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期坐姿不良: 椅子的理想高度以腰部靠在椅背時,腳掌能完全著地、膝蓋和臀部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約呈90度)為佳。而使用電腦者,電腦螢幕及鍵盤應放置於正前方,鍵盤高度應置於稍低的位置,螢幕則置於視線平視以下。 坐著時,背桿要挺直,並盡量往後、往深部坐,讓背部自然靠於椅背,注意頭、頸絕對不要前傾,椅子太高時,則可使用腳墊,否則會導致雙腳往前傾,造成下背痠痛。如有需要,腳前也可放置矮凳,能讓雙腳輪流踩踏,以降低腰部負荷。另外,應避免久坐,最好每30分鐘,就起身活動筋骨。 2. 睡眠姿勢不良: 平躺直睡、雙腳蹬直的睡姿,會造成背部壓力變大,俯睡則加重了腰部的壓力,醫師建議,平躺時,膝下可墊顆枕頭,能幫助肌肉放鬆;側躺時,膝蓋微彎為最理想姿勢。 3. 抬舉重物: 當重物擺放在地面時,千萬不要直接彎腰抱起,以免加重腰背壓力,物品過重時也應分次拿。正確的抬舉重物姿勢是雙腳與肩同寬保持穩定,腰椎打直,利用髖關節、膝關節彎下(蹲下)搬取重物,且抱起時,物品應盡量靠近身體,利用腳的力量起身,並待身體直立後再移動,避免扭轉身體,才不會受傷。 從事搬運工作,或是需要抱小孩、常做家事的家庭主婦,如果忽略了正確姿勢,往往就會成為痠痛的高危險群。 4. 低頭族: 隨著3C產品的普及,愈來愈多人使用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一整天玩不離手的大有人在,相對的,這類族群出現肩頸痠痛情形也明顯增加。曾頌惠表示,門診中就有許多年輕患者,上班時使用電腦,回家後又不休息,拼命玩手機、玩iPad,或是有人長時間躺著、趴著看書、看電視,造成頸部傷害,求診時甚至脖子都已經僵硬、轉不動,臨床報告甚至有脊髓腔狹窄的嚴重病例,需要加以注意。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