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10大抗癌藥去年花74億 標靶藥占半數


【音樂隊長電子報】是全台唯一的音樂產業專門誌,提供音樂產業、科技生活、專訪等專業又易讀的最新資訊! 台灣最新的發燒新車,國際車壇動向、新車試駕與知名賽事消息,【udn發燒車訊】每週五帶來最新的報導!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2/12/05 第364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編輯小語 病歷雲端化 偏鄉病患省奔波
10大抗癌藥去年花74億 標靶藥占半數
健康焦點 心靈海嘯! 精神健康創四年來新低
「能睡能動能笑」 抗心靈海嘯
楊志良:生活仍有充滿價值之處
蘋果、葡萄、仙草 護腎天然食補
巴金森氏症 居家復健運動
保健優概念 健康你我他/睡不著撐一年 全身筋骨痠痛
關鍵數字/婦女骨鬆25%

編輯小語
 
病歷雲端化 偏鄉病患省奔波
記者楊孟立/桃園縣報導/聯合報
在偏鄉衛生所看病,也能取得大醫院的病歷。行政院衛生署推動偏鄉醫療資訊雲端化,桃園縣復興鄉衛生所將率先在月底完成電子病歷雲端交換系統,日後鄉民到衛生所看病也可以同樣享有優質的醫療服務;衛生署表示,明年四月全國四十八個偏鄉都可望納入這個系統。

衛生署長邱文達說,衛生署「十年磨一劍」,衛生署在全台偏遠地區陸續建置共用醫療資訊系統 (HIS)與醫療影像傳輸系統 (PACS),復興鄉更率先建置完成「電子病歷雲端交換」,成為全國醫療最先進的偏鄉。

這套電子病歷雲端交換系統,將復興鄉患者病歷與平地一百四十二家醫療院所連線,患者在大醫院就診的資料衛生所都可以看得到,內容包括用藥紀錄、出院摘要、影像報告、血液檢查等。

鄉衛生所主任林德文說,一名女病患月前身體不適到衛生所就診,衛生所醫師和署立桃園醫院連線,透過她先前在署桃拍攝的X光片,發現她罹患肺癌,因此轉介台大醫院開刀治療,術後情形良好。

林德文指出,偏鄉病患透過這套雲端交換系統,除享有和平地醫院相同等級的醫療診斷,也減少山區、平地來往的時間成本。

復興鄉衛生所醫師柯俊雄說,早期偏鄉村落電腦與網路設備不發達,醫師巡診時得手寫病歷,回到衛生所再鍵進電腦,現在隨時隨地都能連線上電子病歷系統,真的很方便,「如果頻寬再穩定些,就更完美了。」

 
10大抗癌藥去年花74億 標靶藥占半數
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聯合報
癌症已連續廿八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健保局統計去年給付抗癌藥物的前十大排行榜,其中就有五種是標靶用藥,尤其是治療乳癌、胃癌的賀癌平異軍突起,高居第一名,單一藥物去年就花費十四億元。

健保局表示,為了解國內癌症患者使用抗癌藥物的情形,統計針對去年各醫院申請癌症用藥給付,總計全年共有廿九萬多名癌症患者,使用至少一種癌症用藥,全年花費高達一百三十五億三千多萬元。

前十大抗癌用藥的分布,可發現它與國人罹患癌症種類有密切關聯性。這十項癌症用藥,依次是賀癌平(乳癌、胃癌)、基利克(白血病)、愛寧達(肺癌)、艾瑞沙(肺癌)、得舒緩(肺癌)、抗癌妥(大腸直腸癌)、莫須瘤(白血病)、克癌易(乳癌、肺癌、前列腺癌)、健擇(肺癌、胰臟癌、卵巢癌)和爾必得舒(大腸直腸癌)。

健保局指出,十大抗癌用藥去年花了七十四億元,總利用人數只有三萬五千多人,等於平均每個癌症患者使用抗癌藥物花廿萬七千元。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健保陸續把國外許多先進的抗癌藥物納入給付,因此多數癌患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他不免憂心,隨著癌症有可能變成「慢性病」,國內癌症用藥所耗用的金額,勢必會越來越多,直逼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三高」疾病的用藥花費。

 
健康焦點
 
心靈海嘯! 精神健康創四年來新低
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聯合報

就在勞委會公布明年第一季廠商人力需求創三年新低之際,一項針對國人精神健康的調查也發現,近半民眾對未來感到悲觀,且精神健康分數創下二○○八年金融海嘯以來新低。

這項調查的召集人、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以「心靈海嘯」,形容這次調查結果。

調查發現,百分之十六點五的民眾對自己信心不足,且找不到解決方法,估計約兩百九十七萬人的「心理韌性」不夠強韌,至少超過九十五萬人的心靈非常脆弱。

這項兩年一次的調查由精神健康基金會執行,並分為心身健康、個人價值、生活掌握、家庭健康等四大指標。今年針對全台一千一百零八名成人調查發現,精神健康獲得八十一點六分,雖然仍在八十分及格邊緣,卻創下四年新低。

另外,國人無論在身心健康或生活掌握上,數據都比二○一○年退步;心身健康僅獲得七十九點三分,是自金融海嘯以來,首次滑落至不及格水準。統計顯示,每個五人就有兩人覺得沒有動力、心情不佳、記憶力退步、睡不好且感到煩躁。

這項調查也呼應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鄭泰安,發表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研究。該篇研究證實,台灣精神疾病盛行率與失業率、離婚率及自殺率變化高度相關。

「國人精神健康狀況正處於低谷徘徊。」楊聰財表示,政經環境動盪不安影響民眾身心健康與對生活的控制感,台灣許多現況讓民眾感受更多壓力來源,不僅對個人,也對整體環境失去信心。他說,這是一種社會無望感,長期下去恐罹患憂鬱症。

儘管如此,調查也發現,民眾在個人價值與家庭健康層面的得分,是近四年來新高,顯示民眾仍覺得生命有意義,並能維持良好的家庭關係。

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胡海國說,個人與家庭仍是避免心靈海嘯吞噬的最佳方法,建議國人肯定自己,並維持良好家庭關係,耐心等待海嘯退去時機。

 
「能睡能動能笑」 抗心靈海嘯
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聯合報
精神健康基金會昨天公布今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創四年來新低,顯示國人精神健康在低谷徘徊,但個人價值與家庭健康層面卻有顯著提升;基金會昨天找來藝人Selina父親任明廷,呼籲大家勇敢面對挑戰,珍惜家庭價值。

年終獎金縮水,就業市場還在寒冬時期,利空消息讓民眾高興不起來。面對金融海嘯帶來的心靈海嘯,精神科醫師表示,海嘯終會過去,民眾更應維持樂觀想法。

「不要擔心眼前的陰影,因為陽光就在背後。」曾遭遇中年失業、女兒拍戲燒傷等意外的任明廷表示,面臨人生困境時,一度有自殺念頭,但只要爬上山頂對自己信心喊話,沒什麼過不去。他說,家庭是支持的力量,但自己也要習慣正面思考。

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胡海國說,社會太重視個人主義,建議民眾在悲觀氣氛下更應維繫良好社區與家庭關係,才能獲得心靈支持;人生困境難免,不如將之視為操練機會,訓練自己正面思考的能力。

胡海國表示,任何事情總有撥雲見日的一天,民眾不應過度悲觀,才能度過這波心靈海嘯。

此次調查也發現,心理韌性越高的人,精神健康越佳。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精神健康不是只有睡眠,建議民眾每天以能睡、能動、能笑為目標,訓練自己的心理韌性。

胡海國說,國內環境已經在民眾身上造成壓力反應,除了政府應正視外,也應尋求專業人員協助;畢竟「不要期待一個馬英九,就能帶大家出埃及。」

 
楊志良:生活仍有充滿價值之處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灣人不開心,精神健康分數倒退到二○○八年金融海嘯時水準,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以「心靈海嘯」形容這次調查結果。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說,媒體呈現的台灣,讓人不快樂;但市井小民的生活,還是有充滿價值的一面。

楊志良說,台灣民眾在媒體看到、聽到,都是兩黨惡鬥,政治人物、名嘴講話尖酸刻薄,藍綠兩黨黨主席互不見面,總在批評對方不是,讓他真想說:「寧可看A片,也不要看政論節目。」

看到教育部長蔣偉寧因「關心」參加反媒體壟斷學生,被學生罵是偽善、滿口謊言及不知悔改的部長;楊志良說,蔣被罵得有如「龜孫子」,學生會脫口狠罵,「都是立委的『身教』!」這也是台灣民主必須付出的代價。

不過,楊志良也坦言,教育官員如果在學生出發前,先關心學生不要著涼,會比事後再關心來得漂亮。

楊志良指出,新加坡曾批評台灣民主品質不佳;中國大陸學者也提倡民主,但看到台灣民主總是吵吵鬧鬧、什麼事都做不好,「我們就成了負面教材」,大陸於是改口,民主當作長遠目標,他們寧可維持穩定就好。

「台灣像有兩個世界。」楊志良說,媒體呈現似乎心浮氣躁,前途茫茫的台灣;市井小民的生活,卻是樂於助人、彬彬有禮,如台東菜販陳樹菊,及最近才因熱心菸害、失智防治、獲香港公益獎的孫越,都是代表人物。

台灣在日本三一一大地震伸出援手,他就曾在日本鄉下一個車站月台,看到日人用繁體字製作海報,感謝台灣當時捐款最多,讓他感到一陣溫馨。

 
蘋果、葡萄、仙草 護腎天然食補
記者林昭彰/新北市報導/聯合報
淡江大學化學所博士生丁玉如以斑馬魚為實驗樣本,篩選出有益腎臟的天然物質,建議大家多吃蘋果、葡萄、仙草、花生。

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的「毒理暨應用藥理學」期刊。

丁玉如指出,斑馬魚胚胎全身透明、發育快速、容易觀察變化,且器官構造、生理功能、基因結構都與哺乳類相似,非常適合做藥物篩選實驗。

她先將斑馬魚胚胎浸泡在對人體具毒性的中草藥馬兜鈴酸,透過實驗證明,馬兜鈴酸可能引起發炎造成腎損傷、造血功能異常,進而使心臟及腎臟嚴重受損,最終導致腎衰竭。

接著從許多天然物質中,篩選白藜蘆醇(RESV)及熊果酸(UA),利用這兩種具抗發炎成分,對胚胎進行12小時處理,發現可降低發炎情形;另利用冷凍切片觀察紅血球,發現血液循環系統功能也有改善。

台灣洗腎人口約6萬名,每年新增近6千人,丁玉如表示,國人洗腎人數不少,由於腎臟一旦受損就很難復原,國人應注重腎臟保健。

研究結果發現,葡萄子和花生含白藜蘆醇,和仙草成分中的熊果酸,都是有益腎臟的食物,建議民眾平常多攝取蘋果(連皮)、葡萄(含子)、仙草、花生等蔬果。

 
巴金森氏症 居家復健運動
許嘉玲/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聯合報
走路一直往前衝、雙手發抖、姿勢奇怪,身體僵硬,以上皆都是巴金森氏症患者常見的表徵。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常出現以下症狀:

強直:患者常抱怨四肢沉重且僵硬,進而降低移動能力。

動作徐緩及動作不能:動作緩慢,動作速度、範圍減小及起始動作困難。

震顫:約半數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初始症狀為震顫,休息時身體某部位出現每秒5至8次非自主震動。

姿勢保持反射障礙:呈現前傾、細碎步行、加速步行等狀態,同時也合併面無表情(面具臉)、認知干擾、溝通及吞嚥功能不全等。

巴金森氏症平均發病年齡為50到79歲,但40歲之前就出現徵兆的患者,有逐年增加趨勢,男性略多於女性。目前醫療處置,除了藥物、外科治療,還有復健,目的是恢復並增強肌力、關節活動度、功能技巧及耐力。

下列是病患居家可做的運動,主要是進行放鬆、柔軟度、活動度還有平衡及步態的訓練。不管在各個階段,家屬主動介入鼓勵患者接受治療、多運動並提供更適當的心理支持與陪伴,非常重要。

一、放鬆運動及柔軟度運動:

輕緩地擺動及旋轉運動,可讓過度緊張的肌肉放鬆。每個動作維持10至20秒,每回10至20次,一天3回。

1.仰臥,緩慢將頭部左右旋轉(圖1)。

2.屈膝仰臥,雙手打開,下半身往左右旋轉(圖2)。

3.身體旋轉,雙手交叉環抱,慢慢向左向右旋轉腰部(圖3)。

二、活動度運動:

仰躺,翻身至坐姿時,腳先放至床下,再側躺用手肘暫時支撐,再慢慢坐起,避免整個彈起坐起來的姿勢。(圖4)

三、平衡活動及步態訓練:

利用蹲下身體由地上取物(圖5),或穿鞋等上肢活動,進行坐姿及站姿時重量轉移,增加活動複雜度。

步態訓練則可透過視覺指引來改善,可讓患者跨過5到7公分左右的小木塊以解決拖曳步,也可在地上黏貼兩條與肩同寬的線,練習沿著線走(圖6)。

 
保健優概念
 
健康你我他/睡不著撐一年 全身筋骨痠痛
李家香/中市西區/聯合報
什麼時候開始失眠的呢?應該是切除卵巢以後吧。

過去睡覺是件幸福的事,可以睡上很久,醒來精力十足;切除卵巢後,睡眠品質開始不好,常常無法入睡,好不容易入睡後,進入深層睡眠時就會自動醒來,再也睡不著。

夜半醒來,不知自己能做什麼,有時看看書報,再躺回床上睡睡看,多是睜著眼睛看天亮。

這樣的日子,撐了一年多,身體終於抗議,全身筋骨痠痛,痛到請老公拿棍棒搥背,把背拍出烏青後,痠痛才緩和些。這樣的日子持續半年,無意間接觸到風濕免疫科,診斷出肌纖維炎。

醫師開出消炎藥、安眠藥,服用半年後,筋骨痠痛就治好了,睡眠品質也大為改善。後來消炎藥停掉,但安眠藥持續吃著,至今9個年頭了。

在這段日子裡,不斷有人勸我停掉安眠藥,我也嘗試過,但藥一停掉,失眠就跟著來,屢試不爽,我只能提醒自己每天只服用一顆,不要加量。

這麼多年的經驗,讓我覺得不要拒吃安眠藥,如果失眠已經引起身心問題,醫師建議用藥時就用吧。

現在的安眠藥已經很安全了,很少會成癮。重點是分析自己失眠的原因,如果必須用藥,遵從醫師指示用藥。

 
關鍵數字/婦女骨鬆25%
整理記者黃文彥/聯合報
50歲以上台灣婦女每4人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症,高於台灣男性的10%。衛生署國健局估計,全台約92萬停經婦女受骨鬆威脅。

人體骨骼骨質在20至30歲達到高峰,之後逐漸減少。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建議,每天應作45至60分鐘負重有氧運動,例如步行、快走,可有效增加骨質密度。

諮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