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生國小槍擊案震驚全球,有媒體報導兇手疑有亞斯伯格症。對此,國內精神科醫師等專家擔心亞斯柏格症的孩子被標籤化。 事實上,亞斯伯格症患者可能自傷,但不會傷人。槍擊案不應妄下與亞斯伯格症相關的結論。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葉啟斌說:「沒有深談,不知道亞斯伯格症的孩子有問題。」他們語言障礙不明顯,與自閉症不同,外觀上不容易看出來;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非常專注,例如對火車有興趣,一看就知道該款火車是那一年出產。 亞斯伯格症孩子做事有一定的規則。葉啟斌說,如果沒按照步驟走,他們會覺得不舒服;這類孩子都有「地雷區」,如果踩到他的地雷,就會爆發。例如東西的擺放,別人若覺得換個擺法比較雅觀,移動了東西,孩子便會生氣,不了解的旁人便不知是哪裡惹到他。 由於不善社交溝通,葉啟斌說,亞斯伯格症小朋友常被認為是「白目」,不了解別人想什麼,不會表達自己感受,由於無法分享自己想法,常常覺得挫折,嚴重起來會自己傷害自己,例如撞牆或倒在地上哭,但他們不會傷人。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劉學岭說,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對喜歡的東西會非常投入,甚至到茶不思、飯不想的程度,且生活規律,東西要按次序排,照時間表做事情,不喜歡意外改變。像有的孩子,老師把第一節國語課變成大會操,或是延長下課時間,他就會非常生氣。 耕莘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楊聰財說,亞斯伯格症在人際關係上有障礙,最大困擾是情緒處理,容易自傷。 不過,亞斯伯格症孩子常常是有特殊專長的專家,馬偕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邱玉京說,有孩子很會背四書五經,有人數學很好,家長如果順著孩子的興趣引導,可以讓孩子在求學過程中更順利。 如果做回溯性研究,牛頓、愛迪生、貝多芬、莫札特等,都可能是亞斯伯格症者。 愛因斯坦會不顧他人高談闊論,但無法與他人長時間交談。邱玉京說,這就是亞斯伯格症的徵狀。 畫家史蒂芬•威爾夏(Stephen Wiltshire)很少講話,全神貫注於工作,時常忘記吃飯、洗澡;對他僅有的幾名朋友冷淡,甚至發脾氣;如果上課時沒有學生,他仍然會對著空蕩蕩的講堂照常高聲論述。 亞斯伯格症小檔案 亞斯伯格症(Asperger's syndrome)的命名來自奧地利兒科醫師漢斯•亞斯伯格,他在1944年首度記錄4個這類案例,直到1981年,英國醫師Lorna Wing又再介紹34個案例,1990年代開始逐漸廣為大家知道。 亞斯伯格症原因不明,被認為是自閉症亞型,屬於廣泛性發展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 Disorder)的一種,主要是神經心理功能異常,導致學習與生活適應困難,男女比約8:1。 自閉症患者常見人際互動與語言溝通困難,出現特殊或過度執著行為。 亞斯伯格症患者在人際互動上較主動,但技巧差;語言發展正常,但不擅於社交溝通,對特殊興趣的投入程度相當高。 ●陳瑩經驗談 訓練孩子表達 母子相處像朋友 「以前別人摸他的臉,他就會很生氣跳起來,要不斷告訴他,不喜歡可以講出來。」民進黨婦女部主任陳瑩的孩子罹患亞斯伯格症,從一開始的不了解,現在已經找出讓孩子與亞斯柏格症相處的方法。 孩子還小,陳瑩和家人就發現孩子有些不一樣。不高興時,孩子會用頭去撞地板;一歲時在娃娃椅上吃東西,旁邊人都要很小心,不能讓東西或是食物掉在地板上,否則他就會哇哇叫,不肯再吃。陳瑩說,父親覺得她應帶兒子就醫,但她總覺得孩子很聰明,沒有問題。 兩歲多時,陳瑩拿小提琴給孩子玩,孩子一玩就是2小時,即使手腫了,還是樂此不疲。陳瑩說,看得出來小朋友很執著。帶孩子去醫院評估,第一次被說是智能不足,陳瑩不相信,到第二次才被診斷出來。 陳瑩說,亞斯伯格症的孩子生活很「固定」,但是遇到她這個不愛按牌理出牌的媽媽,發展出另一套相處之道。孩子現在周一到周五在南部跟阿公阿嬤,按時起床、念書、睡覺,周末她回家就帶孩子去玩,此時也是孩子說心事的時間,兩人相處比較像朋友。 亞斯伯格症孩子表達能力比較不好,陳瑩說,孩子講一件事情時,實際上可能是想講另一件事情。舉例來說,她坐車要回台北,孩子會說「媽媽妳用走的去台北」,或說「妳不要坐直達車要坐區間車」。但實際上孩子想講的是:「我捨不得妳離開」,她訓練孩子表達,孩子現在就會說:「媽媽,跟妳相處時間還不夠,捨不得妳離開」。 由於表達能力不好,無法確認別人的想法或意圖,面對同伴惡意行為時,也經常無條件接受,馬偕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邱玉京說,亞斯柏格症孩子比較容易被欺負。她建議,家長可藉由日常關懷、傾聽,察覺孩子是否受委屈,如身體受傷、情緒的變化或身體出現疼痛、不願意上學等,協助孩子建立保護自己的能力。 三總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葉啟斌說,社會大眾也要給予亞斯伯格症患者尊重和包容,尊重有不同想法的人。 亞斯伯格症患者常見症狀 ●幼年時具有典型自閉症的特質 ●語言障礙不明顯 ●智能發展不受影響 ●對人際互動沒有興趣 ●社交技巧缺乏 ●狹窄興趣 ●固著僵化行為 ●刻板化行為 資料來源:葉啟斌、邱玉京、楊聰財醫師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