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乳房有硬塊 以為漲奶竟是癌


如何讓學英文變得有趣,不再枯燥乏味?快跟著【海洋首都中英文雙月刊】,一邊暢遊高雄一邊輕鬆學英文! 【櫻前線JAPANESE電子報】帶你認識日本文化,讓日語學習不再侷限於傳統教科書,更貼近生活。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2/02/20 第344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C肝患者罹癌機率 6指標可預知
健康焦點 龍寶寶踴躍報到 聯醫趕緊加床
醫師、消防交流 提升救護品質
保健優概念 乳房有硬塊 以為漲奶竟是癌

醫藥新知
 
C肝患者罹癌機率 6指標可預知
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灣C型肝炎患者約五十萬人,中央研究院團隊透過長期追蹤,從年齡、是否肝硬化及肝功能指數等六項指標,預測患者未來十年、十五年罹患肝癌的機率,準確度高達八成。C肝患者可參考檢驗報告自行試算。

中研院院士陳建仁帶領的研究團隊,於亞太肝臟研究學會國際會議發表此研究結果,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李美璇因此獲頒青年學者獎。不過,此預測模式僅適用於卅歲以上亞洲人,台灣肝病學會計畫建置自我檢測網站、智慧型手機程式,供民眾使用。

預測C肝患者未來罹患肝癌機率的指標中,血清指標占很重要地位,包括C肝病毒核醣核酸(RNA)濃度、病毒基因型、肝功能指數、肝功能指數比值;另兩項指標則是年紀、有無肝硬化。

六項指標各有分數,總分從最低零分到最高廿五分,罹癌風險隨分數增加上升。若為廿五分,十年及十五年罹癌率高達八成三及九成九(詳見附表)。

陳建仁舉例,張三今年五十三歲,肝功能指數八十、肝功能指數比值二、有肝硬化,RNA濃度高且基因型為第一型者,總分為廿三分,十年後罹癌風險約六成一,十五年更高達九成。

C肝病毒基因共有六型,台灣以第一、二型患者居多。陳建仁說,第一型患者罹患肝癌風險最高;四十五歲以上或有肝硬化的C肝患者,罹癌風險也加倍。

陳建仁說,國內肝癌患者,七至七成五由B肝引起,C肝則占二至二成五。B、C肝患者終其一生罹患肝癌的機率約二成五,若合併兩種肝炎,罹癌機率則高達六成。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陳培哲提醒,B、C肝炎主要感染途徑都是血液感染,B肝可被治療、控制,目前也可施打疫苗預防,C肝則無疫苗,但有可能治癒。預防肝癌首要是降低罹患肝炎風險,避免不當使用針頭等血液傳播病毒行為,定期健檢確定是否感染肝炎,肝炎患者需定期追蹤,並積極治療。

 
健康焦點
 
龍寶寶踴躍報到 聯醫趕緊加床
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聯合報
農曆元月即將過完,根據台北市立聯醫婦幼院區統計,到昨天為止共接生了260名龍寶寶,比去年同期的「兔寶寶」成長了約二成五。

市立聯醫婦幼院區表示,龍寶寶踴躍報到,婦產科醫師、護士全天待命,從早忙到晚;新生嬰兒的「哇哇」聲更是不絕於耳,成了醫院最響亮的配樂。護理長李英倫說,之前大家還在討論說少子化、婦科沒落等現象,今年完全感受不到,「就像是天氣回暖一樣」。

聯醫婦幼院區院長陳潤秋表示,從大年初一到昨天為止,共有260位龍寶寶,其中有137位是「龍子」、123位是「龍女」,平均一天就要接生近10個。跟去年同期的兔寶寶比起來,成長了約二成五。龍寶寶以自然生產為主,刻意預定日期的剖腹產幾乎沒有。

陳潤秋表示,原本婦產科病房與嬰兒室位於5、6樓兩樓層。為了因應不斷報到的龍寶寶,原本位於四樓的綜合病房已撥出10張床來,加入婦產科病房的陣容裡。

她說,根據往年經驗,10月才是生產的高峰期,「因為不少民眾都利用春節放假期間做人」。八樓已準備了10張空病床,隨時預備突發的龍寶寶激增情況。

外界擔心,龍寶寶踴躍報到,醫院婦產科醫師會不會人手不足?陳潤秋表示,去年已招募了兩位婦產科醫師,到目前為止還算是忙得過來。不過,最近的確有別的院區詢問能否出借人手,但因為院方本身就很忙,也無法再借出。

 
醫師、消防交流 提升救護品質
記者高宛瑜/新竹報導/聯合報
急診室是「到院後」,救護車是「到院前」,每個月巡迴消防分隊的新竹縣東元醫院急診科主任張玉龍,兩者都懂,因為他曾是竹市消防局鳳凰志工隊的大隊長,擔任醫療指導醫師2年多,他不僅犧牲休假、義務指導,也勤蒐集各縣市的案例,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分享,改善「到院前」的救護品質。

張玉龍曾是長庚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南門醫院急診科主任,他認為,急診室和救護技術員 (消防員)都是救人,更應互助合作。他每個月到消防分隊討論案例,給消防員們即時解答,其實也是在改善兩者之間的「緊張性」,讓雙方互動更好。

「一開始像在挑他們毛病,現在就像朋友。」張玉龍說,初期他也在摸索,做了2年多已經很熟悉,有的消防員遇到私人的醫療問題,也會跟他討論。

每個月他一到分隊後,就會先評核厚厚的救護紀錄表,看看哪裡有問題,便提出建議改善,張玉龍說,因為一張救護表要保存7年,要是沒有填寫完整,可能會衍生爭議甚至法律問題,因此他都看得很仔細。

張玉龍說,國外有線上口頭指導救護的制度,但因國情不同,國內還沒有做到,但新竹市做法也不錯,他即使一個月只有3天休假,也都得排給分隊,但他認為經驗傳承很值得。除了案例研討,他只要得到醫療的新觀念,就會帶到分隊分享。

新竹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黃賀鍵說,張玉龍既有專業醫療的背景,又有救護志工的經驗,尤其願意義務指導,讓他們非常珍惜、也很感謝。

 
保健優概念
 
乳房有硬塊 以為漲奶竟是癌
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聯合報
嘉義縣33歲鄭姓婦人有乳癌的家族史,去年產後發現左乳有硬塊,誤以為哺乳造成,沒有在意,直到孩子斷奶後,硬塊還在,就醫才發現癌細胞有5公分大,且擴散到淋巴,目前在台中接受治療。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說,婦人在哺乳期間,會漲奶、出現硬塊,有的疼痛異常,應找專科醫師諮詢,並透過觸診、超音波等檢查,有家族史的高危險群更要特別注意。

鄭姓婦人已婚、育有二子,她的妹妹在30歲時罹患乳癌,去年她產下第二胎時,發現左乳有硬塊,當時她很緊張,但家人都說是乳腺阻塞所致,很多婦女在哺乳時都會如此,要她別擔心。

鄭姓婦人以為自己也是乳腺阻塞,也就不在意,直到去年底孩子斷奶,乳房的硬塊還在,她才到婦產科檢查,但結果讓她難以接受,她胸部的癌細胞已有5公分大,且擴散到淋巴,經親友轉介,到台中接受治療。

澄清醫院院長、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說,婦女在哺乳時,遇到漲奶、胸部有硬塊,應找專科醫師諮詢,因為有硬塊原因可能乳腺阻塞造成發炎,但也有可能病變,應由醫師透過觸診,或超音波等檢測。

張金堅說,婦女在乳房自我檢查時,一旦摸到異常硬塊,或乳頭有分泌物、破皮現象,應立即就醫;但因自我檢查也有死角,較難發現太深或太小腫瘤,仍需專業醫師評估,透過觸診、超音波、X光攝影等檢查。

他指出,婦女平時就要有定期檢查習慣,尤其是有家族史(母親、姊妹罹乳癌者)高危險群更應注意,高危險群在30歲以後,每年要接受醫師檢查、35歲後每年做超音波檢查,40歲以後透過核磁共振或正子攝影檢查。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