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雖然不是嚴重的疾病,但是,如果置之不理,忽略腸道所發出的警訊,則可能演變為擾人的難解問題,甚至引來重重的危機: ▊肛裂、痔瘡: 高國堯表示,當腸道內的糞便太乾、排便困難,最常見,也是最直接的傷害,就是導致肛裂、痔瘡。肛裂或是痔瘡的患者,常因害怕大便時的疼痛與不易,潛意識裡排拒上廁所,拖得時間愈久,糞便愈乾燥,也愈難正常排出。而排便困難又會傷害直腸與肛門結構,所以,究竟是因便祕而形成痔瘡,或有痔瘡而使便祕問題無法改善,治療之前,必須先找出因果關係,才能針對問題有效解決。 ▊大腸穿孔併發腹膜炎: 若是糞石壓迫腸壁,因而造成潰瘍、出血,嚴重者,甚至可能引起大腸穿孔併發腹膜炎。 ▊大腸憩室症: 便祕也有可能引發大腸憩室症,此病症在老年人間的盛行率很高,主要是因為腸壁肌肉層老化,而使得黏膜下層往較薄弱的部位凸出。高國堯指出,台灣近年來此病症有年輕化的趨勢,而且以右側結腸居多。造成發病年輕化的主因,普遍認為是飲食西化的結果,簡單來說,即是纖維質攝取不足,糞便在腸道內變得又乾又硬,使得腸道內的壓力太高而導致。輕微的憩室發炎,會出現腹痛、腹脹、噁心、發燒等症狀,如果嚴重到合併腹膜炎的話,就有立即的生命危險。 ▊心腦血管疾病: 為了要使乾硬的糞便得以排出,有些患者在如廁時,使出九牛二虎之力,這一屏氣並加重腹壓的作法,容易使原本已有心臟血管疾病潛在風險的人,血壓突然上升,進而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腦溢血或猝死等,致命的危機。 ▊影響性功能: 長時間用力排便的習慣,也會導致直腸疲勞、肛門過度收縮及骨盆腔底部痙攣性收縮,有可能造成性慾減退或是根本無法射精。當性生活不協調或欠缺性高潮時,就會把個人在馬桶上的困擾,擴大延伸到夫妻床笫之間。 ▊心理問題: 長期便祕往往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特別是已經有肛裂、痔瘡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得原本再自然不過的排泄動作,成了生活中不可承受之重。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