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劉秀枝 很多人把退休跟年老聯想在一起,再把老年和疾病纏身畫上等號,接著就離死亡不遠了。其實,以目前的醫療和生活水準,即使65歲退休,一般人還有10到30年的壽命,可以做很多事,完成許多心願,只是要先了解老化的過程,心理有準備,這條路才會走得平順、優雅有尊嚴。 很高興2011年2月出版的《How we age:a doctor's journal into the heart of growing old》一書,現在已有中文版《生命永不落:一個心理醫師追尋老化意義的旅程》問世。此書的作者馬克•艾格洛寧是資深的美國老年精神專科醫師,在「邁阿密猶太健康系統」的安養中心行醫,其病人平均年齡將近100歲,最年輕的病人是62歲。他把14年來照護老年人的臨床經驗、老年醫學知識和所悟出人生哲理融會貫通,並以不同病人的生命故事來貫穿全書,讓讀者跟著作者,由老化的觀點、巡訪老年、記憶褪色、智慧圓融,最後走到生命的邊境。 艾格洛寧醫師隨時都在學習老化的意義,從他還是醫學生,上大體解剖課時所解剖一位98歲女士的大體,那時他就開始接觸到老病的身體。連他才4歲的兒子也有一連串問題:「爸……你喜歡和老人一起工作嗎?」「爸……他們只是在等死嗎?」「要多少天我才會變老?」…讓他有點招架不住。 每一個生物都會老化,既無法改變也無法逃脫,老化等於變化,而變化的度量衡是時間。要逆轉任何東西的老化,就得逆轉時間,但我們做不到,所以我們一定會老。老化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不能治癒。不過,老化也受到個人身體狀況、個人資源、生活方式、文化環境以及情緒壓力等影響,而這些是可以憑自己的努力為老化過程帶來改變和意義。而且,成功的老化仰賴的不是完美記憶和認知功能的維持,而是「持續的快樂能力」和良好的人際互動,這其中包含了寬恕、感恩和慈悲。 我特別欣賞「智慧」這個章節,書中提到一份2010年出版的大規模調查報告發現,自認幸福快樂的程度,從18歲到50歲遞減,之後再往上提高,到了85歲接近頂點。本質上,老化可能會讓人在情感和理智兩方面,都愈來愈認同「別擔心,快樂點(Don't worry;be happy)」的想法。的確,正如哈佛大學的羅恩醫師所認為的,歲月的果實帶來一種看待生命的視野,不僅是知性,也是感性─何謂時間、何謂憂傷、何謂失去。然而,如同從職場上退休,對於老化也是要準備的,除了心理的調適,還要年輕時努力工作,鍛鍊體能,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並且營建與親人朋友的關係,才不會將來年老體衰,孤苦無依,晚景淒涼。 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既闡述老化的正面意義,但也不諱言老化所伴隨的疾病,尤其是憂鬱、譫妄、失智,還有貧困所帶來的苦痛。「如果我忘了你」提到逐漸喪失認知功能的失智老人就如同被放逐的流亡者,然而「即使在失智的深淵裡,一個喜愛的回憶依然留存……」,因此音樂治療、回顧生命和懷舊治療常常可以喚起愛的回憶,帶來沉靜與愉悅。「醃過的舊腦袋」敘述的是75歲的桑莫希爾先生一顆被多年酗酒給醃漬過的舊腦袋,讓他癲癇發作、失智、躁鬱,經過長期、耐心的治療,包括參加戒酒匿名會、診間諮商和藥物治療,慢慢回復到能過正常生活。 雖然書中每位病人的生命故事不見得都治療成功,病痛也並不一定找到原因,但都發人深省,有時更是考驗醫師的生活智慧。例如安養中心的護士請艾格洛寧醫師給90歲的奈斯特太太吃點藥,因為她有精神病,說她的房間爬滿了蟲子,連她的衣服和皮膚都有。當奈斯特太太來看診時,她描述黑色蟲子怎樣從報紙爬出來,佈滿整個房間的樣子,讓艾格洛寧醫師聯想到「寄生蟲妄想症」,考慮開立抗精神病藥物,但心中仍有點疑慮,因而打電話請奈斯特太太的女兒去檢查她的房間,果然房間裡到處都是螞蟻,是衝著一包打開的糖果而來的。幸好的是這次要找是除蟲業者,而不是老年精神科醫師。 艾格洛寧醫師從年輕時就選擇了老年醫學,而且是老年精神科,長期照護安養中心的老人,甚至有人稱他工作的場所是「上帝的候客室」,但他以一個年輕的觀察者同時也是醫者,從中學到了老年的圓融智慧、老化所帶來的病痛困境及因應之道,在書中和廣大的讀者分享,作為每個人將來老化的燈塔,讓曾經從事老年神經醫學工作的我深有同感,因而很樂意的推薦這本好書。 (選錄自《健康世界》443期,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