透過影像可判斷是細胞自然老化,或神經缺損導致巴金森氏症。 目前抽血或脊髓液、基因檢查,皆無法早期確診巴金森氏症。林口長庚神內系動作障礙科主治醫師翁意欣則指出,單光子造影的檢查時間較長,影像解析度不佳。 林口長庚分子影像中心主任閻紫宸表示,長庚團隊研發「AV-133造影劑」,配合正子影像,可早期發現中腦的黑質細胞是否凋亡,確診巴金森氏症,及早用藥,延緩細胞神經退化速度,不必等到動作遲緩症狀出現才治療。目前已進入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10名收案者的成效不錯。 好好控制 能過正常生活 長庚神經內科系主任陸清松說,巴金森氏症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三高疾病,患者若能好好控制,7年內仍可工作,14年能過正常生活。 林口長庚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林昆儒提醒,造影劑如放射線藥物,輻射線劑量相當於做胸腔電腦斷層,但孕婦、幼童、嚴重心律不整及幽閉恐懼症者,不建議檢查。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單定一說,流行病學發現,出現非動作障礙症狀,代表腦細胞退化,日後確實有較高機率會罹患巴金森氏症,但僅有一小部分的人會出現巴金森氏症,並非所有人皆會罹病。他認為,僅有非動作症狀,不需立即就醫。 小辭典/巴金森氏症 腦部神經退化疾病,因為腦部神經細胞基底核(basal ganglia)無法正常運作,產生種種動作障礙。 基底核中的一部分稱為黑質(substantia nigra),位於腦幹,分泌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會影響動作,分泌量降低至正常量的20%以下,就會出現顫抖、肌肉僵硬、動作緩慢等動作障礙。巴金森氏症即是黑質細胞退化死亡後,多巴胺分泌量減少而導致的疾病。 巴金森氏症治療包括藥物、手術與其他輔助性治療。 藥物治療包括補充人體多巴胺不足的左多巴(levodopa)、結構近似多巴胺的多巴胺模擬劑(dopamine agonists)等;手術治療用於藥物無法緩解症狀,或難以忍受藥物副作用時,常用方法是腦部深層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利用立體定位手術特定部位植入感應器,協助改善症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