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蜚鴻 台灣的醫學美容診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各科醫師都參與醫美行列,形成良莠不齊現象,從1月1日起,台灣將發出「美容醫學品質認證」標章,或可改善亂象。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許銘能表示,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分為機構認證、人員資格認證與廣告。認證是委託民間機構代為執行,從醫界自律方式,非由衛生署發出官方認證許可。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執行長李偉強表示,認證以確保品質及醫療安全為目標,由診所自願申請,經過約4小時評核後,再經評定會議通過,便會核發。第1年通過認證的效期2年,第2次通過效期增加為3年,除確保民眾就醫安全外,也能為台灣醫療品質標準一致化,有助國際醫療推廣。 從事醫學美容的醫院和診所滿2年以上且無違規紀錄,都可提出「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申請,取得標章。在機構認證方面,規畫分為以從事光電性治療(如脈衝光、雷射治療)、針劑注射治療(如玻尿酸、肉毒桿菌)與侵入性手術(如隆乳、抽脂)為主的醫療院所認證。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表示,這項措施有助於國際觀光醫療開發,讓陸客和國內外消費者有所依循,不致於迷失在五花八門的各種新式治療花樣中。 除了皮膚科與整形外科專科醫師可以從事美容醫學外,台灣法令並無規定其他專科醫師不得從事,因此坊間有許多醫師轉行跨入醫美領域,但依新規定,這類醫師今後必須接受30個有關雷射、注射填充物等相關學分教育,這將整體提升醫師素質。 目前執業的醫師則可取得短效認證,1年內進修並修畢學分,方能參與認證。但風險最高的外科手術如隆乳、抽脂等動刀手術排除非泛外科系醫師,將嚴格限制只有泛外科系醫師如眼科、婦產科、耳鼻喉科等相關專科醫師可做手術。 認證制度可以讓台灣的醫療服務提供穩定與安全品質,還可管控安全的感染風險機制,建立形象及公信力,進而吸引更多國際人士來台進行觀光醫療。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常務理事楊志賢服務的診所去年底參與試評,預計1月提出認證申請,他說,認證包括文件審核、醫療環境、設備、環境安全及臨床考核,不過,希望縮短文件審核時間,增加臨床考核時間。 (選錄自《健康世界》445期,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