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急診轉診績效差 醫院降級處罰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2/12/04 第364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編輯小語 健康名人堂/莫讓財團法人醫院財團化
急診壅塞/就算降級 人仍往大醫院擠
急診轉診績效差 醫院降級處罰
急診壅塞/為等病床 老父插管躺走廊
醫藥新知 嚼檳+菸酒 20歲口腔癌增加
心肌梗塞不追蹤… 7年5手術
健康焦點 健康主題館/季節變到處癢… 濕疹找上你
防口腔癌 衛局建議徵檳榔稅
保健優概念 中醫治失眠 按穴食療一步步來

編輯小語
 
健康名人堂/莫讓財團法人醫院財團化
朱澤民/聯合報
一般大眾對「財團」二字往往未有正面印象,或許是長期以來民眾常將財團與「財富集中不當、稅負分配不公、政商關係不論」等併同考量。但何謂財團?學理上並沒有明確定義,較持平、中性的說法或可視為「財務集團」(financial group),且有濃厚的家族色彩。

財團法人 財產集合體

由於財團二字有負面印象,連帶使部分民眾對「財團法人」也持懷疑態度;事實上,源自日文的「財團法人」乃是一財產集合體,這些財產可能是現金、房地產或儀器設備等。

財團法人成立的基礎是財產,基本上屬公益性質,常見的私立學校、研究機構(如國家衛生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教會、寺廟(如大甲鎮瀾宮、北港朝天宮)、基金會(如海基會)及慈善團體(如慈濟功德會)等均屬之。

台灣較具知名度的私立醫院如長庚、國泰、新光、馬偕、彰基、亞東、奇美、嘉基、義大及耕莘等,都是醫療財團法人醫院,至於北醫、中國醫大、中山醫大及高醫等附屬醫院,則為學校財團法人附設醫院。

這些醫院之創辦人,或為提高國人醫療品質,或為照顧弱勢族群,或為提升偏遠地區醫療水準等崇高理想,出錢出力,為台灣地區民眾奉獻,厥功甚偉。

醫療競爭 純益率降低

國民所得的增加及全民健保的實施,使醫療市場能穩定成長,但也相對加深了醫療市場競爭,占醫院收入85%以上的健保給付,由於給付價格受到限制,使醫院純益率降低。

利潤搬運 關係人受惠

另方面,若醫院純益率高於正常報酬率,會使其「公益」性質受到質疑,健保局也會再度壓縮給付價格,這些皆誘使占市場規模比重大的財團法人,將利潤「搬到」財團法人管理人(董事)所屬的其他事業,即所謂的「關係人交易」,其犖犖大者如下:

1.向關係人或關係人企業租借房、地產及儀器設備:

財團法人設立時,原捐助人捐助金額不足,醫院營運所需的房地產、儀器由法人董事個人名義出資購買,再租給醫院,醫院「租金支出」變成董事穩定「租金收入」;或向關係人所屬公司(如租賃公司)租借房屋、土地及儀器設備,讓關係人企業有穩定租金收入,股東有股利收入。

2.業務外包予關係人企業:

醫院將部分業務(如洗腎、呼吸器照護)外包給關係人密切人士或機構,甚或將醫療院所保全、清潔、維護、整修工作也由關係人企業承做,一年數千萬元的管理費用也跟著移轉至關係企業。

3.向關係人金融機構存放或貸借資金:

醫療院所若有多餘資金,則存款於關係企業銀行;醫療院所若有資金需求,由關係人金融機構(如銀行、保險公司)貸放予醫療院所,讓醫院的利息費用轉為關係金融機構的利息收入。

4.捐款予關係人其他機構,或分擔其業務費用:

所得稅法令規定,公益機構用於其創設目的有關活動支出,若達到基金每年孳息及其他各項收入之70%,可免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

財團法人為使其支出達70%,遂採捐贈方式給關係人其他機構以提高支出比率,或透過技巧性設計分擔關係機構的人事費、業務費、辦公費等,以符免稅規定。

5.讓財團法人變成個人所得稅庇護所:

部分醫療財團法人擁有關係人企業股票,每年獲配股利不菲,該股利在原關係人企業雖已被課徵17%營利事業所得稅,但在兩稅合一制度下,關係企業此項股利收入將不會再被課稅。

收入結餘 應服務社會

由於這些捐贈股票的股利不會再被課稅,實質控制此財團法人之原捐贈者或其後人,亦不會被課徵最高40%之綜合所得稅累進稅率,未來百年之後,亦不會被課徵遺產稅。(對控制者而言,財富擺在自然人或法人名義已無甚緊要!)

醫療法第46條規定:醫療財團法人應提撥年度醫療收入結餘之10%以上辦理研發、人才培訓、健康教育;10%以上辦理醫療救濟、社區醫療服務及其他社會服務。但此10%卻足以經「利潤搬運」後之結餘為依據!

財務查核 太偏重書面

行政院衛生署雖委託專業學術團體定期訪視醫療財團法人,並查核其財務報表,但由於該訪視、查核偏重於書面查核,實質效果尚為有限。

會計師簽證的醫療財團法人報表已揭露上述關係人交易事項,主管機關未來應會同財政部對此些事項深度檢討、評估。

各醫療財團法人在處理上述關係人交易事項時,亦應合理考量法人之「公益」特性,不要過分「搬運利潤」,並將「四大皆空」及「護理人員不足」責任全然推給健保給付過低。

(作者為健保局前總經理、景文科技大學教授)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急診壅塞/就算降級 人仍往大醫院擠
記者張嘉芳、詹建富/台北報導/聯合報
為解決醫學中心急診壅塞、住院一床難求問題,衛生署擬設退場機制。不過,林口長庚、台大、台北榮總等醫學中心認為,急診人滿為患牽涉健保局、醫院及民眾三方,單要醫院承擔所有責任,無法解決問題。

一名醫學中心醫師更抨擊是「呆瓜政策」,因為即使把病患壅塞最嚴重的長庚、台大降為區域級醫院,仍無助於病人湧向大醫院的現況。

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急診醫學部主任陳日昌說,健保對看病沒限制,民眾對醫學中心的品牌迷思,醫療院所未落實與鄰近醫院的策略聯盟轉診機制,都是醫學中心急診壅塞主因。但衛生署只處理醫學中心「前段班學生」,無法解決問題。

陳日昌以大禹治水為例,強調急診壅塞的現象逾廿年,衛生署要醫學中心勸說患者轉診至其他區域醫院的做法並沒有錯,但想法太簡單,區域醫院也需提升緊急醫療的品質及能力,並同步限制健保就醫及民眾看診意願。否則就像氣球擠壓,壓力到哪,氣球仍會爆,防洪策略無法奏效。

台北榮民總醫院急診部主任黃睦舜說,醫學中心急診壅塞主要是病患不願意走,如果衛生署不管控患者的流量,一直怪急診待床時間太久,即使逼走醫學中心、逼死人,也沒辦法解決問題。

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資深主治醫師張國頌表示,在日本,三級醫院收治急診病患必須是由下層醫院逐級轉診,台灣民眾卻連小感冒、或僅是小傷口,就拚命往醫學中心擠。難道把所有出現急診壅塞的醫學中心都降為區域醫院,病人就會自動不見嗎?

 
急診轉診績效差 醫院降級處罰
記者施靜茹、詹建富/台北報導/聯合報
各大醫院急診前人龍迤邐,無床可躺就地躺下,甚至病患滿到救護車裡待床。為整頓急診壅塞亂象,衛生署決定使出撒手鐧,衛生署長邱文達說,未來若無法有效疏散急診病人,醫院可能被降級。

衛生署最快月底公告「轉診登錄試辦計畫」辦法,試辦三年,初期採取鼓勵措施,轉診成功就補助三百元,未來急診轉診績效不佳的醫院,就降級懲罰。

衛生署副署長賴進祥表示,病人有選擇醫院權利,但醫學中心也有疏散輕症急診病人的責任。若放任急診前人滿為患,顯示與周邊中型區域醫院間轉診制度做得不好,醫院評鑑當然應扣分。

為解決亂象,衛生署將建立轉診網絡,要求醫院確實登錄病人轉診時填寫的轉診單,做為醫院評鑑標準。

曾管理過北醫、萬芳和雙和等三家醫院的邱文達表示,要疏解急診人龍,應每月檢討急診動線、流程,並有一名專門人員在急診室,管理急診病人的轉進與轉出。

衛生署醫事處簡任技正劉明勳表示,病況較不緊急的急診病人,大醫院應花心力對病人解釋,且要視病況變化,再轉診回大醫院。

另外,健保局也從五月起也斥資三億多元,鼓勵大醫院適時「消化」患者。針對上消化道出血、肺炎、泌尿道感染、肝硬化或肝昏迷、蜂窩組織炎等急診掛號的患者,處置告一段落後,轉診到中小醫院,就能獲得額外獎勵。

不過,該項措施上路半年來,各大醫院急診照樣塞。

等病床超過四十八小時的病人比,林口長庚醫院高達兩成三,台大醫院也是兩成。這兩家醫院的急診病人,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等床超過兩天。

 
急診壅塞/為等病床 老父插管躺走廊
記者詹建富、張嘉芳/台北報導/聯合報
「我的父親睡在急診室走廊的推床上,等病床最久的紀錄是五天,這次掛急診,我也不知道究竟要等幾天才有床?」在台大醫院急診室受訪的林先生和他太太,看著插著鼻胃管、有中風病史的父親,只能暫時窩在暫留床,話中充滿了感傷和無奈。

台灣一年急診高達六百五十萬人次,像林老先生等不到病床,被迫躺在急診室的走廊的個案,天天上演。

林太太說,之前曾先後送到新店耕莘、衛生署立雙和醫院急診,但兩家醫院都說,「既然你們過去都在台大求醫,我們這裡也沒病床,那轉去台大吧!」結果,救護車繞了半個新北市,最後跨越景美溪來到台大醫院,「所以這次我們學乖了,發病就直接由安養院直送台大急診。」

陪在走廊另一側的孫姓病人的兒子,則已交代家人,再拿一台平板電腦以便「長期抗戰」等床。醫師說,醫院雖發出滿床通知,救護車仍不斷送病患來,因患者執意要到醫學中心就診。

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急診醫學部主任陳日昌表示,林口長庚每天急診患者有四百人,推估其中一百廿人需收治住院,但只有七、八十人可等到病床,每天約新增卅、四十人在急診等床,日復一日急診處前病人愈來愈多。

台北榮民總醫院急診部主任黃睦舜說,北榮急診也是平均每天卅、四十人需苦等床位,爆滿床情況很常見。

黃睦舜說,過去急診病床不夠,曾有患者被迫躺在推床上急救,緊急情況下,醫師只好讓患者短暫躺在地上實施心肺復甦術。

 
醫藥新知
 
嚼檳+菸酒 20歲口腔癌增加
記者游明煌/板橋報導/聯合報
板橋亞東醫院表示,根據統計,口腔癌是台灣癌症病患自殺率的第2名,一定要及早就醫。亞東口腔外科主任郭英雄說,同時抽菸、喝酒及吃檳榔罹患口腔癌比率是一般人的123倍,現在連20多歲年輕人罹患口腔癌比率也增加不少。

明倫基金會今年6月推出口腔癌友營養支持計畫,昨天在板橋亞東醫院舉行年終報告。半年來有240名口腔癌患者申請,男性占94%,女性占6%。分由板橋亞東、彰化基督教、花蓮慈濟、基隆長庚、高醫附設中和醫院等收治,免費提供營養品及心理輔導。

亞東醫院社工室主任熊蕙筠表示,口腔癌與自殺率第1名的肺癌,同為自殺率高的癌症,發生自殺的時間多數是診斷後回家三個月內。

她說,口腔癌患者多值中壯年,頓時從家庭經濟支柱成為負擔,承擔很大壓力及罪惡感,明倫基金會協助病友走出陰霾。

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表示,口腔癌患者死亡平均年齡為54歲,比其他癌症提早10到20年。

郭英雄說,以前口腔癌多發生在4、50歲,現在年輕人增加,主要因抽菸年齡層下降。

 
心肌梗塞不追蹤… 7年5手術
記者趙容萱/西屯報導/聯合報
台中市一名50歲男子7年來5度因左前降枝冠狀動脈阻塞,接受心導管手術。醫師黃士鏗說,這名罕見的病例是因患者每次手術後就神隱,不按時吃藥,也沒有追蹤治療所致。

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內科醫師黃士鏗說,心肌梗塞放支架,是為了防止血管回彈又發生阻塞,但支架是網狀的構造,若病患未常規服藥控制,如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可能會因血管內壁的增生而造成再度狹窄、甚至阻塞。

這名病患是7年前因劇烈胸悶、喘不過氣,被送進醫院急診,醫師發現他的左前降枝冠狀動脈完全阻塞,導致心肌梗塞,經緊急做心導管氣球擴張術,救回一命,術後接受2個月的藥物治療後,就不見蹤影,也未到門診接受追蹤治療。

半年後,這名病患再度出現胸悶求診,醫師發現他仍有心肌缺氧現象,再次做心導管手術置放血管支架,服用約1個月的藥物後又不見蹤影;1年後三度又因胸痛及氣喘回診,對已裝了心血管支架還無法痊癒有所微詞。

這名病患經醫師的說明後,了解不配合服藥控制、追蹤,可能致死,答應長期服藥,並到戒菸門診,戒掉卅多年來的菸癮。

 
健康焦點
 
健康主題館/季節變到處癢… 濕疹找上你
記者楊欣潔專題報導/聯合報
案例1:20歲吳小姐想戴漂亮耳環,不料穿了耳洞後,長出一顆顆小水泡,並且搔癢難耐。忍不住用手抓,將水泡抓破,不但破皮還流出液體,就醫診斷是金屬過敏引起的濕疹。

案例2:40歲唐先生每到夏天或冬天,手掌及手肘就會龜裂、脫皮,嚴重時流血,每次碰到水都刺痛。就醫多次,診斷為濕疹,雖然治療後症狀緩解,但一遇季節變化,同樣症狀就會反覆上演。

天氣變冷,不少人開始「這邊癢、那邊癢」,冬季濕疹是台灣常見皮膚病之一,台灣皮膚科學會理事蔡呈芳說明:「濕疹是一種皮膚發炎反應。」也就是所謂的皮膚炎,可能發生在各部位,泛指使皮膚腫脹、發炎、發癢,且不易痊癒的反應。

濕疹不會傳染,可分為外因性與內因性。蔡呈芳說,外因性濕疹主要是接觸刺激物引起,如接觸性濕疹,因為接觸到刺激性化學物質,或可能引起過敏的金屬,細胞出現發炎反應,便有紅腫、乾燥、龜裂、搔癢、表皮增厚、脫屑等症狀,但只要移除刺激與過敏原,就能改善。

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舉例,如美髮師常接觸清潔劑、造型用品,化學刺激引起皮膚濕疹,避免接觸,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蔡呈芳指出,內因性濕疹多與個人體質有關,最常見的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接觸過敏原,如花粉、塵蟎誘發濕疹,難以根除,容易反覆發作。

異位性皮膚炎好發天氣變化時,尤其是冬天與夏天,冬天乾燥,皮膚脂質減少引起濕疹;夏季則因為濕熱,汗水刺激皮脂分泌,誘發病情。內因性濕疹無法根除,反覆發作的濕疹應積極治療。

防濕疹惡化 少用肥皂洗手

濕疹雖然不至於致命,但患者病發時,不是奇癢無比就是極度不適,影響生活品質。台灣皮膚科學會理事蔡呈芳表示,預防濕疹,除了避免接觸刺激性化學物質,也要了解自己體質,適當保濕。

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常需要接觸清潔劑、化學藥劑的族群,如美髮師、家庭主婦 、清潔工等,罹患接觸性皮膚炎機率較高,應避免皮膚與刺激性化學物的接觸;已罹患濕疹的患者,除了不要與化學物質、過敏原接觸,也要減少碰水的機會。

為了預防傳染病,政府鼓勵民眾經常洗手,保持清潔。不過,蔡呈芳說,過度清潔可能誘發、惡化濕疹,過度洗手會帶走皮膚表面油脂,無法防止皮膚水分蒸發。建議民眾清潔時,少用肥皂以及超過45℃以上的水清洗,避免皮膚刺激,保護皮膚皮脂,也可以使用乾洗手液。

洗手後適當補充保水產品,也可保持皮膚水分,黃毓惠說,洗手後可使用乳液、護手霜或是凡士林等油脂類產品,避免水分流失。注意這些產品應適量使用,蔡呈芳說,若過度使用,反而使皮膚受到過度保護,失去自主分泌油脂的功能。

濕疹反覆發生,很難根治,有些患者因此不願積極治療。蔡呈芳說,濕疹的種類很多,要先釐清致病成因,再對症下藥,一般的治療可分為口服以及塗抹用藥,視患者狀況而定,服用抗組織胺或是塗抹類固醇,可幫助濕疹傷口快速癒合,避免感染。

濕疹護理注意事項:

1.積極治療、避免搔抓,以免感染

2.減少使用肥皂及熱水,避免刺激皮膚

3.清潔後可補充乳液、凡士林等,幫助保濕

4.移除刺激性化學物質、過敏原,避免症狀惡化

5.保持心情愉悅,濕疹症狀易受焦慮、緊張等情緒加重

資料來源:蔡呈芳、黃毓惠

 
防口腔癌 衛局建議徵檳榔稅
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聯合報
昨天是檳榔防制日,新北市衛生局為遏阻口腔癌發生率逐年升高,上月中旬行文衛生署,建議比照菸害防制法、課徵香菸健康捐,訂定檳榔防制法並開徵檳榔健康捐。

國內研究顯示,口腔癌患者88%都有嚼食檳榔習慣。新北市議員林國春日前在議會要求市府檢討口腔癌及檳榔防制作為,市府由秘書長陳伸賢召集跨局處專案小組,研議多項作法。

上月中旬首次開會,會中環保局、警察局及教育局分別表達可加強取締亂丟檳榔渣、違規檳榔攤及教育宣導;農業局則說明目前檳榔種植情形,包括在林業用地違法種植、超限種植可依法開罰。

據悉,新北市雖不是檳榔的主要產地,但新店、三峽等地仍有部分農民種檳榔。農業局曾提議是否以減少肥料補助等方式,讓農民減少種植,不過陳伸賢未裁定,指示農業局行文農委會研議讓農民減種檳榔的措施。

衛生局在會中表明會繼續提供免費口腔癌篩檢、在8家醫療院所提供戒檳班,並建議可比照菸害防制法及課香菸健康捐的模式,立法防制檳榔並課健康捐,獲陳伸賢同意。

衛生局長林雪蓉說,建議中央研議立法徵收檳榔健康捐,希望藉此達到「以價制量」;且利用課徵檳榔捐,治療因嚼食檳榔造成口腔癌患者,可減少社會成本。公文約兩周前送交衛生署,目前尚未接獲中央回應。

 
保健優概念
 
中醫治失眠 按穴食療一步步來
蘇聰明/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聯合報
景氣差,失業率高,上班族為了保住飯碗,壓力不小,最近門診因工作壓力導致失眠就醫患者增兩成。建議如有失眠、白天精神恍惚、注意力無法集中、情緒不穩定的情形,應速就醫,以免加重病情。

失眠很常見,發生多與心理因素有關,可能因情緒管理失當而引起,治療期間須兼顧心理治療。

中醫治療失眠分四種證型,即焦躁不易入睡、容易驚醒、睡眠較淺和疲倦又無法入睡等,每一型有不同的治療方法,須由中醫師診斷虛實之症,調配藥方。

現代人因為精神壓力過大或工作型態造成的心情煩悶、多夢難眠,則可按壓百會、太陽、神門、合谷、湧泉等穴位來平靜心靈、安定神經,以促進一夜好眠。食療也有一定療效,可用百合30公克、浮小麥30公克、蓮子20公克、夜交藤20公克、大棗10公克、甘草6公克、棗仁20公克,煮水當茶飲,有鎮靜除煩、清心安神的作用,可以減少噩夢和改善睡眠。

另外,改善失眠,應定時就寢及定時起床,不妨為自己打造一個安靜整潔、通風良好的睡眠環境,溫度不能過冷、過熱、光線暗一點較佳,也可在睡前用溫水泡腳,喝杯熱牛奶,或在睡前5至6個小時運動20至30分鐘,必要時並可配合芳香療法等,都有助睡眠品質提升。

不過,服用中藥調理,對長期失眠無法立竿見影,應逐步改善睡眠品質,患者需有耐心接受2至4個月的寧心安神藥治療,才能脫離失眠的困惱。

失眠併發症不可等閒視之,許多慢性病的發作機會因此增加,如果在一個月出現好幾次失眠,或因失眠影響到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就應求助醫師。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