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愛滋器捐、受贈 醫界籲開放


金庸之最,獨有茶館領銜金字招牌;茶館已開,敬邀四方豪傑仗劍前來!各位看倌請來欣賞【金庸茶館電子報】 【雷驤.Pocket Watch】以畫像當底片,將城市風情片片拼湊、凝聚生活原味,生命風貌即在此刻現形!!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4/08/12 第405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急診塞不塞 「即時看板」全都露
急診非先來後到 衛福部:將建更便利平台
健康焦點 愛滋器捐、受贈 醫界籲開放
愛滋器捐愛滋 醫師:技術待克服
保健優概念 以為灰指甲 竟是皮膚癌
北市登革熱升溫 26病例全來自境外
忙救災… 腳泡積水 小心蟲入侵

醫藥新知
 
急診塞不塞 「即時看板」全都露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聯合報
重大災難發生時,傷患送醫常碰到各大醫院急診「塞車」。非政府組織「零時政府」(g0v)昨推出「急診即時看板」,整合林口長庚等卅一所「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的急診即時資訊,有多少人在等病床、等加護病房,都可在如股市大盤的圖表上一目瞭然。

各大醫院雖提供即時急診資訊,但散見各醫院網站,衛福部雖有彙整網頁,但僅把各醫院的網站連結放在同一頁,要查看得花不少時間一一點開網站,相當麻煩。「急診即時看板」則提供整合後的即時資訊,網址為er.mohw.g0v.tw。

急診看板發起人Tom Shih說,高雄氣爆事件給他靈感,如能整口急診資訊,不僅可協助救災,也可讓病患及家屬立即掌握各醫院的擁擠、負荷程度。

Tom才提出專案,g0v各領域專家便自動自發參與,七個人花八小時,寫了卅個程式,把看板做出來,整合的內容包括等住院、等加護病房、等推床的人數、急診滿床通報等。

如昨天林口長庚在清晨五點到中午十二點半間,等候病床的人數急遽增加,從一人增為七十四人,是全台急診最擁擠的醫院;亞東醫院也不遑多讓,全天各時段都有廿五到近四十人等床。

等待加護病房部分,高醫大附設醫院從前晚到昨天下午,持續有六、七人在等,人數最多,直到昨傍晚才下降;第二名是台大醫院,一度有六人在等;第三名包括台中榮總、林口長庚等醫院,一度有五人在等。

Tom表示,醫院未來若能提供更多資訊,如單一病人的「急診待床時間」,可更精確得知病床翻床情形;他也建議政府也可將安養機構的床位資料公開,讓病人家屬評估轉哪家安養中心最合適,加速出院、無縫接軌。

醫療盟則呼籲,除卅一所「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其他醫院也應公開急診即時資訊。

 
急診非先來後到 衛福部:將建更便利平台
記者吳佳珍、張嘉芳/台北報導/聯合報
「g0v零時政府」彙整全國重度急救責任醫院的急診即時資料,公布等床人數;衛生福利部表示,急診不是便利門診,醫療牽涉病情危急程度,資源必須留給最緊急的人,並非只是單純的先來後到。

不過,衛福部也承諾,將參考民間團體的即時資訊系統,未來將資訊平台建置得更友善便利,同時納入分科資訊、特殊醫療設備及使用情形,讓資訊更透明。

衛福部醫事司長王宗曦表示,七成五的急診患者自行就醫,透過醫院門診或急診轉介占一成五,僅一成透過救護車轉送;但急診畢竟不是門診,須依據檢傷分類的嚴重程度決定就醫順序。

衛福部發言人王哲超則說,醫療處置需視病情、家屬意願、疾病不同處置方式、所需特殊器械設備、使用情形及人力等,有不同考量。以腦出血為例,一一九救護人員接獲病患後,透過用無線電即時聯繫醫院,了解腦神經外科醫師及開刀房準備情形,反而更能掌握現況。

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陳日昌指出,零時政府的急診資訊平台可作為衛福部對各醫院急診品管、或醫院內控的參考依據;對檢傷分類屬輕症的患者也有參考價值,但對於重症患者,如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病患,醫師會優先處理,不會因急診滿床就被拒絕,無法治療。

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表示,零時政府花一個晚上就整合各家醫院資訊網頁,卻不見主管機關付出如此努力。

張志華建議,資訊未來可以更簡化,例如仿美、加等國,用「紅綠燈」表示現在適合去哪家醫院掛急診,或開發App應用程式,如新竹市政府推出夜間兒科急診App,以免民眾白跑。

 
健康焦點
 
愛滋器捐、受贈 醫界籲開放
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聯合報
愛滋感染者可以接受器官捐贈嗎?醫界呼籲開放愛滋感染者器官捐贈與受贈。但衛福部指出,愛滋感染者可接受活體器官捐贈;至於捐器官給他人,或列入屍體器官移植等待名單,需要修法,也待凝聚社會共識。

日前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陳宜民接到一名台商陳情,他同時為愛滋感染者及肝硬化患者,肝臟移植有機會救他一命,而他的兒子、女兒都願意捐肝給他,但擔心被醫院拒絕。

台商的女兒先求助疾病管制署,再被轉介到衛福部醫事司,經人員解釋,愛滋感染者可接受活體捐肝,但需評估患者體內病毒量,才能決定是否可以接受移植。

不只接受活體捐贈,醫師也為愛滋感染者接受屍體器官捐贈請命。「愛滋感染者器官捐贈是國際潮流。」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說,歐美國家早在十年前,就讓愛滋感染者像一般民眾一樣,列入屍體器官移植等待名單,且愛滋感染者也可捐贈器官給其他愛滋感染者。

李伯璋表示,病情控制良好的愛滋感染者,接受器捐後存活率與一般民眾無異。

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王水深也贊成讓愛滋感染者接受器官捐贈,他表示,若愛滋感染者願意捐出器官,也可給予有需要的愛滋感染者。不過,王水深說,民間團體對於愛滋感染者接受一般民眾捐贈器官,仍有疑慮。

醫事司司長王宗曦說,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防治條例規定,愛滋感染者不得捐血、捐贈器官。愛滋感染者需持續服用抗病毒藥物,接受器官捐贈後,還要服用抗排斥藥物,恐激化愛滋病毒,產生副作用,因此不建議愛滋感染者接受器官移植。

王宗曦指出,目前法令不限制愛滋感染者接受活體器官捐贈,但要讓愛滋感染者也能接受屍體器捐,經過專家會議討論,尚無共識。疾管署也表示,未來將再召集相關團體、專家討論,朝向提升愛滋人權目標前進。

 
愛滋器捐愛滋 醫師:技術待克服
記者楊欣潔、吳佳珍/台北報導/聯合報
針對開放愛滋器官捐贈給愛滋感染者,感染科醫師認為,不同感染者體內愛滋病毒種類不同,可能產生抗藥性,技術上是一大挑戰。

愛滋感染者若服用抗病毒藥物,產生抗藥性,一旦捐贈器官,也可能把具抗藥性的病毒,移植給受贈者,影響受贈者後續治療。

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表示,愛滋病已非絕症,而是慢性病,感染者只要定期用藥,生活、平均餘命和一般民眾差別不大,因此也應享有等待器官移植的權利;歐美國家多開放愛滋感染者可接受器官捐贈,但因技術限制,較少開放感染者互相捐贈器官。

謝思民說,愛滋病毒不只一種,不同感染者體內病毒種類不同,即使是愛滋感染者彼此間性行為,都建議要戴保險套,避免病毒交叉感染,更何況是器官捐贈;除了病毒種類不同,愛滋器官捐給愛滋感染者也會有抗藥性的問題。

謝思民說,愛滋患者器贈器官給愛滋感染者的技術複雜,就像愛滋感染者與非愛滋感染者結婚想要生子,須先將精卵取出,透過洗滌術將愛滋病毒清除後,再植入母體受孕。

除技術限制,部分醫護人員擔心,替愛滋感染者進行移植手術時,感染風險較高。但王水深認為,醫護人員本該一視同仁對待患者,不應差別對待。

除了愛滋感染者,器官捐贈還有其他禁忌。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執行長江仰仁表示,愛滋病、庫賈氏症患者不適合捐出器官,但敗血症、開放性結核病、藥物成癮、病毒性腦炎等患者,經過醫師說明,若受贈者及家屬同意,仍可捐出器官。

除了上述的禁忌,尚有許多灰色地帶,需要醫師現場判斷,例如泌尿道感染者是否可捐贈腎臟,可能因各家醫院經驗、設備及人員等考量,有不同結論。

 
保健優概念
 
以為灰指甲 竟是皮膚癌
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聯合報
一名61歲男子右手中指甲增厚變形,且顏色暗沉,曾懷疑為灰指甲,但使用藥物3周後仍時好時壞,甚至出現疼痛及分泌物,進一步檢查竟發現為皮膚癌。

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思穎說,這名男子用抗黴菌藥物治療後未好轉,後來培養檢驗男子指甲的黴菌也發現,並非灰指甲常見的皮癬菌而是念珠菌,因此懷疑可能為皮膚癌。

台北榮總再為男子做組織切片後,確定是十分罕見的甲板下鱗狀細胞癌;幸好癌細胞僅侵犯到真皮組織,他接受手術清除癌細胞後,目前恢復情況良好。

北榮皮膚部主任劉漢南說,灰指甲是黴菌感染疾病,台灣盛行率高,但甲板下鱗狀細胞癌病例十分少,根據文獻資料,全球只有200多名病例,榮總也只收治過2到3名病例。

甲板下鱗狀細胞癌好發在60歲者,初期沒有症狀,也常被誤認為是灰指甲,而受到忽略。

朱思穎說,甲板下鱗狀細胞多侵犯手指,且好發於食指與中指,多僅侵犯1指,但也有侵犯2到3指;危險因子包含外傷、曾接受過放射線照射、使用過含砷的地下水或病毒感染等。

朱思穎表示,灰指甲與甲板下鱗狀細胞癌區別在於,皮膚癌好發於手指甲,而灰指甲則較常見於腳趾,且灰指甲也較不會有疼痛或分泌物。

若能早期診斷發現甲板下鱗狀細胞癌,癌細胞大多局限在表皮內,治療時只要拔除指甲,切掉一部份甲床,日後雖無指甲,仍可保留手指頭。

但如延遲診斷,癌細胞可能往下延伸至真皮,甚至侵犯骨頭,當癌細胞侵犯較深,就須截掉手指。

 
北市登革熱升溫 26病例全來自境外
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聯合報
北市府衛生局昨天表示,截至10日,北市累計26例登革熱個案,全部是境外移入。

衛生局鑑於今年東南亞、南亞及南台灣登革熱疫情嚴重,提醒民眾前往這些地區務必防蚊。

衛生局疾病管制處副處長黃繼慶表示,北市境外移入登革熱個案主要來自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分別有10、9、2例。

也有人到泰國、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法屬波里尼西亞和諾魯遭感染。

黃繼慶指出,防範登革熱最有效、省錢的方法,是每周檢視家戶內外的環境衛生,養成巡、倒、清、刷積水容器的習慣,讓病媒蚊無法產卵繁殖,比噴藥滅蚊有效。

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也查核78件防蚊液產品、檢視產品外包裝。

食藥處長邱秀儀表示,防蚊液產品分為可直接使用於人體皮膚、環境用藥等兩大類,環境用藥不能用在皮膚上,若誤用應馬上沖清水清洗。

邱秀儀說,精油類防蚊產品是民眾常用於皮膚的防蚊液,不過,精油類防蚊液具揮發性質、作用短暫,這類產品不能宣稱醫療效能。

市民若有登革熱防治、通報問題,可撥打02-23753782洽詢;如發現防蚊產品標示違規,也可向衛生局舉發,檢舉專線是1999轉1045。

 
忙救災… 腳泡積水 小心蟲入侵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聯合報
連日來豪雨不斷,高雄氣爆災區居民忙救災外,還得應付淹到家門口的大水。一名皮膚科醫師表示,氣爆發生後,曾有好幾位災民因手腳外傷就診,他特別提醒這些民眾別讓腳部長時間泡在水裡,否則輕則濕疹、黴菌感染,若傷口遭泥水中的細菌甚至弓蟲入侵,嚴重的話還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皮膚科開業醫師王銘燦說,近兩個月來氣候悶熱、潮濕,門診上有五、六成都是濕疹及黴菌感染患者,有的人光是上下班通勤時腳被淋濕,悶個幾小時就得到香港腳。他表示,最近傳出不少災區居民手腳起紅疹,應該與吸入丙烯氣體無關,而是因幾天來停水停電、環境熱悶,加上身體長時間處在疲累狀態,才引發濕疹。

診所距離災區不遠的皮膚科醫師宗天一認為,一般人連腳泡在雨水裡,都可能得香港腳和濕疹,災區道路積水成河,還夾雜大量泥沙、細菌,災民忙著清掃,感染機會更大。

他表示,氣爆後曾有好幾位災民因手腳外傷到診所來包紮,他擔心災區箱涵沖刷出大量泥水,很容易有弓蟲跑到傷口寄生,甚至可能因免疫力降低,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宗天一提醒,災民忙於救災,無法避免腳部泡水,仍須注意隨時以乾淨的水沖洗腳部,不要讓汙水在腳上停留太久。

大同醫院皮膚科醫師陳盈君說,往年颱風過後,會有零星民眾因腳上微小傷口泡到髒水又不以為意,最後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嚴重的話會有發燒、畏寒甚至引發敗血症,預防之道就是保持腳部乾燥、遠離髒水。

受訪的皮膚科醫師說,雖然災區曾淹水,目前還沒看到災區皮膚病患者明顯增加。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