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爽,可能也是一種精神疾病。 一名高三女生因感情因素,在教室翻桌、衝撞教室的門;同學想關心,也惹來一陣怒罵。其實,這種動不動就翻桌的不爽情緒,已困擾這名女學生多年,她無法控制自己易怒的情緒,甚至曾因情緒失控而割腕。 這位女學生是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任葉啟斌一年前收治的病患,過去像這種容易不爽的行為,通常被診斷為躁鬱症,但根據最新精神疾病診斷標準,它被稱為「破壞性情緒失調」。 令人驚訝的是,破壞性情緒失調的人不在少數,葉啟斌對台北市700名高一新生所做的研究發現,約10%符合破壞性情緒失調特徵,葉啟斌估計,每班最多有兩人罹患此精神疾病。 國外研究發現,具有破壞性情緒失調的人,大腦中的「情緒中樞」杏仁核喪失了察言觀色的能力,因此患者無法察覺對方是否生氣。葉啟斌說,這是一種「白目現象」,因為無法察言觀色,更容易導致衝突。 除了杏仁核喪失功能外,這類病患大腦的前額葉也功能不佳。葉啟斌表示,前額葉負責控制情緒,是理性的來源,但這類病患,不但「白目」又沒有理性,當然情緒失調。 葉啟斌說,最近新聞中的校園霸凌、情殺等社會事件,都有可能是破壞性情緒失調所造成。 破壞性情緒失調容易發生於7到14歲的青少年,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何俊憲表示,目前醫界仍無法百分之百確定與遺傳有關,但後天因素卻可能是造成此疾病的危險因子。 在物質滿足環境下長大,或沒有受過挫折的孩子是高危險群。何俊憲說,父母過度滿足小孩,讓孩子忘記如何在逆境求生,一遇到逆境,孩子無法忍受就容易不爽。 由於這是一種新興精神疾病,目前仍無藥物治療。葉啟斌說,這類青少年的問題若不妥善治療,長大後罹患憂鬱症機率非常高,目前以心理治療為主,大腦神經可透過訓練加強連結,讓患者學習控制情緒。 何俊憲表示,父母必須不斷告訴孩子,如何面對挫折,讓他們瞭解不爽易怒的壞處,訓練大腦前額葉;葉啟斌也說,父母應該善用「延遲滿足」的方法,不要讓小孩予取予求。 人助也要自助。葉啟斌說,建議青少年應少打電玩多運動,運動可培養耐心,有助大腦分泌神經滋養因子,修復腦細胞,降低不爽的易怒情緒。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