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至前後十天,烏魚群集洄游臺灣西部沿海,因而被稱為「信魚」,也是漁民心目中的「烏金」。烏魚子是雌烏魚的卵巢,烏魚因子而貴,在拍賣市場,母烏價格兩、三倍於公烏。 我偏愛鹿港的烏魚子。蓋烏魚群抵達鹿港、王功附近時,正值交配前最成熟階段,母烏的卵巢與公烏的精巢都最飽滿,謂「正頭烏」,相當肥美;烏魚群順臺灣沿岸南下到屏東南方外海產卵後折返,身體瘦弱且無魚子在身,稱為「回頭烏」,瘦而味劣。鹿港民諺:「要吃烏魚不穿褲。」即使貧窮,也要當掉褲子買烏魚吃,追求美味的氣魄直追馬來人的榴槤,馬來人所謂「榴槤出,沙龍脫」,榴槤成熟時,再窮也得當掉衣褲兩用的沙龍,換錢買榴槤吃。
坊間所售烏魚子大別為三類:品質最佳的是野生海捕烏魚子,帶著美麗的橙紅,對著光色澤如琥珀,味道有一種盈潤感。其次是美國、巴西進口烏魚子,多冷凍後再製作,其狀偏狹長形,色澤傾向暗紅偏褐,口感亦不如野生者。至於養殖烏魚子,由於缺乏運動,油脂含量偏高,口感缺乏天然的海水鹹味,有時會出現土膻氣。
臺灣製作烏魚子的技術,源自日治時期日本漁夫教導,其工序為去血、鹽醃、脫鹽、板壓、整形、風乾,其間猶需考量當時的氣溫和濕度。去血是先用水洗去血漬,再逼出血管�的血液,須消除盡淨,否則成品會因殘血氧化而變黑。
自母魚腹中取下魚子,切口處用棉繩綁緊,以防製作時散開。鹿港地區在取魚子時會連著一塊肉,防止烏魚卵溢出,故不需綁綿繩,成為鹿港烏魚子的標誌。
魚子取出後以鹽醃約五十分鐘,即洗去鹽分,進行壓形:將魚子置於鋪了白布的木板,上面壓一塊木板,層層疊放,同層的魚子務必大小一致,以免受壓不均而壞形。最上層以石塊壓實,日曬,風乾,過程還得經常翻轉烏魚子,令其日曬均勻。接下來是檢視經過壓實的烏魚子,用腸膜修補有缺角破損處,再經過日曬、風乾一至二天,日曬時需時刻擦拭烏魚子表面,令其剔透有光澤。
鹿港占盡天時地利,其烏魚子又較他方多了陽光味,它們都吸飽了陽光,「益源魚子行」的選材、製程都頗為嚴謹,遵循傳統工法製作,經過多次日曬、陰乾、逐步加壓而成。
臺南「吉利號」創始於日治時期,標榜採用野生海捕烏魚子,「遵循古法慢工精製」,「經過適度的反覆日曬、陰乾及逐步加壓製成」,從三十公斤慢慢加壓到一百二十公斤左右,吉利號的工序約需一周至十天,是古法製作的典型。
所謂遵古法製作,美學特徵是慢,慢工細活地製作,閩南語說「照起工做」,絕不投機取巧。快速量產的東西多很乏味。
臺北潮濕,不適合曬製烏魚子,我常買的「伍中行」和「永久號」的烏魚子都是委託南部代工工廠曬製。「伍中行」營業超過七十年,臺灣光復初期,游彌堅就曾推介此店的烏魚子給唐魯孫。
「永久號」創立於一九一五年,原先叫「萬福號」,乃簡萬福先生所創,到第三代簡昭瑞接手才易名為永久號。標榜每片烏魚子十三兩,簡老闆總是告訴顧客:「這是阮幾十年的經驗累積,多一兩太濕,魚子黏口;少一兩又太乾,沒了油脂不好吃。」
我習慣用平底鍋慢煎烏魚子,有時加米酒,有時加紹興酒,以變換口味;煎好了佐蘋果片吃,如果手邊沒有蘋果,則以白蘿蔔片或蒜苗取代。過年前曾啟瑞、常玉慧伉儷設宴於三二行館,吃到烏魚子時,林孝義醫師說當年他父親用高粱酒泡烏魚子,並點火燒炙,滋味曼妙。這位過敏免疫風濕科名醫,追憶父親烤製烏魚子的神情飛揚,令我年假期間每天在家泡製。烤多了,一時吃不完,就裝在保鮮盒�,么女雙雙和我邊看電視邊當零嘴吃。
張北和先生也用平底鍋煎,煎時用牙籤戳一些小洞,煎至乾透的程度,佐松子吃。我不認同這種做法,蓋烏魚子最美的口感彷彿羊脂,烏魚子乾既失腴潤感,如遲暮美人,不免令人唏噓。
優質的烏魚子卵粒均勻,乾濕、軟硬適度,不會死鹹,而是鹹中帶甘,那甘味在咀嚼間悄然透露出來。路人皆知此物乃下酒雋品,甚至烈如高粱酒,我們平常不易找到和它非常適配的食物,唯烏魚子令它剛烈的性格變得柔順服貼。我喝高粱酒、二鍋頭一類的白酒時,總希望有烏魚子佐侑。
煎烤來吃是珍饈,送禮則給出一種珍貴感,臺灣人和日本人最歡喜收到這種年節禮物。近年來,臺灣的烏魚捕獲量銳減了百分之九十,據說主要原因是大陸漁民在烏魚洄游起點,以快速拖網、炸魚方式趕盡殺絕。所幸臺灣的養烏技術日益高明,養殖的烏魚子已不似從前油膩,也漸漸少了腥味。
烏魚子做為雌魚的卵巢,自然是相當性感的食物;此外烏魚鰾(雄烏魚的精巢)、烏魚肫(烏魚的胃囊)都是饕家的珍饈。攝影家劉慶隆曾為《飲食》雜誌採訪烏魚子,拍回來的照片竟彷彿生動的美人臀,其構圖誘人遐思,真懷疑他腦海�隱藏著些什麼?
烏魚子又是一種多情的食物,那濃厚的香氣總是纏綿在口腔,只要送進嘴�,彷彿就緊緊擁抱著牙齒,捨不得離去,那是味覺的饗宴,口腔的派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