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林口長庚質子治療中心 明年初營運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4/08/18 第406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林口長庚質子治療中心 明年初營運
新竹馬偕院長:不放棄設兒童醫院
生物製劑療法 25年乾癬獲控制
健檢數據放雲端 方便醫師參考
糖尿病新機轉 血糖、體重一兼二顧
深海魚抗失智 銀杏效用差
健康焦點 國健署統計資料:壽命變長了 病痛也變長
身歷氣爆現場 返家恐慌症發作
退化性關節炎 方法對可緩解

醫藥新知
 
林口長庚質子治療中心 明年初營運
記者曾增勳/龜山報導/聯合報
林口長庚醫院完成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新建硬體,長庚癌症及放射儀器設備陸續進駐,並選定腦瘤、頭頸癌、肝癌及攝護腺癌病患6人,下月起人體臨床試驗,預定明年一、二月營運,將帶領國內癌症治療進入新里程。

台塑已故創辦人王永慶生前拍板定案,林口長庚醫院打造全台第一座質子治療中心,專治癌症服務,院方表示,為建造質子治療中心,在龜山鄉文化一路、林口長庚對面,興建「永慶尖端醫療園區」,第一期斥資56億元(不含土地成本),已完成興建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

林口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洪志宏表示,由日本住友重工建造的質子加速器將在台組裝,為了解該中心的質子治療設備運轉是否順利,獲得衛福部核准,中心決定下月起開始進行人體臨床試驗,進入試營運階段。

該中心選定人體臨床試驗病患,包括腦瘤1人、頭頸癌2人、肝癌2人及攝護腺癌1人,總共6名癌症病患要進行臨床試驗,不是為測試療效,而是了解質子中心在治療病患時,運轉是否順利、病患在治療中和治療結束的反應。

新完成的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大樓,將擁有最新規格的質子治療系統,整個空間備置及規畫都採最高規格設計,不會擁擠,有全亞洲最大的癌症治療量體,未來包括X光等放射治療儀器都是最先進設備,提供病患最佳治療服務。

洪志宏指出,6名參與臨床試驗的癌症病患,將在治療一個療程後,再觀察兩個月,這項試營運臨床試驗大約四、五個月,如果一切運作順利,該中心可望在明年一、二月營業運作。

 
新竹馬偕院長:不放棄設兒童醫院
記者王慧瑛/新竹報導/聯合報
新竹市政府和新竹馬偕醫院催生新竹地區首家兒童醫院,預定地生變後,小兒科權威的新竹馬偕醫院院長李宏昌說,兒童醫院是新竹鄉親迫切需求的,將克服困難,讓理想實現。

63歲的李宏昌在馬偕醫療團隊服務36年,是小兒腸胃科名醫,工作常和孩子接觸,讓他保有童心,外表比實際年齡年輕。李宏昌說,近10年有3次因人生規劃想離開馬偕,卻在上帝安排下有了轉折,第3次就是前年底,總院院長希望他擔任新竹分院院長一職,發揮專長,規劃兒童醫院,也為邁向醫學中心做準備。

李宏昌說,過去在台北馬偕醫院服務時,常有新竹鄉親帶孩子到台北求醫,舟車勞頓,非常辛苦。他認為,新竹新生兒比例高,讓病患在最快時間得到最適當的醫療服務,成立兒童醫院是當務之急。

他說,前年一份調查提到,全台319鄉鎮中,無兒醫鄉鎮達132個,足見兒醫資源的城鄉差距,馬偕小兒科團隊已前進竹縣五峰鄉駐診,提升偏鄉醫療。為留住醫護人才,新竹馬偕醫院托兒所明年就要招生,幫同仁照顧子女,讓同仁專心工作。

 
生物製劑療法 25年乾癬獲控制
記者林孟潔/基隆報導/聯合報
基隆市王姓男子25年來飽受乾癬所苦,走到哪皮屑就掉到哪,他曾聽信偏方嘗試以蜂膠、煤油及檳榔汁塗抹在患處,都沒有效果,直到接受生物製劑療法,才得以控制病情。他昨天上午與基隆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鐘文宏分享治療的心路歷程。

鐘文宏表示,乾癬為一種慢性皮膚炎,與體質及遺傳基因有關,加上後天作息不正常、壓力過大、抽菸及喝酒,就容易發病。乾癬不會傳染但無法根治,只能以藥物控制,全國目前約有6萬多名乾癬患者,其中僅5000人積極接受治療。

他說,乾癬不只是皮膚問題,而是身心靈的疾病,會影響患者的人際關係、家庭及工作,且病患罹患糖尿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2倍,高血壓的機率也高出1.5倍。他鼓勵病患積極治療乾癬,除了改善生活品質外,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王姓病友(52歲)飽受乾癬所苦25年,起初在頭皮上發現紅斑,並由頭皮擴散,最後全身70%皆布滿乾癬。晚上睡覺時常癢到醒來,抓到流血流膿,夏天也不敢帶小孩到泳池游泳,他說「我走到哪皮屑就掉到哪」。

他曾因為乾癬遭到客戶及上司的嫌棄,毅然辭去業務工作轉行賣衣服,他的岳母還曾因為乾癬反對婚事。後來開始聽信各樣偏方,除了吃健康食品、靈芝及葡萄籽等補品,還塗抹蜂膠及煤油,甚至到檳榔攤購買加了石灰的檳榔,將它搗碎後取出檳榔汁敷在患處。

但病急亂投醫,胡亂相信偏方的結果,讓他的乾癬更癢更嚴重,後來到長庚醫院接受鐘文宏醫師的建議,申請接受生物製劑的治療,打3劑後病情明顯好轉。

鐘文宏表示,只要是身上出現有10個手掌大的乾癬,接受照光、口服藥及外用藥等傳統治療,3個月後未見好轉的中重度乾癬病患,都有機會接受生物製劑療法,並申請健保給付。

 
健檢數據放雲端 方便醫師參考
記者鄭宏斌/台南報導/聯合報
金華社區遠距健康管理昨啟用,里長柯崑城表示,將和社區關懷據點結合,除定點服務外,也能攜帶,讓志工訪視里民時,將健檢資料電子化,方便記錄、傳送到醫院,讓醫生參考。若數據發生異常時,社區管理師也會關心,里民表示,像「多了1位醫生朋友」。

萬國健康公司與金華社區首度合作,提供整體規劃服務,將「血壓、血糖、體重、體脂」等日常健檢數據電子化,雲端傳回總公司儲存,使用戶能夠免費設置帳戶,儲存個人健檢數據。

柯崑城說,社區關懷據點結合「遠距健康管理」、「類家醫制度」的作法,除了能夠隨時觀察里民健康安全外,志工訪視時也能就近觀察、反映給里辦公室。遠距健康管理也提供視訊諮詢服務,給予意見,預期能「減低醫療資源的浪費」。

金華社區「社區關懷據點」結合「遠距健康管理」作法並非首創,但社區穩定的志工來源及里民健檢慣性,讓原本預期60位健康管理名單,昨已突破120位用戶數。

「社區的力量很重要」,萬國健康公司執行長蔡金城表示,遠距健康管理服務產業的個人使用戶不多,適合在社區使用;目前也和北區成功里合作,白河地區、後甲關懷據點仍接洽當中。

柯崑城說,短期目標希望能完成500位,總目標是將里內2187位全納入資料庫,落實遠距健康管理,讓人人都有個醫生朋友。

這套系統已和台南市立醫院連線,能將用戶人日常健檢數據資料傳輸至醫院,讓醫生參考。蔡金城說,未來將與奇美、新樓、郭綜合等醫院合作,讓民眾將病歷帶著走。

 
糖尿病新機轉 血糖、體重一兼二顧
李樹人/聯合晚報
據統計,台灣糖尿病患者高達170萬人,其中九成需要服用藥物,但實際接受治療達到治療目標的比率卻偏低,原因在於傳統藥物容易使人發胖,及產生低血糖等副作用;醫師警告,如果血糖數值未能妥善控制,恐增加腦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長黃建寧指出,糖尿病是一種生活型態的疾病,一旦被診斷為糖尿病,務必改變生活型態,養成運動習慣,維持良好飲食型態,控制血壓、血脂,如果無法在三個月內讓糖化血色素降至7以下,就必須考慮藥物介入治療。

如果未妥善控制血糖,將引發血管疾病,大血管方面包括心肌梗塞、冠心症、腦中風、周邊動脈阻塞,小血管則可能引發神經病變、眼底病變造成視網膜出血、腎臟病變,嚴重的甚至必須洗腎。

2014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公布最新糖尿病照護進展,使用三個月單一口服藥物(如metformin)療法無法達標時,應調整治療方案,若併用口服新藥SGLT2抑制劑或DDP4抑制劑,有四成可達到血糖治療目標,讓糖化血色素小於7。

「全新機轉SGLT2抑制劑為第二型糖尿病治療帶來新突破!」黃建寧表示,SGLT2抑制劑可以抑制腎臟重新再吸收葡萄糖,將多餘的葡萄糖透過尿液排出體外,藉此達到控制血糖效果。

傳統糖尿病藥物容易讓人發胖,且有低血糖等副作用,黃建寧說,新藥有全新作用機轉,不需經由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而是由腎臟排除多餘糖份,不會增加低血糖風險,且可減輕體重。

目前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已核准此抑制劑用於第二型糖尿病治療,第一型糖尿病療效也在進行臨床實驗也正進行中,目前尚無制訂適應範圍症。

黃建寧提醒患者,應積極配合醫囑接受治療,控制血糖,配合運動、飲食控制、戒菸、控制血壓血脂等,藉此減少大、小血管病變的風險,增加生活品質。

 
深海魚抗失智 銀杏效用差
記者謝進盛/麻豆報導/聯合報
罹患失智症長輩日增,麻豆新樓醫院建議,年長者多運動、從事社交活動,把握「地中海飲食3原則」,以少油高纖,多吃深海魚,降低失智症發生。坊間廣告常說要多吃銀杏,醫師表示,其實效用不大。

68歲退休老師陳先生最近到麻豆新樓醫院身心內科就診,醫師黃偉哲表示,陳阿伯4年前出現記憶力變差,起初只是常忘記東西,去年突然認不出妻子,常問「你丈夫是誰?」、「為何跟我睡在一起?」除了脾氣變暴躁,還常在家亂大小便,經診治,確定罹患失智症。

黃偉哲表示,照顧失智症處理原則為,協助家屬及主要照顧者,要去接受失智症診斷,了解病人出現的精神行為問題並非故意;而是失智症疾病本身所導致的,多一點包容。

「地中海飲食3原則」,可減少失智症發生,包括多攝取蔬果、豆類、穀類等,選擇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堅果等。多吃深海魚類,如沙丁魚、鮭魚、金鎗魚,藉由富含omega-3降低血壓,降低血液三酸甘油酯濃度。

黃偉哲建議,應該要鼓勵長輩多增加社會互動,如應該常與外界接觸,藉由穩定的社交活動,延緩腦部退化。

 
健康焦點
 
國健署統計資料:壽命變長了 病痛也變長
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聯合報
東海大學統計系教授林正祥分析國民健康署資料發現,六十歲民眾大約還可以活上廿年,但往後的人生卻只有九年是健康的;換句話說,餘生半數時間,可能臥病在床、或喪失生活功能。

若說人生七十才開始,林正祥的分析狠狠打了這句話一巴掌。統計顯示,七十歲老人還可再活十二點八年,但僅有五點五年處於真正的健康狀態,遑論退休後可以一圓人生夢想。

一九五○年代,國人平均餘命大約只有六十歲;五十多年後的今天,平均餘命達到八十歲。但壽命變長,卻未必等於活得更健康。

林正祥指出,成功老化要從身體、心理、社會三層面來看,包括日常生活可以自理、心理沒有憂鬱,及認知功能正常、沒有失智,社會層面則是仍有跟親友、他人互動,不是「孤單老人」。

老人長壽,卻沒有成功老化,衝擊目前勞動人口,未來這群人上有臥病長者,下有撫養幼童。林正祥擔憂,台灣勞動人口將從二○一六開始,每年減少十三萬人,老年人口首次超越小孩,人口年齡中位數首次超過四十歲,「這一年將是台灣最關鍵的一年。」

林正祥認為,慢性病防治是成功老化首要克服的難題,糖尿病、高血壓與心臟病等慢性病,是造成長者無法維持生活品質的隱憂。

多數國人擔心癌症對生命的威脅,但國民健康署研究員蔡維誼表示,分析十大死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謝症候群造成的死亡人數,遠多於癌症,乳癌與大腸癌等癌症,也被認為與肥胖有關。

林正祥表示,面對高齡化社會及少子化衝擊,提早照顧自己健康,才是因應之道;「老化沒有辦法避免,但可以讓老化伴隨的不健康時間愈短愈好。」

 
身歷氣爆現場 返家恐慌症發作
記者魯永明/嘉義市報導/聯合報
「高雄氣爆另類災情!」嘉義市陳姓業務員在高雄氣爆當天,開車經過災變現場,突有水溝蓋飛閃眼前,嚇得連夜回家,慶幸逃過死劫,卻心跳加速、胸悶、喘不過氣,母親認為他鬼月半夜經災區可能卡到陰,帶他到廟裡收驚,症狀未改善,經嘉義市陽明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李連冀診斷「典型恐慌發作」。

「整個人感覺快死掉,陷入極度驚恐,愈想壓抑身體愈不聽使喚,卻找不出生理病因!」32歲陳男說,連夜開車回嘉義看新聞才知死傷慘重,雖慶幸死裡逃生,但現在連進公司電梯都感覺吸不到空氣、頭昏腦脹、四肢發麻直冒冷汗,同事看他臉色發白。

李連冀表示,典型恐慌發作患者對恐慌症再次出現有預期性焦慮,給予適量抗焦慮藥劑,並教導透過腹式呼吸及肌肉放鬆練習,緩解突如其來緊張焦慮;治療後,陳男找回身體自我控制感,鬆了一口氣,透過醫師支持治療,清楚如何面對症狀,發作情況減少,工作生活不再困擾。

 
退化性關節炎 方法對可緩解
記者洪敬浤/台中報導/聯合報
許多人深受退化性關節炎之苦,聯合報系「元氣周報」邀請復健科醫師周立偉,主講「關節照護」,吸引大批民眾。周立偉說,退化性關節炎無法治癒,但可有效緩解,從服用葡萄糖胺到注射自己血液,最重要的是找對方法,可改善生活品質。

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50歲以上民眾,在台灣65歲以上長者中,每2人就有1人罹患,特別是肥胖、婦女、骨質疏鬆者或長時間維持蹲姿的人,更容易深受其苦。

周立偉說,退化性關節炎是關節慢性發炎,不是一夕發生的,民眾常因膝蓋、腰部疼痛就醫,才發現關節已開始退化;初期症狀為運動過量時,膝蓋會疼痛、軟腳,蹲下時不靈活,早晨膝蓋僵硬等。

醫師強調,等到膝蓋經常性疼痛,甚至牽動小腿、足踝或腰酸背痛者,很多人此時才就醫;急性期可吃止痛藥,搭配復健、輔具等,可緩解症狀,肥胖者應減重運動,如果症狀持續惡化,最後得手術置換膝關節。

周立偉說,退化性關節炎無法治癒,但有許多方法可緩解,常見的如打玻尿酸,可保護膝蓋軟骨;服用葡萄糖胺,在體內合成膠原蛋白,補充膝蓋軟組織;近年來有乳油木果萃取的活關素75,也可降低發炎,改善症狀。

醫師表示,較新研究的增生注射療法,在筋骨疼痛處注射高濃度葡萄糖容易,可誘使身體再生、修護;還有PRP再生注射療法,從自己抽出血液後,分離出可促使傷口癒合、軟骨增生的物質,再注射到患處,可促使軟骨增生,但兩項治療都得經過多次療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