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常春月刊) | | 一般來說,過敏性疾病與先天遺傳及後天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就有研究顯示,父母一方有過敏體質時,遺傳給下一代的機率約在3成左右;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體質,傳給下一代的機率則更提高到80%。 台灣夏季濕熱、冬天濕冷,尤其北部地區早晚溫差大,本身有過敏性體質的人,容易受到溫度、濕度變化,以及環境中塵?、灰塵等過敏原的刺激而發病。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門診中,就曾經接獲不少來台灣工作的歐美人士,都已經20、30歲,過去不曾有過蕁麻疹或過敏性鼻炎的情形,但來台灣居住沒多久,便出現嚴重皮疹,一發病就搔癢難耐,或是經常鼻癢、鼻塞、流鼻水,使得生活與工作都受到干擾。 有些成年人的過敏性鼻炎,在幼兒期並未發作過,而是在成年後於居住或工作的環境,接觸了某些過敏原,而開啟了體內的過敏機制。像過去也有到美國留學的學生,在百花盛開的季節首次出現花粉過敏症,鼻水擤個不停。 曹正婷表示,引發過敏性鼻炎的常見過敏原有塵?、灰塵、動物皮毛、蟑螂分泌物、黴菌、花粉,或海鮮、花生、蛋等食物。這些過敏原可能誘發過敏體質者產生一連串的免疫反應,使患者的鼻部組職發炎,若再加上溫差、濕度變化,或是吸入香菸、煙霧、劇烈情緒波動或運動出汗等誘發因子推波助瀾,則鼻塞、鼻癢、流鼻水、打噴嚏、眼睛癢、眼睛紅腫及黑眼圈等鼻過敏的症狀就紛紛顯現。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