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米 洗米主要是將米中的小雜質洗掉,由於米粒中含有一些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維生素及礦物質,所以洗米時,搓洗力氣不要太大,以避免將養分搓掉,大約重複洗1∼2次即可,且最好在2分鐘內洗好,如果洗的是糙米,其在洗米過程中,可能流失的營養素較白米少,但也不宜洗太多次。 ◆加水 洗好米之後,接下來,就是在米中加水,加的水量多寡會直接影響到米飯煮起來的口感,水加得多時,煮起來的米飯會較軟,水量加得少時,煮起來的米飯則會比較硬,但是彈性佳。一般來說,一杯米的加水量比例大約是1:1.5,如果煮的是很新鮮的米,米與水的比例1:1亦可;若是舊的米,水就要多加一點,因為舊米的吸水性較差,舊米與水的比例大約在1:1.55左右;煮糙米、胚芽米及白米等不同米質的米,所需要加的水量也不一樣,若煮的是糙米,水就要再多放一些。 ◆浸米 加好水後,最好能讓米在水中浸泡一下子,讓米充分吸進水分,如此一來,煮飯時,由於米粒內充滿水分,可以讓米達到均勻加熱的效果,不會有外面軟、中間硬的情形。浸泡5分鐘約可吸10%的水分,泡1小時則可以吸到80%,一般來說,白米的浸泡的時間大約是30分鐘,如果煮的是糙米飯,那麼浸泡的時間大約需要1個小時,浸泡米的時間,會隨著冬、夏季而不同,夏天泡半小時,冬天可能就要泡更長的時間。 ◆燜飯 蒸飯時,用一般電鍋即可以炊煮出好吃的米飯,米飯燜煮中,千萬不要將鍋蓋打開,因為溫度會降低,讓米飯變得乾又硬。米飯煮好時,也不要直接就打開鍋蓋,一定要記得燜飯,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因為剛煮好時,內部水氣會分布不均勻,燜飯可以讓米飯均勻吸收鍋裡面的水氣,變得比較鬆軟香Q,同時讓鍋底的米,也都可以保持一定的水分量,避免鍋底的米飯因缺乏水分,口感變得很硬、比較難吃,一般建議燜20分鐘最好,若時間不足,最少也要燜10分鐘以上。 燜完飯後,打開鍋蓋,一定要記得鬆飯,如此,可以讓米飯將多餘的水氣排出,米飯吃起來會比較乾、鬆、Q,如果要讓米飯看起來油亮好看,也可以在煮米時先在米內加入一點沙拉油。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