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擁有日本慶應大學經濟學士、美國賓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歷,熟知多國文化背景。在他的帶領下,東元由「製造導向」公司逐漸轉型至「科技、服務導向」,跨足重電、家電、通訊、餐飲、3C通路、物流配送……等,國人熟知的臺灣宅配通、摩斯漢堡、樂雅樂,皆為東元旗下品牌。2013年底,黃茂雄催生「安悅生活廣場」,為東元首座複合式商場
東元是成功的多角化經營集團,旗下擁有眾多品牌。你擔任董事長期間竭力領導東元轉型,請與讀者分享你的經驗。
我最初進入東元的任務,就是負責開創新事業。當時東元馬達,在臺灣市占率高達百分之五十,基礎已相當穩固,部分老股東一度反對轉型。我除了耐心說服,最重要的就是多角化經營必須看出成果。七○年代,臺灣家電業起飛,東元已經慢了一步,唯獨冷氣機尚不普遍,因此家用與業務用冷氣成為當時發展重點。
我認為企業經營貴在踏實,常有人說「東元發展得很快」,實際上一點也不快,臺灣宅配通成立十年,二○一三年底才掛牌上市;摩斯漢堡也是經營了近二十年,才成為全臺第二大連鎖速食店,可說步步都是血汗。
你如何面對事業上的挫折?
東元集團雖多角化經營,但也並非所有投資都成功。有時候,「好的想法,未必等於好的結果」,就好像設計優良、得獎無數的電器,也可能叫好不叫座。失敗時我總會反省:我是否低估了困難?是否沒考慮到公司資源、其他公司的競爭?只要能虛心檢討,隨著經驗的累積,眼光也會愈來愈精準。
你一手催生成立「安悅生活廣場」,整合東元集團旗下不同領域生活品牌,化身為多元服務的廣場,這也是東元集團首次跨足複合式商場。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構想?對「安悅生活廣場」有什麼期待?
長年以來,東元家電的販售多透過經銷商、量販店,我們必須創造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機會,聆聽消費者的心聲。臺灣的家電多在大賣場販售,展示的機種多,需要的空間大,但我認為這不是賣家電的唯一方法,尤其現代人愈來愈習慣網路購物,我們又有宅配優勢,賣家電也該有新思維,要做出特色。
在「安悅生活廣場」,安悅電器省下部分展示空間,讓摩斯漢堡、樂雅樂……等品牌一併進駐,盼吸引顧客,尤其是年輕人,我們也能藉此觀察現代人的消費趨勢。此外,我認為企業有文化責任,「安悅生活廣場」也提供空間,能表演、辦展覽,給年輕人舞臺。
當前許多企業、個人紛紛轉往中國發展,你認為其中的危機是什麼?
中國這塊大市場不能放棄,但「看得到未必吃得到」。比起歐美或其他亞洲國家,我們有語言、文化上的優勢,但鎩羽而歸者仍不在少數,我認為關鍵在思維不務實、技能不足夠。
大前研一提出九項到中國投資的風險,其中包括法規不完善、政治腐敗、勞動成本上升……等,觀念落差、省籍情節,在中國也仍然存在,想融入並不容易。我認為,臺灣不能只看自己的優點,更要看自己的缺點,要檢討我們的技能是否足夠?例如,生產相同產品的工廠,臺灣技術卻遜於歐美,當然失去競爭力;一樣的能力,臺灣人要求的工資卻較高,因此容易被淘汰。
過去常提及的「臺灣優勢」,如人民勤勉、努力,已隨著時代改變逐漸式微,我們一定要加倍努力,創造新優勢刻不容緩。
你對臺灣人才培育有什麼建議?
人才太重要了,是世界各國的勝負關鍵。美國是個開放社會,矽谷就是因為聚集了全球人才,才能持續有創新發明;美國的外科醫師,約有百分之十五來自印度。
臺灣的人口就只有兩千多萬,就算有高達百分之十的天才,也比不上其他國家。我們應努力培養具有語言能力、國際知識、海外經驗的人才,此外,「如何吸引各國人才到臺灣」不能只是口號,應列為重要政策。
你曾在日本留學,東元集團也陸續引進日本品牌,與日本企業互動密切。你認為什麼是「日本人的精神」?
以往我們對日本的印象,是團結、愛國。但隨著時代不同,這些特色也在變化中。目前讓我感受較深刻的是,與世界其他國家相較,日本人具有較高的服從性,加上有力領導者,能形成優秀團隊,按部就班地發展。但這樣的特性也有缺點,例如日本人較會掩蓋自己的性格,難免扼殺了創意。
你儘管工作忙碌,仍持續報紙專欄寫作,也常參與各種講座,傳承經驗。為什麼會想這麼做?
東元集團有八十多家關係企業,我雖從董事長退休,仍想和大家在一起。不同於多數生意人,我認為所謂「事業成功」,不在盲目追求最大利益,而是問自己: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給社會留下了什麼?
除了工作,我也是個「過動老人」,時常旅行,人生閱歷未必轟轟烈烈,卻也有參考價值,因此寫文章、參加座談,希望分享一點自己的經驗。
誰是影響你最深的人?
影響我的人很多,其中之一是我的母校─慶應義塾大學創辦人福澤諭吉。他是日本明治時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大聲疾呼「人人平等」,認為無論是武士或貧農的孩子,男性或女性,都有受教育的權利。
此外,他也提倡普及西學,引進西方文明。一則有趣的故事:當時日本人不吃牛肉,除了宗教、文化影響,也害怕牛肉的腥味。福澤諭吉靈機一動,把牛肉加入能去腥的蔥、醬油、糖一起烹煮,果然讓很多人接受,也就是現在的壽喜鍋。他的頭腦靈活,從這小故事可見一斑。可以說,如果沒有福澤諭吉,就沒有現在的日本。在封建時代,他就能看到一百年後的日本,遠見驚人。因此日本人將他的肖像放上萬元鈔票上紀念,每個慶應大學的學生,也必讀他寫的《福翁自傳》。
你想給上班族群什麼建議?
第一是學會「看遠、看進」,夢想可以具有前瞻性,但執行要務實。人不可能一步登天;一步一腳印,更可能完成理想。就算過程中難免失敗,但要記住:人人都會失敗,你並不是例外,沒有必要因此一蹶不振。
第二,要尊重比你有經驗的人,並謙虛地學習。若能做到,三十歲的人,也可能擁有五、六十歲的智慧。此外,經驗也能透過磨練累積,你學到的經驗,乍看之下可能不重要,但有朝一日會派上用場。日本作家童門冬二,五十一歲才開始寫作。他曾把一到五十歲的人生,形容為「累積礦脈資源」,提筆後,再回頭挖掘這豐沛的「礦脈」。
你心中最幸福的片刻是什麼?
我們家族有個傳統:每年都會在東京,替留學生舉辦聖誕晚會,至今已延續了五十八年。父親和我分別舉辦了二十五年,前幾年,棒子交到我兒子手中,起初他有點不情願,但八年下來,他愈做愈有心得,常在晚會上,將經驗傳承給留學生,彼此交流想法。那樣的場面,讓我感到很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