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衛生署以BMI(身體質量指數)來定義肥胖,但老年人身高可能變矮和身體組成改變,使用BMI偵測老年肥胖,可能有低估或高估的情形。 年紀增長,即使體重不變,身體組成也會逐漸改變,大致來說,脂肪比率會增加。這些脂肪主要堆積在肌肉組織、腹部臟層以及器官上,肌肉組織減少,肌肉品質也會下降,整體效應造成瘦肉質量減少,稱為肌少症。 肌肉減少,加上肥胖,可兩兩配對,將肥胖又進一步分成正常、單純肥胖、單純肌少、肌少性肥胖。肌少性肥胖若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會造成老人行動力變差、易跌倒、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候群增加、罹病率甚至死亡率增加,值得重視。 除了老化造成肌肉質和量減少,老年人活動量下降、能量耗損減少,體重逐漸以脂肪堆積在腹部臟層及器官,另一方面,腹部臟層脂肪會釋放許多發炎物質,影響內分泌,又使肌肉持續流失,造成惡性循環。 過去對肌少症的測量有許多不同指標,歐洲肌少症聯盟於2010年發表肌少症定義,包括肌肉質量減少、合併肌肉力量減少或行動能力變差,並利用行走速度及握力來篩檢肌少症,第一步篩檢指標是行走速度每秒少於0.8公尺,如握力及肌肉質量也具許多參考值,但一致化的指標仍待發展。臨床上,65歲老人若行走速度變慢、握力變差,應進一步分析身體組成,測量肌肉質量,若肌肉質量變少,即為肌少症。 國際間對肌少症有共識,但對肌少症肥胖的共識仍未建立,肌少症不僅發生於體重較輕的族群,體重過重或肥胖者也可能發生。 過去,醫界對老年人減重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見,其困難在於老人家的活動和飲食習慣不易改變,有研究指出老年人體重下降可能使老年人孱弱、肌肉變少、甚至死亡率上升。但有一些研究也發現,有目標的減重可使死亡率下降。共同目標是減少脂肪,盡量保存肌肉及骨頭。 研究發現,對於肥胖的老人,若單純使用飲食減重,如每天減少約250至750大卡,除了減少脂肪外,也會減少部分瘦肉組織;如果加上有氧運動或阻力運動,瘦肉組織流失比率從24%下降至11%;單以運動減重,體重減少雖不明顯,但可以改變身體組成,部分的人甚至瘦肉組織增加。 今年新英格蘭雜誌也針對BMI大於30的老人,進行臨床試驗,希望了解體重減輕對身體活動功能的影響,研究發現,不管使用飲食、使用運動或是合併兩者,都使肥胖老人平衡、走路速度和肌力等活動功能提升,並減少肌少症的程度,其中以飲食和運動合併效果最好。 運動與適度飲食控制,可以減少老人肌少症肥胖的發生,老年肥胖問題應被重視,積極介入,以預防後續失能和併發症。
新聞辭典》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 BMI<18.5過輕,18.5≦BMI<24為正常,24≦BMI<27為過重。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