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歌聲~音樂智能的啟蒙課 | 要做個用音樂啟蒙孩子的爸媽 |
大家都知道,很多植物是在夜裡生長的;而孩子也是在夜裡發育成長的;也就是說,睡眠能促進骨骼的發育。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好,不但影響孩子發育,還影響孩子神經系統的發育以及身心的健康。 吃和睡是嬰兒早期發育成長的兩件大事,母乳提供了最好的食物和最科學的飲食方式。聽著母親自創的搖籃曲進入夢鄉,能提高孩子的睡眠品質。在嬰兒早期發展中,如果吃和睡出問題,或方法不當,都會直接影響嬰幼兒時期的性情、心理和情感的發展。 ★有媽媽陪伴,孩子不恐懼 睡眠對孩子的身心發育不亞於食物,而睡前和醒後的感受和狀態,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精神情感和心靈。人的飲食、睡眠、心理等問題可以追溯到童年,乃至嬰兒和胎兒時期。那是因為離開母體後,嬰兒心理情感或精神上沒有及時與母親建立起親密的連接,而出現的斷層和裂痕。這種斷裂是極難發現的,因此具有極大的隱蔽性,極容易被忽略,是孩子身心發育不可忽視的隱患。 睡前和醒後,往往是嬰幼兒情緒和心理最不安的時候,因為這時候意識與潛意識界限比較模糊,神經細胞由活躍進入沉睡休眠,和由休眠轉入漸漸甦醒,這時嬰幼兒最容易遭受驚嚇和恐懼不安。如果這時候母親不在身邊,孩子能聽見母親的呼吸和聲音,受到恐懼驚嚇的機率就會減少。 細菌對身體的入侵,和恐懼對心靈的入侵,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那就是尋找最脆弱的環節。入睡前和醒來時,可以說是孩子神經系統最脆弱的時候,如果這時母親身體散發的氣息沒有瀰漫在周圍,孩子就容易焦慮不安。這種焦慮如果重複出現,就會潛伏成為一種無形的能量,不時發射恐懼的干擾信號;雖然會隨著時間遞減,但卻不會消失,永遠都不會消失。 嬰兒對晝夜明暗的分別,遠不如對母親的懷抱和呼喚敏感。所以,在孩子入睡和醒來時,年輕的媽媽或看護孩子的褓姆一定要給予最細心的呵護。 ★媽媽的搖籃曲,撫慰孩子心靈 精心呵護孩子有很多方法,我在這裡介紹我母親使用的兩種: 一、聲音呼喚法,二、搖籃曲哼唱法。 我的母親不識字,更沒有讀過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書,但她憑著母親的本能、愛的本能發現了一件事:她的聲音在我們睡前和醒後有鎮靜作用。所以,當她把我們放進搖籃裡,自己必須去做其他事時,她就嘴裡哼著搖籃曲,手不停地忙著,而我們就在搖籃曲中漸漸地進入了夢鄉。 母親聲音的撫慰是孩子入睡前和醒來後的鎮靜劑,它有催眠和喚醒的雙項功能。母親似乎是無意而為,但對孩子的成長卻是不可缺少。 給孩子唱要搖籃曲,可以讓孩子在音樂中入眠,讓孩子的身心因愉悅放鬆而獲得平衡,因身體內外的旋律和諧一致而獲得安寧。在音樂中快速入眠,這是母親創作的自然音樂催眠法,孩子在優美的旋律中入睡和醒來,恐懼感和孤獨感就無法乘機而入。 媽媽即興創作搖籃曲,飛出的每一個充滿歡笑和愛意的音符,隨時覆蓋和瀰漫在空氣中,把孩子帶進一貫舒適靜謐的境界。 在人的七種智能中,開發音樂智能的課程要從搖籃曲開始,這是媽媽用最簡潔的方法從事的最偉大開發。因為媽媽只需要做一件事,一件隨時可以做到的事,就是給襁褓裡的孩子唱歌,唱那些曲調優美的歌,唱自己即興創作的搖籃曲。 搖籃曲是流動的音樂,在空氣中流動,伴隨著嬰兒的呼吸流動。搖籃曲是魔法音樂,在不同的光線中變化形象,變換法術。在孩子睡前和醒後,幫助孩子建立了一個與外部世界的自然連接,夢與現實的連接,身體與心靈的連接,意識和潛意識的連接。它像一座橋,自然愉悅地幫助孩子建立了一種親密的交流,目光、肌膚和語言的多元交流。 世界上所有經典的搖籃取,原創都是母親。搖籃曲可以說是音樂的經典,但它演唱的舞台,既不是電視螢幕,也不是音樂廳,而是母親推動著搖籃的某個瞬間,或抱著嬰兒走動的某個黃昏,或在月色如水的某個夜晚。 給孩子唱謠籃曲吧!這是最好的催眠曲和音樂啟蒙,是每個母親隨時可啟動的智能工程。哼唱並創作搖籃曲看似母親的隨意之舉,但對嬰兒的早期開發卻有非凡意義。 ~以上資料摘自《鬆開手,讓孩子自己走》徐國靜◎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