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照護是理想而難於實現,但我們仍需全力以赴。 在擔任衛生署長期間,有位台東的立委質問,為什麼台東沒有小兒心智科的專科醫師來照顧遲緩兒、自閉症及注意力缺損過動的小孩? 台東孩童 不應差別待遇 當時心裡很不痛快,心想台東急重症醫療人力已有起碼的基礎,連葉克膜也都設置了。 美、加、日等發達國家,像台東這等規模的市鎮,醫療資源不如台東的,比比皆是。 台東精神科醫師已有好幾位,非要兒童心智科醫師是否太過?但反過來想,台東孩兒理所當然應像北、中、高大都會的孩童享有此種照顧。 資源有限 只能盡力而為 八八水災的時候,夜間有位母親帶兩個發燒的小孩在署立旗山醫院就醫,有家醫及內科醫師值班,但當夜沒有小兒科專科醫師駐診,母親大為不滿,執意轉診高雄的醫學中心,且到處向媒體投訴。 最近有多個鄉鎮缺婦產科醫師接生引起各界關注,這些民眾理所當然都應該得到最好的照顧,但就算是先進國家如美、加、日,在較偏遠地區有位家醫科醫師也就不錯了。資源有限,欲望無窮,只能盡力而為。 另一個例子,有位我在台大醫院擔任資訊室主任期間的同事,目前擔任板橋一所大型醫院的院長,因醫院一床難求,所以前來要求增加500床,董事會早已通過,且硬體也已完成。但依醫療網計畫,我只能拒絕這項要求,還特別虧他一下,說如果一床難求就要增加病床,恐還輪不到你,因台大、榮總、長庚更一床難求。 醫療照護 偏鄉抱怨不均 增加500床就需要近百名醫師、200多個護理人員,其他醫技人員至少也要近100人,那麼本來就不容易招聘到醫療人員的近20個相對偏遠的地區醫院,就更不容易聘到醫療人員,到底該得罪這位同事兼「大老」呢?還是得罪偏遠縣市的立委?更重要的是,如何滿足當地民眾的醫療照護? 台大醫院 各地都想要有 更困擾的是多位人口規模不大的縣市長要求,在縣內設置醫學中心,甚至「台大醫院」,若每縣市都設一所台大醫院,原來的台大醫院因資源稀釋,也就不成台大醫院了。這又成為每縣市設一所國立大學民粹錯誤政策的翻版? 讓每個偏遠鄉鎮都有良好的基本醫療(Primary care),各個縣市都能提供神經內、外、心臟內、外、胸內、外、急診、婦產等科急重症的照顧,這也許是台灣目前可以做到的,是努力的目標,另一方面對醫療資源不足區,減收部分負擔或保費以為補償。 臨床醫師的志願之一就是要挑戰疑難雜症為人所不能,即使此種病患少之又少,耗費又是天價;另一方面醫院管理者,就是要不斷引進他院所無的高尖設備及不斷擴充版圖。 但醫學中心的每項高尖設備的引進及病床擴充,就使偏遠地區更為艱困,或一般能有效治療的病痛反而得不到治療。 重離子機 全台一部就夠 因此,百億計價的重離子機,每個療程以百萬計,全台一部以供研究及實驗性治療就夠了,請勿每個醫學中心都購一部,從事軍備競賽。 至於臨床醫療耗用95%的全國衛生經費,「未病」之前的預防保健,醫界及民眾多不重視,甚難獲得資源,是另一項重大議題。 資源有限,如何調和此種對立與衝突,不論積極介入或視而不見均難獲得滿意結果,深入瞭解相互立場或能緩解醫療體系的困境。 (本文作者楊志良為衛生署前署長、現為亞洲大學教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