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醫學院醫學系教授.張德明 醫療是社會安定的重要力量,無論預防或治療都是人民安居樂業最根本的憑仗。由內外婦兒四大皆空走向加急診的五大皆空,加麻醉的六大皆空,加重症…,台灣引以為傲的醫療制度如任由落井下石,終將摧枯拉朽的走向全面崩解,而醫療制度的崩解正是社會制度混亂的開始。 這個年代的台灣人應會同意,台灣數十年來最優秀的學生多選擇醫學,或是說醫學吸納了台灣數十年來最優秀的部分學生,而醫師中最優秀的則多選擇內外婦兒四大科,也因此讓台灣醫療的水準傲視全球,台灣人民的生命健康得到最佳保障,且近悅遠來。 這些聰明人追求的顯然不全然是名利,否則選擇法律或政治可能早已位居要津,選擇金融或電子也早已腰纏萬貫,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批人選擇任何行業,都依然有較大機會名利雙收, 因此不能武斷的批評他們利慾薰心。總有一些成就感或虛榮心,總有一些正義感或慈悲心, 也總有一絲悲天憫人的胸懷。而今,他們卻被粗魯的對待,被敵視扭曲,彷彿非要逼他們在誓詞白袍下,不准談錢、不適用勞基法、被嚴格評鑑、不斷進修、不准出錯、做錯了要罰, 還民事加刑事。聽來荒謬,卻正是這群優秀人今日所面對的處境與宿命。再舉個例看看,還有哪個行業付出與回饋是這般不平。 課堂上,我大聲疾呼醫學倫理,要效法史懷哲非洲行醫的情操,或耆老們堪為典範的事蹟;對照的卻是媒體上有人衝入急診毆打醫護,有醫護必須終身為賠償而工作,有醫護被逼到病人的告別式上香,有醫護頻仍出入法院,醫護解釋病情要對方簽字,甚至錄音錄影。不堪壓力者開始逃避,他們寧願遮蔽雙眼、放棄理想,也只不過卑微的想求個安逸。深感痛心的看著這些年輕優秀的孩子們開始逃避,而且應該是委曲求全的逃避。不忍苛責的看著這些年輕優秀的孩子們開始逃避,因為我們無法提供他們一個安定有保障的環境。 小時候,母親帶我看病,在刺鼻藥味、昏暗燈光下的診所中,由小窗洞中塞入現鈔換回藥品, 不能議價還得不斷致謝,那是個人交易的場景,銀貨兩訖且兩廂情願。健保實施後,醫病間交易隔了一層,於是沒病的嫌貴,有病的怪品質,總之都是醫護的錯。眼看當年搶破頭的內外婦兒成為今日的燙手山芋,選皮膚、復健、醫美顯然也非全然為了錢,可能只是少了一份擔心受怕。 健保不是沒有調整費率的機制,依規定5年要調一次的健保費,歷經15年才勉強調了兩次,該調而不調,累積到今日捉襟見肘,大家依然為眼前私利而冷眼旁觀。所謂社會正義之士還是選擇看著自己的荷包而噤若寒蟬。說是共業,是大家要承擔的,但大家的定義卻這般狹隘。若論醫療費用,台灣只佔GDP的6.1%,美國則達15.3%,享用內容則有天壤之別,而大家也應該都同意台灣是天。 醫療除罪化是另一個討論的重點,用判刑的威脅逼迫醫護不得犯錯,只能誘導他們遁入不易犯錯的科別,因之四大皆空,或僅做極度保守與防衛性醫療致勞民傷財。腸胃炎可能要做腹部超音波,壓力性頭痛也得安排頭部電腦斷層,只為了以防萬一。手術前的醫師說明,療效與併發症模稜兩可的中性解釋,更常讓病人陷入兩難,要靠擲筊杯決定未來。法律是防範壞人的,先進國家的醫療人員除罪化或刑責合理化,只因他們相信沒有醫療人員會故意致他們的病人於危險,當無意而犯錯時就須賠償並增加醫師保費做為懲罰,少了鋃鐺入獄的威脅,醫師應能更勇敢正面的引領病人走向正確的健康之路。看到在醫療這面世人稱羨的華麗的大牆上,磁磚一塊塊剝落,我們的心是痛惜的。如果健康是你生命�不可或缺的因素,多付一些合理的保費,找一流的人才在沒有壓力下為你放手一搏,不是最好的選擇嗎? 醫療制度是社會制度中的穩定力量,我們有舉世稱羨的醫療制度,基本上最照顧弱勢且幾乎無所不保、有求必應,而醫療制度�面最核心的就是醫護人員,且是極高水準的醫護人員, 最有價值的也是這群高水準的醫護人員,我們的社會應給這些醫護多一些鼓勵,多一些讚許, 溫暖那些冷卻的心,我深信這些年輕的孩子會願意多一些承擔、多一些犧牲,來實踐當年選擇的志業。各界先進也應多一些寬容,多一點體諒,想一想對這些年輕優秀的孩子是不是公平合理,做一些調整,做一些補強,讓他們能心無所懼的和疾病戰鬥,讓優秀的戰士再回到戰場,內外婦兒四大不空,彷彿希臘醫神阿斯克萊皮爾斯以超高醫術讓人壽命延長,致天界空盪,再進而追求唐朝名醫孫思邈「醫者期無醫」四大皆空的最高境界。 (選錄自《健康世界》440期,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