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急躁、手抖、消瘦 原來腫瘤作怪


【Sports觀點報】提供知名運動評論家的精彩體育賽事評論文章,讓你輕鬆瞭解比賽及體育界相關訊息。 【udn專欄報】每週一到週五發報。給您最貼近社會現況的時事話題,獨特的名家觀點,一針見血的專欄評論!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4/03/13 第395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急躁、手抖、消瘦 原來腫瘤作怪
愛滋預防性投藥 實驗新突破
從「藥命俱樂部」 看愛滋感染者生存權之爭
雞尾酒療法 台灣創意命名
放療、化療同步 口咽癌保聲帶
兩醫院App 掛號、領藥e點靈
健康焦點 3月保肝月 免費肝病篩檢
肝臟有白色鈣化點 會肝硬化嗎?
要謹「腎」 大千醫院提供免費尿液篩檢

醫藥新知
 
急躁、手抖、消瘦 原來腫瘤作怪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聯合報
成大發現罕見的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候群家族,其中兩個家族分別住在北部與中部不同地區,互不相識卻同姓,醫師猜測百年前可能源自同一血源,才會有相同的遺傳性疾病。

成大指出,目前全台有這項疾病的家族大約有5個,但因即使有這項遺傳基因,也不一定發病,因此家族數可能更多,提醒如果年紀輕就被診斷出高血壓或心臟方面的疾病,可能就要考慮是否有家族遺傳。

成大最近接獲一名34歲的女性患者,她1年多前被診斷出有急性心衰竭,原以為是血管阻塞造成,但檢查卻發現血管暢通,之後又出現高血壓,個性變得急躁,容易流汗,體重直線下降,手會顫抖,最近因為再度發生心衰竭而到成大就醫。

醫師認為患者反覆發生心衰竭,但血管沒問題,懷疑有其他內分泌問題,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在兩側的腎上腺都有腫瘤,甲狀腺與副甲狀腺也有腫瘤,經切除後目前狀況穩定。

其中長在腎上腺的嗜鉻細胞瘤會造成高血壓、心悸、胸痛等症狀,又稱為「心碎症候群」,多年前藝人星星王子就是因為有嗜鉻細胞瘤而引發急性心肌炎,差點危及生命。

成大病理部醫師廖以莊表示,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候群會造成多處長瘤,有的惡性重大會危及生命,其中一型的腫瘤是分別長在腎上腺、甲狀腺以及副甲狀腺,符合這名患者症狀,這種病有的是基因突變,有的則是遺傳造成。

在醫師的要求下,患者家人接受基因檢測,發現患者的妹妹與女兒都有這項基因,確定為這項疾病的家族,但是兩人並沒有腫瘤。

廖以莊說,雖未發現腫瘤,但未來仍須長期追蹤,特別是長在腎上腺與甲狀腺的腫瘤都可能危及生命;有這項遺傳基因者,表現症狀差異大,有人完全健康,有人則有3種腫瘤之一,像這名患者3種腫瘤齊備,相當罕見。

成大之前診斷出另一個家族,其中一對姊妹都罹患甲狀腺髓質癌,切除腫瘤後狀況穩定;這兩個家族互不相識但卻同姓,醫師認為也許多年以前是源自同一血脈。

 
愛滋預防性投藥 實驗新突破
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聯合報
本月初外電報導,愛滋專家何大一宣布,在猴子身上注射長效型的抗病毒藥物GSK744,能防禦愛滋病毒3個月。

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說,何大一在這項最新的動物實驗裡,以現在臨床常用的藥物,延長它在動物體內的半衰期代謝,可望突破現在感染者不易每天規則服藥的「盲點」。

「感染者能規則服藥,很不容易。」謝思民說,5年前,由於抗病毒藥物尚有嚴重貧血等副作用,感染者常因此不能好好服藥;近年隨著感染者能維持正常生活,工作忙碌,則成了未按時吃藥的主要理由。

謝思民認為,雖然以目前的科學研究,還無法「根治」愛滋感染;但何大一這項研究,若能用在人類感染者,絕對是愛滋防治的一大福音。

何大一的新發現,也被醫界寄予為「接觸前的預防性投藥」。事實上,預防性投藥也是防治愛滋的方式之一。

因為醫界建議,針對高危險群、不能配合安全性行為者,在未感染愛滋前,就先服用目前對感染者所使用的組合性藥物,希望能降低感染。

但是,隨著到今年2月已有2萬6千多名愛滋感染者,日前疾病管制署也發出警訊,提供愛滋用藥的20億元公務預算快要捉襟見肘;再加上高危險族群應自我保護的呼聲不斷,預防性用藥並未能被全面接受。

謝思民說,AZT藥物問世後,單方或複方,對控制愛滋病毒量效果都不顯著;直到1995年,科學家在世界愛滋病大會發表3合1藥物的組合,可將感染者體內病毒量控制在測不到的程度,自此3種或更多種組合便廣為使用。

愛滋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人類在21世紀,要面對的三大疾病之一。所以,科學家迄今也研發20多種的抗愛滋病毒藥物。

謝思民指出,也因為這些藥物可以有多種組合,從早年的1天3、4次,可能要吃到一大把藥;到現在1天最多吃2次、最多吃6顆,醫師針對感染者體質、生活型態,開出最減少干擾生活的藥物組合。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提醒感染者,愛滋藥物幾乎都有惡心、腹脹、味覺改變、疲倦等副作用;其中也有些藥物會有貧血、周邊神經炎、胰臟炎等,但大部分副作用會在一段時間後消失。

 
從「藥命俱樂部」 看愛滋感染者生存權之爭
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聯合報
有影評說,疾病和名人題材,是今年奧斯卡獎的火紅電影。

從早年的電影「費城」刻畫愛滋感染者工作權,到今年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的「藥命俱樂部」描述用藥的煎熬,都讓愛滋成為百拍不膩的題材。

1981年,美國洛杉磯通報4例同性戀者感染愛滋首例後,當時醫界並無藥物「武器」來對抗病毒。「藥命俱樂部」劇情描述,1985年科學家研發第一代抗病毒藥物AZT,藥商急著完成人體實驗,並爭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通過。

飾演感染愛滋的異性戀男主角的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到墨西哥診所尋求提高CD4淋巴球細胞數量的藥物DDC。

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羅一鈞指出,AZT在1986年是臨床實驗首度證明有藥物能對抗愛滋,它在1960年被研發用於癌症治療,因效果不明顯而被放入倉庫;後來成了當年愛滋的救命藥。

台灣在1986年發現首例本國愛滋感染者後,羅一鈞表示,我國在1988年2月,就引進AZT給感染者免費使用,直到新藥不斷問世,現在它也和3TC結合成卡貝滋,繼續給感染者使用。

這部電影,讓生活在尋常環境中的人們,一探這群和病毒爭取生存權患者的人性交戰。

 
雞尾酒療法 台灣創意命名
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聯合報
「雞尾酒療法」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抗愛滋病毒藥物治療方式,其實,只有台灣稱為雞尾酒療法。

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說,國際間稱為「HAART」,高效能抗愛滋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台灣的創意名詞是誰想出來的?謝思民說,已不可考,但他推測,「有可能是媒體發明的。」

 
放療、化療同步 口咽癌保聲帶
呂學儒/彰化秀傳醫院血液腫瘤科醫/聯合報
58歲的王先生無意間摸到右側頸部有一粒腫塊,起初不在意,可是最近老覺得疲倦,說話聲音沙啞,半年來體重從70公斤掉到60公斤,體重、聲音都變了,唯一不變的是他從年輕就愛抽菸、喝酒、嚼檳榔的習慣。

家人帶王先生到耳鼻喉科診所,經醫師以鼻咽內視鏡檢查,發現王先生口咽有一個4公分大腫瘤,化驗結果為惡性組織,於是將王先生轉介至醫院做更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王先生頸部腫塊、體重和聲音改變,都是頭頸部癌症病患常見的主訴,現在因為檢驗儀器進步,醫師可利用鼻咽內視鏡檢查頭頸部是否有腫瘤,另外配合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等,即可勾勒出疾病分期,進而做適當的治療。

頭頸部癌症近年來一直位於十大癌症死因前五名。

研究顯示,若病患生活中合併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等不良因子,其發生頭頸部腫瘤機會,是沒有這些不良習慣病患的100倍。

目前的研究顯示,頭頸部癌的治療,除了手術,也可選擇「同步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CCRT)」,以放射治療為主,於放射治療期間也給予化學治療。

這樣治療的最大好處,除了保有與手術一樣的存活率,最重要的是可以保留病患聲帶功能,避免手術傷及聲帶,導致術後病患無法與正常人一樣發聲。目前健保針對這類病患,在一定條件下也有可能給付標靶藥物。

針對頭頸部癌症,隨著精密檢查儀器及藥物使用,已大幅提高病患療效,也提高病患治療意願,只是,抽菸、喝酒、嚼檳榔等不良生活習慣還是要自己去克服,才能減少頭頸部癌症來攪局,擁有美好人生。

 
兩醫院App 掛號、領藥e點靈
記者劉愛生/中壢報導/聯合報
中壢市天晟醫院昨舉行App醫療服務系統啟用儀式,民眾只要持手機、平板電腦上網下載,即可迅速了解天晟醫院(含楊梅天成醫院)作業流程與進度,還有「個人專屬醫療e秘書」,提醒病患預約掛號、檢查報告、慢性處方箋到期與癌症篩檢等通知服務。

另外,平鎮市壢新醫院也啟用App醫療系統,民眾使用壢新App就可掛號、即時看到診號查詢、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預約領藥等服務,讓就醫、領藥更方便。

中壢市天晟醫院醫療副院長鄭貴麟表示,天晟去年底升格為中壢市唯一區域教學醫院後,旋即推出行動醫療App便民服務,民眾可利用手機掛號及查詢看診進度,省去冗長的候診時間,優化醫療服務品質。

 
健康焦點
 
3月保肝月 免費肝病篩檢
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聯合報
3月12日是國父逝世紀念日,孫中山當年死於肝病,從發現黃疸到辭世只有短短3個月;這段往事讓肝基會訂定今年3月為保肝月,提供免費肝病篩檢,篩檢為期一個月,每天前30位抽血民眾還可加做腹部超音波。

這次免費篩檢不限名額,除了常見的肝功能檢查外,也包含平常需自費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B型肝炎表面抗體、C型肝炎與肝癌甲種胎兒蛋白檢查。

台灣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預防接種已28年,但國內B型肝炎帶原人數仍然超過250萬,C型肝炎感染者人數也超過60萬,罹患B、C肝炎人數已逼近台北市人口260萬人。

根據統計,台灣一年死於肝病的人數達到1萬3千人,死亡率甚至超過中風;依此換算,平均每個家庭就有1名肝病患者,每41分鐘就有一個家庭受到肝病打擊。

肝癌長期威脅國人,男性肝癌死亡率高居各類癌症首位,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長吳建遠呼籲,肝癌可以提早篩檢來預防。

肝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表示,國內肝炎帶原者多,但知道自己帶原的比率不高,呼籲民眾響應免費篩檢,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這次篩檢活動將持續到4月12日,一般民眾不需攜帶健保卡,也不必空腹,只需要攜帶身分證,可於周一到周五下午2時赴台北市公園路30-1號檢查,也開放團體電話預約檢驗,請洽詢0800-000-583。

 
肝臟有白色鈣化點 會肝硬化嗎?
採訪整理/記者詹建富/聯合報
Q:前不久我參加公司員工健檢,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右葉有0.8公分的鈣化點,醫師要我多休息。回家後告訴太太,她有點被嚇到,緊張兮兮,請問這很嚴重嗎?會不會變成肝硬化?

A:很多民眾健檢時,被醫師告知肝臟有一些白點或陰影,因此心裡七上八下,擔心肝臟出了大問題。其實,超音波掃描發現肝臟有白色鈣化點,可能出現一個點,也可能散在各處,如果沒有合併其他症狀,多半是良性或正常現象,不必過度憂慮。

肝鈣化點,通常在超音波掃描下,看到肝臟內有亮亮的白色小點,且常常拖著一個長長的陰影(Acoustic Shadow),這個鈣化點,代表肝內有鈣化沉積。

肝臟為何出現鈣化點,一般推測,可能和過去身體受到感染,產生發炎後的癒合有關,例如曾感染肺結核、寄生蟲等;另外,肝臟發育不良、肝內膽管結石,都可能在肝臟內部形成鈣化點,只是肝內膽管結石在超音波下呈線狀排列。

理論上,單純的鈣化點不會變大,也不會有症狀,對肝臟健康沒有影響,唯一要注意的是,有些腫瘤,如大腸癌轉移至肝臟時,腫瘤內部會有鈣化點,此屬異常情況,有經驗的專科醫師不難判讀。

鈣化點是否會變成肝硬化?一般而言,肝的鈣化點單獨存在,與肝硬化沒有關聯,有鈣化點出現,不表示肝硬化有惡化的徵兆,一旦肝纖維化,不會只有一、兩個鈣化點,肝臟將呈現整片結痂或纖維化。

肝臟有鈣化點,不需要特別治療或用藥,也不用過度擔憂,日常飲食上不需有特別限制,建議定期追蹤,瞭解有無特殊變化即可,千萬不要自己胡思亂想,甚至尋求偏方。

諮詢/好心肝門診中心院長王世晞

(本專欄每周四在健康版見刊)

 
要謹「腎」 大千醫院提供免費尿液篩檢
記者胡蓬生/苗栗報導/聯合報
腎臟疾病十多年來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且死亡率持續升高,苗栗縣大千綜合醫院近來針對洗腎病人親友158人尿液篩檢,也發現異常率偏高,院方昨天宣導腎臟保健的重要性,即日起至6月底大千腎臟科並提供民眾免費尿液篩檢,呼籲大家一起來護腎。

大千健康醫療體系總裁徐千剛表示,據衛生福利部調查,腎臟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性病變)長達十多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每年因腎臟疾病死亡的人數高達四、五千人。

他指出,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盛行率曾同時高居世界第一,希望透過篩檢發現腎臟病警訊,讓病人、家屬或高危險群能及早因應,擁有健康好生活。

大千腎臟科醫師陳經緯表示,院方針對洗腎病人家屬免費尿液篩檢,蒐集158名家屬的尿液檢體,受檢者平均年齡42歲,結果發現尿液異常者27人,其中有尿糖問題2人、尿蛋白問題17人、同時有尿糖與尿蛋白異常8人,院方都安排回腎臟科檢查。

他說,這次尿液篩檢結果異常率15%,與歷年學者研究數據,顯然異常偏高,推估可能是同住者的生活、飲食習慣相近有關,雖然這是小範圍調查,院方仍希望透過分析調查,提醒洗腎病友的家屬要更重視腎臟篩檢。

陳經緯表示,有慢性腎臟病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肥胖、不當使用中草藥、老化、代謝症候群、蛋白尿與接觸腎毒性物質,都可能成為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

大千推出的免費尿液篩檢計畫,凡是苗栗縣境內洗腎病友的家屬、親友,或擔心有腎臟疾病問題的民眾都可參加,地點在大千醫院碧英門診大樓2樓腎臟科衛教室,報名電話(037)357125分機72106。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